三国那些事之东汉前夜(一)

三国那些事之东汉前夜(一)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那些事更新时间:2024-05-09

东南末年,大权旁落,外戚掌权,先后出现了激烈的外戚和宦官争权的斗争,以及外戚和小皇帝争权的斗争,为什么说是争权呢,这是因为自汉和帝后,皇权旁落,由此外戚渐渐势大,他们把持朝政,他们拉帮结派,而皇帝又很年幼,等到皇帝逐渐长大了,自然就想收回权力,可蛋糕就这这么大,外戚自然不愿意把多年经营的权力交给小皇帝,那怎么办呢?皇帝自然是通过身边的近臣来夺回权力,这些近臣多是宦官,所以东汉时期出现了这么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即是外戚和宦官轮流做大,互相斗争。

那我们就先来说说这种局面形成的背后原因,东汉始建于公元25年,由皇室后裔刘秀所建立,共传14帝,至汉献帝刘协时终结,后进入三国时期。要说建立之初,刘秀凭借着昆阳之战以少胜多,战胜了王莽,后来在河北世家,地方军阀的帮助下,先后灭了更始,建世和陇,蜀等诸多割据政权,终于使得中华大地再一次重归于好。要说刘秀能够站稳根据地,实则是有借助了老丈人的势力,刘秀的第二任妻子,即第一任皇后郭圣通,是出身于河北真定王室,而郭圣通家族更是西汉景帝一脉的前朝后裔。而刘协能够站稳脚跟,其老丈人的支持可见是非同一般啊。所以在刘秀登基后,在面对阴丽华和郭圣通谁为皇后的问题上也是头疼不已。

所幸,阴丽华识大体,遂使得郭圣通登上了后位,其子刘疆也为太子,后因郭圣通在其子争夺皇位时过于打压其他皇子于建武十七年被废,当然也可能是刘秀心里更偏爱阴丽华,毕竟早年刘秀落魄时曾说道:“娶妻当如阴丽华”后又于建武十九年废刘疆,立刘阳为太子,即为后来的汉明帝。

这一时期皇帝权力大,意识强,都是有所作为的,先后出现了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后至汉和帝时,局面一时有所失控,这是为何呢?先来看看汉和帝刘肇是怎么发家的,刘肇原为梁贵人所生,后过继给了皇后窦氏,后来刘肇即位后,由于窦太后权力过大,两人常发生冲突,于是永元四年,刘肇联合清河王刘庆与司徒丁鸿发动政变,大肆捕*窦氏及其党羽,继而亲征。说实话,到这刘肇这一代就出现了明显的青黄不接了,皇帝为了继承自己的权力还需要发动政变,所幸的是,他成功了。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窦太后都干了那些事?以至于刘肇要如此对待养母。

窦太后又称章德窦皇后,是汉章帝刘炟的皇后,又是世祖的长曾外孙女,是大司空窦融的曾孙女,家室确实显赫,也难怪有那么强的权力欲呢。建安三年,窦皇后与其母合谋除掉了宋贵人姊妹,又废黜了皇太子刘庆,改立自己的养子刘肇为太子,而后又谮*了刘肇的养母梁贵人等,多的就不说了,点到即止,可见啊,权力面前真是没有性别之分,这女性狠起来也是不逞多让啊。于是在刘肇即位后,窦太后临朝称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外戚专权的时代,这便是东汉王朝逐渐走向末路的隐疾。此后一百来年间便是外戚和宦官你一拳,我一拳,你一刀,我一刀的相互挨打,或是“你的小拳拳捶我胸口”或是来点狠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到桓灵二帝之时,江山社稷已是败落的不成样子了,桓帝时依靠宦官诛*了梁翼诸党,刘志依靠宦官单超等人,诛*了大将军梁翼,这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此后宦官专权,并与士大夫阶层发生了冲突,出现了第一次党锢之祸。此后宦官继续把持朝政,这些宦官相继被拜将封侯。而到了灵帝时期这些宦官就更加得势,像我们所熟知的“十常侍”便是灵帝时期的产物,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尊宦官为父,为母,公开标价卖官,致使田野凋敝,朝政混乱,公元184年即光和七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请大汉赴死,天下八州教徒揭竿而起,州郡失守。在皇甫嵩,朱儁等人的英明抵御下,黄巾军遂被扑灭。但此时各地群雄并起,或是虎视眈眈,或是等待时机,或是率先起义,此时的东汉王朝已是走向了末路,就像一棵老树在风雨中无助的飘摇着。

公元189年卖官鬻爵的汉灵帝死了,但形势更加岌岌可危,朝政更加动荡,汉灵帝虽死,但党政更加激烈,一方面,少帝少不更事,十常侍把持朝政,另一方面灵帝生母董太后,少帝生母何皇后又都不甘示弱,再加上大将军何进及西园八校尉,可谓是明面上一片平静,底下却是暗流涌动。汉少帝即位后,何进使用昏招,招董卓入京,后何进身死,袁绍等人虽*尽宦官,但终不能与董卓兵力抗衡,只得与曹操等人被迫出逃,西园八校尉自此算是瓦解了。自此东汉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新时期,由于董卓的残暴和无良,一时间各地又是一阵揭竿潮,先后涌现出了十八路诸侯会盟,那董卓又是否像《三国演义》所表现的那么残暴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董卓字仲颖,陕西临潼人,少年时代时曾行侠尚武,后来结识了一些西北少数民族首领,大家都被董卓的义气和豁达豪爽所感动,后来被选中做羽林郎,再后来升官,并将赏赐的细绢九千匹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官兵,此后官运亨通,先后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虽在讨伐黄巾军时受到了惩罚,但很快就官复原职,在西北韩遂部造反时,因讨伐有功,又一次加官进爵,调任并州牧。到这来看,董卓品行还行,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使得董卓一转再转,变得残暴无比呢?我想大概是权力吧,权力令董卓迷失了自我。而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就是暴露后的董卓,说来也不奇怪,毕竟面对权力谁又能把持住自己呢,我想或许各位看官那天成为了董卓那般实力会不会做出如此的残暴好色呢?

吕布原为丁原的部下,因董卓喜爱,便设计夺来,但此后董卓的所作所为是实实在在的把百官,把百姓,把身边人都给得罪了个遍。正所谓“权力皆在十步之外”“匹夫一怒,血溅五步”更可况是这些大臣呢,最终被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和董卓部将于献帝初平三年四月诛*。至于王允是否是用了美人计,又是怎样说服吕布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知就是,美人计是纯属虚构的,说到这,各位看官就别对貂蝉念念不忘了。

董卓虽死,但董卓的部下并没有被全部*完,有一部分人接受了贾诩的计谋,没错就是那个三国最毒的贾诩,董卓的部下李莈,郭汜等人沿途收编了董卓的部下,他们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兵围攻长安城。十日后又将吕布打跑,这些人攻占长安城后又是本性不改,烧*抢掠,大肆封赏,想借助天子来号令百官,最后还是杨奉和董承还都洛阳,路途中,李莈,郭汜又*了回来,杨奉大败,献帝逃到了陕县,又向北渡黄河,车马全无,只得徒步,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这一年由于天灾,农田里几乎是颗粒无收,朝廷筹集不到粮食。百官们也没有吃食,也只好到附近摘些青枣又或者到田间挖些野菜吃,而等到汉献帝还于旧都洛阳时,又是另外一番破败的样子,既无住所,又无吃食,而同行及百官只能在一片废墟中找个地休息。看来,电视剧和电影里我们还没有看到真正的凄惨,更惨的是自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只好到郊外去寻些野果填腹,不断有人饿死!

大多的末代帝皇都是如此的不幸啊!在汉献帝如此凄惨的境况下,帝国各地多是拥兵自重的,很少有像老曹这般有远大谋划的,也只有曹操一人把献帝接到了许县,做为宾上客,供了起来,山呼万岁。建安二年,朝廷派出军队去追讨李莈,诛*李莈并夷其三族,而郭汜则被部下诛*,张济因为粮草不够,便去周边郡抢掠,在百姓包围*死,他的侄子张绣,对你没有看错就是曹老板因为调戏嫂嫂而痛失爱子和爱将的张绣。

张绣把张济的残部收拢了起来。直到这个时期,三国的雏形逐渐孕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正面临着各方的压力,而此时的刘备和孙策还正在发育中呢,曹操北面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南边有荆州的刘表,有刘备。当时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后,便引得袁绍眼馋,袁绍也想将献帝迎到鄄城,但遭到了曹操的拒绝,为了安抚袁绍,便封其为邺侯,过了一段时间,袁绍打败了公孙瓒,收编了公孙瓒的军队。

正值兵强马壮。狂妄的袁绍竟然将两个儿子各分封一个州,不听劝告,举兵讨伐南方的曹操。(下期将讲述曹操和刘备不为人所知的感情秘密,以及官渡之战的敌后内讧)

喜爱三国历史的书友们,欢迎关注,讨论,发表您的建议和意见!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