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中国陆地国土面积差不多,欧洲陆地国土面积约1016万平方公里,却有48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平均算下来,欧洲的一个国家,还没有中国的一个省大。从地理维度看,欧洲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欧洲碎片化,中国大一统!
欧洲碎片化,中国大一统
中国在秦汉帝国时期就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之后的2000多年虽也分分合合,但大一统始终是主旋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看上篇文章《地缘性格4:千古大一统的中国》)
难道欧洲人在历史上就没想过要大一统欧洲么?
当然不是!
与秦汉帝国同一时期强大的罗马帝国,也曾试图大一统欧洲,不过虽然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但却依然未能实现欧洲大陆的大一统。
罗马帝国的尝试
罗马帝国之后的查理帝国、拿破仑帝国、以及二战的德意志帝国,虽然都曾征服过大半个欧洲,但是均未实现完全的大一统。
到底是什么样的“魔咒”覆盖了欧洲大地,造成了如今破碎而难以大一统的欧洲?
下面我们就用《地缘纵横》逻辑五分法,分别从地理逻辑、气候逻辑、民族逻辑、文化逻辑和经济逻辑五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来揭开欧洲大地破碎版图的神秘面纱。
一. 地理逻辑维度
1. 欧洲地形地貌——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超级大半岛,轮廓线破碎
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
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
三面是海洋,一面是大陆,欧洲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大陆轮廓线的破碎,是欧洲自然地理的第一个显著特点。
其破碎的轮廓线约占欧洲总轮廓线的80%,而且均是海洋属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大航海时代会在欧洲率先开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么。
破碎的欧洲大陆轮廓-超级大半岛
欧洲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
但这种破碎的地理因素,却也造成了城市和人口的分散,而缺少集中的城市和人口,早期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就非常缓慢,这样就非常不利于在行政、人口和文化层面快速实现中央集权对大一统的征服和整合。
中国自古就有“华夷五方”的地理格局之说,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中央之国在中原地区掌控了早期人类聚集和发展的最重要城市、人口和农耕区。有了中原富庶地区的财力和物力做支撑,秦汉王朝才能有足够强大后勤保障去实现中央集权和大一统。
半岛和岛屿众多,分割了大陆边缘的海洋,是欧洲自然地理的第二个显著特点。
欧洲总面积的1/3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这在世界各大洲中是独一无二的。
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
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比斯开湾是欧洲较大的边缘海,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等则深入大陆内部,成为内海或陆间海。
欧洲的半岛-边缘海和内海
比较著名的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这种天然的地理分割,为欧洲文明的分散打下了地理基础。
半岛邦国和文明作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客观上增加了欧洲大一统的整合成本和管理难度!即使是某一强大王朝短暂占领,一旦帝国衰退,很快就又陷入分裂状态。
山脉和河流散乱分布,缺少大的安全封闭空间,是欧洲自然地理的第三个显著特点。
欧洲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占60%。
下面我们评估一下欧洲的战略空间,看是否安全和有利于大一统。
欧洲战略空间评估-逐鹿中央平原
欧洲的山脉群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北岸的南部区域,如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尔巴阡山脉、托罗斯山脉、大高加索山脉等10大山脉,这些山脉成为欧洲南部的有效屏障。
由于欧洲这些“南部山脉群”之间的连贯性较差,中间还是有很多战略通道可以突破的。
欧洲早期的文明诞生于地中海沿岸,以地中海为欧洲中心的话,早期文明和王朝防备的反而是北方的蛮族,那时候这些山脉其实是早期欧洲的北部屏障,只是到了近现代英法德主导欧洲之后,波德平原和东西欧平原成了欧洲的中心,这时南部山脉才成了欧洲的南部屏障和依托。
北部平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无法作为有效的地理屏障。
因为该山脉比较平缓,沿岸有很多深入内陆的陡峭峡湾作为突破口,比如波罗的海,所以北部的山脉很难作为有效的大屏障。
东部的“乌拉尔山脉”很容易被游牧民族突破。乌拉尔山脉虽然绵长但并不高大,也无法封死来自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入侵,乌拉尔河和里海北岸的低地都是很好的突破口。
西部直面“大西洋”,没有高大山脉阻挡,任何适合登陆的地点都可以进行突破。
说完了欧洲的山脉,我们再来说下欧洲的河流。
欧洲分散的河流-国家
欧洲的河网比较稠密而分散,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早期人类由于逐河而居便于生存,所以形成的不同居住部落也会比较分散。
不同的部落最终演变成城邦和国家,一马平川的中央平原和众多河流无法形成有效的安全屏障,最后欧洲便呈现出城邦林立的纷争局面。
不同于地中海沿岸的城邦和国家多以山脉和海峡为边界线,欧洲中央平原地带缺少山脉等自然屏障作为边界,一般都是以河流和实力来划定边界。
出于生存和安全的需求,对水源和平原耕地的争夺成为本能,不同城邦和国家之间便经常发生战争,而且边界也会随着实力的强弱而不停的变化。
通过对欧洲四个方位的屏障分析,我们发现欧洲大地其实位处“四战之地”,缺少“大而安全的封闭战略空间”,所以“中央平原”很容易受到外部势力的攻击,尤其是东方的游牧民族和北方的蛮族。
欧洲-四战之地,非安全封闭空间
欧洲中央平原地带一马平川的地势和众多短小分散的河流,也会让欧洲内部邦国之间战火不断,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
所以欧洲即是诞生了强大而接近大一统的帝国,一旦帝国衰弱,位处“四战之地”,缺少安全而封闭的战略空间,周边很容易狼烟四起,从各个方位来分裂帝国。
2. 欧洲的地理格局——早期是南北博弈寻求大一统,近代是东西博弈寻求大一统
早期欧洲历史上“南北博弈”寻求大一统,主要表现在先发的“地中海文明”邦国,在地中海大一统之后,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征服北方的“中央平原”邦国。
第一次让欧洲接近大一统的是罗马帝国,其战略就符合“南北博弈寻求大一统”。
罗马帝国时期。强大的罗马帝国在恺撒、奥古斯都等人的带领下,不停对外扩张,到图拉真时期达到最鼎盛,控制着约59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它东起两河流域,西及不列颠的大部分地区,南包埃及、北非,北抵莱茵河和位于多瑙河以北的达西亚。
罗马帝国大一统的努力-南北博弈
然而,条顿森林战役的失败是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他们败在了北方中央平原上过来的“野蛮人”的手下,此战役使强大的古罗马停止了大规模的扩张,罗马领土几乎没有再变多。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崩溃是欧洲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这标志着以地中海世界为中心,由南向北大一统欧洲的失败,其背后原因则是地中海世界本身的破碎。
数个多山的半岛伸向地中海深处(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使得原本不大的海里面又划分出很多小海和小湾,而罗马-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的中央,罗马的征服之战就是征服一个个半岛与一段段海岸线,然而庞大的帝国内部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于意大利半岛本身的体量不足,边缘省份尤其是东方省份有足够的资本自行其是而不受罗马的钳制。
罗马帝国的分裂
南北博弈寻求大一统失败之后,欧洲开始了寻求东西博弈寻求大一统的尝试。
历史上“东西博弈”寻求大一统,主要表现在后发的“中央平原文明”邦国,在中央平原大整合之后(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开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征服南方的“地中海”邦国,和向东推进征服 “俄罗斯帝国”(东欧平原)。
但这不免要陷入南线和东线二线作战,甚至三线作战(西线英国)的风险之中。
其中“东西博弈”寻求大一统,典型的帝国就是查理帝国、拿破仑帝国和二战的德意志帝国。
第二次让欧洲接近大一统的是法兰克帝国,其战略就符合“东西博弈寻求大一统”。
查理帝国时期。丕平之子查理在位时大规模向外扩张。
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法兰克帝国拥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强大的军力,国家富强疆域辽阔,其实是有能力实现欧洲大一统的。
查理帝国大一统的努力-东西博弈
然而843年根据《凡尔登合约》内部分裂为三部分,即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三国。
再次经过870年《墨尔森条约》的调整成为后来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三个国家的雏形。三兄弟把帝国分为三个小国家,欧洲再次失去大一统的机会。
查理帝国的分裂
第三次让欧洲接近大一统的是拿破仑帝国,其战略也符合“东西博弈寻求大一统”。
拿破仑帝国时期。当时的拿破仑建立了以法兰西为核心的帝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丹麦和瑞典等国统统被纳入进来,成为当时最为强盛的帝国。
然而,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18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30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
拿破仑败返莱茵河西岸,最后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废除拿破仑的帝位,欧洲再次失去大一统机会。
拿破仑帝国大一统的努力-东西博弈
第四次让欧洲接近大一统的是二战的德意志帝国,其战略同样符合“东西博弈寻求大一统”。
二战德意志帝国时期,在1942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疆域包括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从英吉利海峡直到莫斯科近郊,从北非直到挪威,整个欧洲几乎都要被笼罩进纳粹的恐怖统治中。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大一统努力-东西博弈
最后,1943年经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终于挽回局势,欧洲没有被完全占据。欧洲又一次失去大一统机会。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失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欧洲破碎而众多的海岸线,诸多半岛及其分割的边缘海、内海和海湾,让欧洲天然有向外发展海洋文明的动力(如:地中海邦国-罗马,希腊;西欧沿线邦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
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又需要以陆权为核心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四塞之地”向内凝聚,以此作为安全屏障来稳定帝国疆域、发展经济、融合民族,沉淀大一统的文化和民心(中央平原邦国-德国、法国、俄罗斯)。
位处四战之地的欧洲,在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主导大一统之间摇摆,在南北博弈和东西博弈大一统之间徘徊,中国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是欧洲碎片化的缩影。
————————————————————————————————————————————
【文章较长,到这里就是《地缘纵横》逻辑五分法,第一个维度“地理逻辑维度”上关于“碎片化欧洲”的解读:《碎片化的欧洲(上)-四战之地》。
后续,我们将会通过:“气候逻辑、民族逻辑、文化逻辑和经济逻辑”另外四个维度,逐一对“碎片化的欧洲(下)”进行系统分析,敬请大家关注《地缘纵横》后续解读。】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