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铁血文明》:世间没有对错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世间没有对错

首页战争策略铁血文明更新时间:2024-05-07

世间本就没有真实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地狱天堂,一念之间。

----阎魔爱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信念,也有着自己的执着。当两个理念不同的人相遇时,难免会产生分歧。我们无法公正的去评判谁对,或是谁错,因为他们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立场才产生了争执。

好比一个警察为了救人质而枪*了绑匪,在人们看来警察是善,绑匪是恶。但如果人质是拖欠了员工工资的老板,绑匪则是因为这个老板拒绝付工资,而导致家中年幼的孩子饿死的员工,那么在你眼中,又是谁对谁错呢?正因为每个人有七情六欲所在,所以我们很难公正的去评判对与错。

你是否困惑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早在几千年前,嬴政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秦王嬴政执政第十年的深秋,咸阳城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内外大事。秦国当朝丞相吕不韦将自己所著的《吕氏春秋》悬挂在咸阳城门上,并且声称如果谁能改动一字,就赏黄金千两。城门前一时之间人声鼎沸,数千人在仔细地研读与议论后,均说《吕氏春秋》一书乃是利国之策,改无可改。此举其实是为了逼迫秦王将《吕氏春秋》制定为新的国策,这一举动也确实奏效。咸阳城中出现了如此大的动静,嬴政自然是知晓的。

但吕不韦此时威望正盛,《吕氏春秋》也颇得民心,这让嬴政对于是否坚持旧制还是施行《吕氏春秋》的法制也有些摇摆不定了。而吕不韦的门客李斯正巧从远方回到咸阳,早听说过李斯大名的嬴政,连夜会见李斯,并向他请教秦国究竟应该坚持旧制还是施行新法?

李斯于是便为嬴政把商君之法同《吕氏春秋》二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得出结论:秦王若是志在强兵息争,一统天下,则商君之法胜于《吕氏春秋》,但秦王若志在为六国盟主,同六国共处天下,则后者更为适合秦国。嬴政听后深以为然,心中也有了决定。从秦孝公开始,秦国的历代君主都在为一统天下而做着不懈的努力。而嬴政自然也不例外,他也有着一统天下的梦想。因此,针对吕不韦的一系列计划,在暗中进行。

不久,吕不韦便收到了嬴政对他的暗示,要求他收回城门前的《吕氏春秋》。而后嬴政又在朝会上将黄帝的雕塑换成了巨大的商鞅雕塑,并在朝会上提出将会坚持商君所提出的法制。吕不韦耗尽毕生心血才写出《吕氏春秋》,自然不会赞同。于是他与支持嬴政的一干臣子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就在双方争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时,秦国将军蒙恬却突然起身,声称吕不韦曾参与谋反,证据已经确凿。刹那间吕不韦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针对自己的圈套,不过是秦王想要收回权力,并坚持旧制的手段而已。

恍然大悟的吕不韦自然也无心继续坚持,黯然的认罪伏法。嬴政念在吕不韦劳苦功高,没有将他处以死刑,而是要求他同族人迁入蜀地,永不返秦。心如死灰的吕不韦于是饮毒自尽。这个为秦国献上了一生青春的商人,便以这样的方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嬴政没有赐死吕不韦的想法,也没有让他自尽的心思。只是嬴政得到密报,山东各国同吕不韦私交甚好。如果吕不韦不离开中原,他仍可能会对秦国的法制进行*扰,甚至是酿出祸患。经过良久考虑,嬴政才出了那道有失厚道的王书。

嬴政从小便知吕不韦为人阔达老实,如果不用言语重重地刺痛他,只怕他听过后也只是淡淡一笑,丝毫不放心上。然而他没有料到吕不韦竟会对他的几句刻薄言辞看得如此之重,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但过去的终究已然过去,嬴政即便后悔也无法改变事实。重整旗鼓的嬴政开始着眼于天下,秦国正式拉开了帝国创建的序幕。

李斯为秦王上书,建议秦国五年之内,专务内政。通过整治官吏风气、丰饶粮食库存、提升士兵战斗力来实现东出函谷关,一统天下。嬴政深以为然,却在此时突然收到情报,赵国在边境同秦国开战

嬴政虽然明白此时不是最好的开战时机,奈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下令迎战。秦国虽是虎狼之师,国内却没有人能敌过赵国的大将李牧。嬴政为了不使秦国再次战败,让其他山东五国再次看到可以战胜秦国的希望,嬴政决定暂缓战争,从长计议。

因为嬴政的决断,使得秦国的丞相吕不韦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无法评判二人谁对谁错,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二人的敬佩。而另一边以李斯为首的众人才开始自己的首秀,为秦国出谋划策。面对赵国,秦国将以什么方式迎战,又能否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