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7雄(三国时期魏国7雄分别是谁)

三国时期魏国7雄(三国时期魏国7雄分别是谁)

首页战争策略雄将三国更新时间:2025-03-23

三国时期魏国7雄,三国时期魏国7雄分别是谁

三国魏国没听说过七雄,只有魏国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

1、张辽

字文远,原本是丁原的部曲,后来丁原被董卓设计*死之后,他以及一些原来丁原的将领又跟随在董卓的麾下。后来董卓被吕布*死之后,这些一开始跟随丁原的并州将领追随吕布,后来吕布在下邳为曹操所败,张辽被俘虏之后,为曹操欣赏,说服了张辽为其效力,之后张辽就跟随曹操四处征战,成为了魏国建立的功臣,并且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2、乐进

字文谦,因为胆识英烈跟随在曹操手下,是一个很早就跟随曹操的将领,随军多年,南征北战,每一次曹操与别人对战的时候,他都会冲到前面去。

兴平元年的时候,先是在濮阳打吕布,又在雍丘战张超,在苦县击桥蕤,每次都勇猛击退敌人,因此被封为广昌亭侯。

官渡之战的时候,奋力迎战,斩*了袁绍的将领淳于琼,之后又在黎阳对阵袁绍的儿子袁谭和袁尚兄弟,斩*了大将严敬。

后来又是先击败黄巾,安抚了乐安郡的百姓,又围困邺城,平定邺城之后又继续追击袁谭,每一次都是领先于军队,走在别人前面,之后又攻打雍奴,每一次都身先士卒,勇猛破了敌军,不知道休息。后来,曹操留他和张辽以及李典在合肥屯兵。

3、于禁

字文则,本来是在鲍信的部曲,之后在曹操帐下效力。于禁是个武将,在张绣造反的时候惩罚了不遵守军纪的士兵,为了迎击敌军坚持守好了自己的营地,被曹操称赞为可以与古代名将相比。曹操占领兖州之后,于禁被封为都伯,在将军王朗的手下做事,后来王朗很欣赏于禁,将于禁推荐给了曹操。

当时曹操刚刚占领兖州,有人才在自己的帐下自然是欣喜,拜于禁为军司马,之后于禁跟随曹操打徐州,打吕布,讨伐黄邵等黄巾军,跟随曹操多年,也斩*了许多敌将,可以说是从曹操早期就开始跟随在曹操身边的一个非常有资历的老将,每一次的战役他都有参与,可以说是曹操信任的人之一。

4、张颌

字俊艾,原来是韩馥属下,后来跟随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因为袁绍账下的各种派系之争,被郭图陷害,使得袁绍对张颌有所怀疑,让他的才能没有施展的地方,后来不喜与小人为伍,直接率军投降了曹操,跟随曹操平定了北方。

远征乌桓,平定马超、灭了张鲁,立下了许多的战功。后来与夏侯渊一起在汉中驻守,夏侯渊死后,他暂代主帅一职,在诸葛亮多次对汉中出兵的时候,张颌皆有出战,表现优异,连诸葛亮也赞叹张颌的勇猛。

5、徐晃

字公明,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的名将,并且智勇双全,不仅个人的武艺高,并且指挥作战的能力也很高。在官渡之战中,徐晃打败了当时投靠袁绍的刘备,之后跟随曹操击败颜良攻克白马,在延津击败文丑。

官渡之战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烧了袁绍的粮草,而去截击袁绍押运粮草的军队的人选由荀攸推荐徐晃,而徐晃也完美的实行了命令,使得袁绍丢失了粮草,可谓是官渡之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魏国简介(战国七雄)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国家,属于战国七雄之一。

由魏文侯于前403年为周威烈王册封为侯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有淮、颍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自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时是开封的大梁后,魏国亦称梁国。

魏国的来历:

晋文公、晋襄公时,狐、赵、先、郄、胥等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魏、栾、范、荀氏等强大宗族。

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控制了晋国政局。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

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据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

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智伯瑶。

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453年韩、赵和魏脱离晋国 (春秋时期),将其地三分而独立,晋国灭亡,史称“三家分晋”。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城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三家为侯国。

前376年,韩哀侯、赵敬侯、魏武侯瓜分晋国余土,废晋静公,晋完全为韩、赵、魏三家所取代。

魏国发展:

魏国的国力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达至顶峰。

魏文侯(?-前396年)中国战国时魏国统治者。姬姓,魏氏,名斯。前445年继魏桓子位,前403年与韩、赵两家一起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前396年卒。

魏文侯被司马迁归于《史记·儒林列传》,被赞为“好学”。

文侯经常向孔子的弟子子夏以及再传弟子田子方、段干木等请教。又任用法家的李悝为相,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为原则实行变法。魏国经过变法国势强盛,先后以乐羊为将攻灭中山国,以吴起为将攻取秦国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间)五城。以西门豹为邺令,以北门可为酸枣令,以翟黄为上卿,改革政治,兴修水利,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到第三位君主惠王即位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包括在黄河开发灌溉计划。但与此同时,魏国的国力却正慢慢的消退。由于这段时期的魏国不断东侵,其在东方的优势在一系列战争中多次受挫,包括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在西方,秦国夺取了西河地区(一个位于现在陕西山西边界黄河西岸的畜牧和战略要地),此后更是不断受到秦国的侵扰。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一蹶不振,在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秦国的军事力量打败了魏国和韩国联军。两国此后再也没有力量单独向秦国发起挑战。之后由于秦国不断的压迫,局势越来越严峻。这时,公子无忌出现,并于公元前247年与其他五国联军,对秦国的侵攻军迎头痛击。公子无忌又名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不过,战后魏王对他开始猜疑,并免去他的要职。于是信陵君终日借酒浇愁,并含屈而终。信陵君死后,魏国无力抗秦,国土被秦国慢慢侵夺。

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最后魏国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攻破灭亡。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