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的先祖是怎样奠基周朝八百年江山的

周武王的先祖是怎样奠基周朝八百年江山的

首页战争策略战策天下更新时间:2024-06-06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从公元前1046年起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共计享国790年。有着近八百年国祚的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然而这个强盛、繁荣、长寿的王朝却是由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部族所开创。这个部族曾长期臣服于商王朝,然而这个部族最终却灭掉了昔日的宗主。相传周部族的始祖名叫弃。弃的母亲叫做姜嫄,弃的父亲不知道是谁。

据说弃的母亲姜嫄外出游玩时看到地上有一只巨大的脚印。姜嫄在好奇心驱使下一脚踩了上去就感觉一股暖流传遍了全身。事后姜嫄就莫名其妙*了,所以她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姜嫄觉得自己*这件事实在是离奇,因此她担心会生出一个妖怪孽种。孩子生出来以后姜嫄本来打算扔掉的,但却无论如何也扔不掉。她先是把孩子扔到巷子里,可过往的牛马都自觉让开以免踩踏到孩子。

姜嫄又把孩子扔到山林里,可原本人迹罕至的荒野莫名其妙冒出很多过路人;姜嫄重新把孩子给扔到封冻的冰河上,却有一只大鸟飞来用羽翼为婴儿取暖。这么多的离奇事件足以令姜嫄怀疑人生。最后姜嫄判定这个孩子是上天所赐予的,所以想要扔是扔不掉的。既然扔不掉就只好抱回来自己养了。姜嫄给这个甩不掉的儿子取名为“弃”。弃的身世在我们今天看来当然是虚幻的神话故事。

神话传说固然不足信,但也切忌一棍子打死。寓史于神话是上古史的纪事常态: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代日本、古代朝鲜关于本民族的起源几乎都是以神话故事的形态进行叙述的。中国上古时代也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神话传说。这些神话故事在剥开玄幻的外衣以后其实都能提供不少有用的历史信息。首先弃的身世故事中只提到了母亲,但却对弃的父亲只字不提。

这说明弃出生时他所在的部族应当还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当时这个部族很可能还没形成稳定的婚姻制度,而是仍保留着原始社会混乱的男女关系,因此自然没办法找到孩子的生理学父亲。在弃的身世故事中他的母亲姓姜。姜、羌两个字在上古时代是同源的:姜用于姓氏、羌用于种族。这意味着周部族的始祖弃很可能来自于古羌族。古羌族是中国古代民族中极其重要的群体。

如今的汉语、藏语、羌语、苗语、壮语、缅甸语、泰语等400多种东亚语言被认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语言。2021年2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张虎勤教授带领的生物信息人类学团队与厦门大学王传超教授及哈佛医学院David Reich教授联合全球43家单位85名共同作者在《自然》期刊在线发表文章《基因组学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历史》。文章从遗传基因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方面证实了汉藏同源等结论。

5000年前生活在黄河上游青海河湟谷地一带的古羌人很可能是如今的汉族、藏族、羌族等民族的共同祖先。古羌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成功驯养动物的族群。目前能确定的是至少亚洲牛、羊、犬均由他们驯化而来。古羌人中有一支迁徙到了今天陕西、甘肃一带的黄土高原,而另一支则逐渐迁徙到如今的西藏地区。汉、藏两族由此开始了不同的历史演化进程。周王朝祖先弃的身世故事可以从侧面作为古羌人与如今的汉人、藏人存在渊源的旁证。

相传弃善于种植谷物稼穑。尧、舜、禹三人当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时弃都被重用。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粮食储备库和畎亩法。由于弃教会了人民种植谷物粮食,所以人们用五谷中的稷称他为后稷。后稷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农业之神。奉后稷为始祖的周部族是一个依靠农业兴盛起来的部族。后稷去世后其子不窋率领部族迁徙到今天的甘肃庆阳一带。不窋以庆阳一带为根据地开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活动。

不窋教民改地穴式居住为窑洞。周人在种庄稼的同时还养猪、养牛、养鹅、植树种花。不窋为保证部落安全修建了不宙城(今庆城县城)。不窋的孙子公刘带领族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制造农具、整修田园、种植五谷、发展畜牧。公刘率领族人迁往豳(在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定居下来,随后又将活动扩展到宁县、合水、正宁、镇原一带。十多年后公刘又同儿子庆节把首府迁至南豳(今陕西旬邑县)。

这两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转移进一步开拓了周族的基业。公刘迁豳后扩大耕地、整治农田。这一时期周族人口稳步增长、生产蒸蒸日上。部族贮积的粮食很快就堆满了仓囤。公刘又率领族人渡过渭水伐取木柴修建房舍、制造船只。豳地到处都是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因此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繁庶兴旺之邦。公刘在此经济基础上又组建了军队、设立了文武官员。周部族的官僚系统从中央一直覆盖到基层。

每个周族的辖区内每个地方都有专人管理经济征收贡赋。一个奴隶制国家的雏形就这样逐渐形成了。公刘去世后周部落的首领之位又传了九代之后古公亶父成为新的首领。古公亶父时期周部族遭遇外敌入侵。古公亶父为躲避外来威胁就率领族人一路艰苦跋涉翻过漆、梁等山来到渭水流域的岐山一带。当时在岐山的南面有一处平原名为周原。事实上在此之前周部族的名号并不叫做周,正是迁徙到周原以后这个部族才正式称为周族。

古公亶父率领族人在周原定居后开辟田界种植庄稼。古公亶父为号召百姓的种田积极性就在每年的春耕时节带头亲耕田地,还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带着酒肉去田间地头慰劳那些辛勤耕耘的农人。古公亶父设置了管理土地的司徒、管理工程的司空等官职。古公亶父还在周原建邑筑城。《诗经鲁颂 閟宫》评价古公亶父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言下之意即是说最早奠定灭商大业基础的正是古公亶父。

当时周部落处在各种戎狄部族的包围之中。古公亶父为保护族人免受外敌伤害就主动向商朝称臣。主动称臣使周部落得以避免被当时的天下霸主商朝打击,同时还可以在商朝的羽翼庇护下征服其他部族。其次周人在与商朝打交道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周人开始积极吸收商朝的文化体系从而使自己做大做强。古公亶父大约在公元前1146年谢世。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也称泰伯)、虞仲和季历。

古公亶父在位时非常喜欢孙子姬昌,所以想让姬昌以后能继承王位。姬昌的父亲是古公亶父的三儿子季历,可周人的传统却是由长子继承家业。太伯、虞仲明白古公亶父的心思就打算让位给季历。太伯、虞仲两兄弟一番商量后就跑到南方夷蛮之地去了。由于老大太伯、老二虞仲出走,所以古公亶父去世后就由小儿子季历继位。季历统领周族时期与商朝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商王文丁为了拉拢季历将其封为“牧师”。

季历先是奉商王之命征讨鬼方俘获了二十个大小头目,后来又讨伐余吾、始呼、翳徒等部落。连战连捷使周族的声威一时间响彻天下。周人如此迅速的扩张势头引起了商朝的警惕。如果说一开始征讨鬼方的行动是奉命行事,那么到后来周人开始把一些臣服于商朝的诸侯国当成自己的扩张对象。商朝安抚季历就是为了让周族作为自己的西部屏障,可没想到昔日的“看家狗”正渐渐被养成“野心狼”。

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的势力就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商朝都城。季历综合权衡利弊后进京面见文丁去了。文丁连哄带骗把季历忽悠来后就直接给软禁起来了。季历后来被商王文丁一直囚禁到死。季历死后他的儿子姬昌成为了周人的新首领。姬昌就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周文王是作为商朝的一个“方伯”登上历史舞台的:周文王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着灭商的准备。

周文王一方面勤于政事发展国力,一方面礼贤下士广罗人才。相传周文王在渭水边寻访到了姜子牙。姜子牙有丰富的政治才能,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后世之人称他是兵家权谋思想的始祖。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姜太公。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

姜太公除了是一位军事家之外治国理政的能力也极强。如今姜太公的文韬武略被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借鉴。周文王在得到姜子牙的辅佐后可谓如虎添翼。正是在姜太公的辅佐下周文王建立起了一套针对商朝的情报系统。商朝与东夷的战争、商朝内部的矛盾这些情况全都被周文王所掌握。不过商朝方面对周文王暗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的行为也并非毫无警惕。

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曾设计将周文王姬昌拘禁于羑里。周文王被拘禁期间悉心钻研伏羲八卦演化而成《周易》。后来周人用美女、珠宝贿赂纣王,加之商朝与东夷的矛盾加剧使其转而与周人妥协。在这种大背景下周文王才得以出狱。周文王回到周国后对内大力提倡生产发展:在国内搜捕逃亡奴隶以防止劳动人口流失;对外挥军扩张吞并了数个小国。周文王趁商朝的主力忙于征伐东夷之时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

周文王成功调解了虞、芮两国的争田纠纷。这件事以后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后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从而为日后的灭商事业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周文王又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周文王在讨伐崇国前先发动了一场舆论战:他罗列了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才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五项罪状。

灭掉崇国后周人扫除了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同时还占据了关中的膏腴之地。周文王在伐崇的第二年又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此时周文王实际上已完成了对商朝都城朝歌的钳形包围,接着他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此时周朝已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周文王虽奠定了周王朝的基业,但仍以商纣王的部下自居。周文王自己并没取而代之,但实际上周族已具备了灭商的实力。最终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完成了灭商大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