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列] 三、春秋战国——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历史系列] 三、春秋战国——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首页战争策略诸侯纷争天机变更新时间:2024-04-12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这一时期,东周王朝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和动荡,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兼并,也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和学术成就也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空定位】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其时间起止与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所记载的时间基本一致而得名,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时代特征】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变法运动的兴起,贵族分权体制向官僚体制过渡,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过渡,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大发展:

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小农经济。

手工业从“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工商食官制度走向瓦解,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确立。

民族大融合: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合加强,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

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政治之变:列国纷争,权力下移

2、民族之变:华夏认同

【改革与变法 】

1、 各诸侯国变法

2、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

作用

经济

废除井田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农业发展,为统一积累物质基础。

军事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削弱旧贵族势力,增强军队战斗力,加速地主阶级形成。

政治

建立县制,官吏由君主任免;实现什伍连坐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少民间私斗,安定社会秩序。

社会

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

便于管理和征税。

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性的改革,促进了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