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问世数百年来,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雄奇瑰丽的艺术成就,一直脍炙人口,长盛不衰。
《三国演义》写的是天下大势、国家兴亡、英雄功业,很少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表现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内心的关系等方面,仍有许多精彩的笔墨,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人生的智慧。其中比较突出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博大宽厚的爱人之心; 真诚坦荡的交友之道; 知人知己的深刻眼光; 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人生智慧,不是耍小聪明,不是圆滑混世,也不是消极避世;而首先是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积极进取,则心态开朗,智慧之门大开;消沉混世,则郁闷缠身,心智难免受损。《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英雄,都是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人生的,突出体现在:
(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崇高理想。
刘备虽然出身东汉远支皇族,家族却早已败落,只能以织席贩履为生,实为下层平民。中平元年(184)他登上政治舞台时,年仅24岁,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毕业标准年龄。
《三国演义》第1回写刘备第一次出场时,就说他“素有大志”。这个大志是什么?集中表现于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时,所立下的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其核心价值则是后面八个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也就是“报国安民”。正是这八个字,使得刘关张的结义具有了崇高的政治目标,使他们不仅与董卓集团那样害国残民的狐群狗党有着天渊之别,与袁术集团那样趁着乱世占山为王却不顾百姓死活的军阀判若云泥,也与形形色色以利相交的狭隘小集团不可同日而语。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开创了蜀汉江山。如果他当初不问天下大事,只操心一天能卖几双草鞋,为草鞋价钱的涨跌而郁闷,怎么会成为一代英雄?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他又怎能在艰难竭蹶之中屡仆屡起,终成大业?
(二)胸怀天下,博学深思的求学态度。
诸葛亮生于乱世,4岁时黄巾起义爆发,其家乡琅邪阳都正是青徐黄巾军力量强大,与官军反复较量之地;14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前往豫章;15岁时,又随叔父到荆州投奔刘表,在刘表开办的学校读了两年书,可以说,少年时代的诸葛亮没有受过太多系统的学校教育。
17岁时,诸葛亮隐居隆中,一边躬耕,一边自学,长达十年。在这漫长的十年中,他多次拜访庞德公、司马徽这样的名师,倾心结交崔州平、徐庶这样的好友,一边积学明志,增长才干,一边观察天下大势,思考治世方略。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气浮心躁,见异思迁,跟风趋时,能够在隆中坚持十年之久吗?又怎能成为天下英才?
(三)自尊自信,自主创业的人格力量。
这方面,孙策可算一个突出的典范。初平三年(192)正月,孙坚战死,不满18岁的孙策不得不暂时依附袁术。但他不甘久居人下,更不愿在袁术这种骄奢狂妄而志大才疏者的手下受窝囊气。兴平二年,年仅21岁的他摆脱袁术的羁绊,独自率兵渡江南下,短短三四年间就夺得丹阳、会稽、吴郡、豫章、庐陵等郡,占据江东大片地盘,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孙策创业的过程,如同一支狂飙突进式的交响乐,令人倾倒于他那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四)敢当重任,不避艰险的英雄气概。
在《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具有这种英雄气概的人物。孙权的第一任统帅周瑜,在曹操不战而得荆州,大兵压境,人心惶惶之际,精辟分析曹军弱点,主动请战,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为三分鼎立奠定了基础。曹魏名将张辽镇守合肥,面对孙权率领的十万大军,毫不畏惧,奋勇出击,逍遥津一战,大获全胜。刘蜀老将黄忠,老当益壮,一举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其他如曹魏的徐晃、张郃,刘蜀的关羽、张飞、魏延,孙吴的甘宁、黄盖、陆逊,都是人们熟知的范例。
这样的人生态度,使他们的智慧大放光彩,写下了“武勇智术,瑰伟动人”的时代篇章。当代青年,都是怀着壮志豪情,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良好愿望。然而,经过一两年或两三年的学习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的人生目标模糊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减弱了,这必然会导致眼界狭窄,胸襟狭隘,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过分讲究实惠,热中趋时,盲目跟风。这样的精神境界,极易为一些琐碎小事而郁闷。对此,我们难道不应该警觉吗?
二、博大宽厚的爱人之心如何看待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有没有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曰:“仁者安仁。”孟子曰:“仁者无敌。”又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之所以能在乱世中崛起,固然有多种因素,而从为人角度言之,则“性宽和”是他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作为“明君”,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爱民”,即仁德济世;二是“爱才”,即尊贤礼士。前者集中体现于“携民渡江”:由樊城向南撤退时,随行民众十余万,日行十余里,随时可能被曹操大军追上。有人劝他暂弃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却断然拒绝道:“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在此安危存亡之际,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不多见。后者突出表现在“三顾茅庐”:早已被视为天下大英雄的他,满怀诚意,三顾茅庐,恭请年仅二十七岁、无名无位、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堪称千古佳话。《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刘备“善下人”(善于尊重别人),就是说他有爱人之心,敬人之礼,自然赢得民众的拥戴和贤才的归心。
人与人相处,如果真诚地秉持爱人之心,敬人之礼,人际关系就会宽松、和谐得多,人们就能更多地感受到他人的善意,群体的温馨,从而增强生活的信心。这难道不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智慧吗?
三、真诚坦荡的交友之道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人生有三大支柱,一是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二是有几个知心的朋友,三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没有知心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是人生智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三国演义》写到的好友很多,特别值得称道的,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至友。
一是彼此切磋,互相砥砺,共同成才。如诸葛亮与好友,特别是徐庶、崔州平的交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曰:“亮躬耕陇亩……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三国演义》第37回也写到司马徽向刘备介绍云:“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在这四个好友中,诸葛亮与徐庶、崔州平情谊尤深。
——徐庶《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云:“庶先名福,本单家子。”此处的“单家”意为“孤寒人家”,也就是说,不是豪门大姓。《三国演义》第36回说他“为因逃难,更名单福。”不知是作者误解了“单”字的含义,还是有意为之。徐庶“少好任侠击剑”,在逃难中才下决心“折节学问,始诣精舍……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按:字广元)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刘备三顾茅庐,主要就是因为司马徽、徐庶的赞誉和推荐,《三国演义》第36回中的《元直走马荐诸葛》,写得颇为动人。
——崔州平。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崔氏谱》:“州平,太尉烈子,钧之弟也。”崔烈,东汉涿郡安平人,曾被誉为“冀州名士”,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官职,从此声誉一落千丈,连其子崔钧都为此感到羞愧,对他说:“论者嫌其铜臭。”后迁太尉。初平三年(192)六月,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攻入长安,时任城门校尉的崔烈因抵御乱兵被*(《三国演义》第9回),总算是为东汉王朝尽忠而死。崔州平大概是深刻吸取了其父的教训,决心摆脱官场,恬淡隐居;即使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徐庶、石广元、孟公威归附曹操之后,他仍然高卧于山林。此后,史籍中没有留下他的一点痕迹,竟然不知所终。
诸葛亮对徐庶、崔州平正直耿介的人品非常佩服,多年以后还深情地说:“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
二是一见如故,终身不渝。如周瑜与鲁肃。《三国演义》第29回写到:周瑜任居巢长之时,听说鲁肃慷慨大度,胸怀韬略,曾率数百人前往拜访,并请鲁肃资助粮草。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当即指一囷赠与周瑜,二人由此一见如故②。孙策遇刺而亡,孙权接掌江东后,周瑜立即向孙权大力举荐鲁肃,使之成为孙权的重要谋士。周瑜临终,又郑重推荐鲁肃继任,使之成为江东第二任统帅。如此情谊,足令后人称羡。
三是患难相扶,生死与共,如刘关张。像这样的至友,一生中如果能有两三个,足矣!
(二)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应该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看到对方有不当的言行,应该及时指出,直言规劝,这才是肺腑之交,才是真朋友;如果视而不见,装糊涂,甚至互相包庇,同恶相济,那就是狐朋狗友,假朋友。如《三国演义》第115回写廖化谏姜维:蜀汉大将军姜维欲第八次伐魏,征求大将廖化意见。廖化资格比姜维老,此时任右车骑将军,地位略低于姜维;尽管他同样忠于蜀汉,却对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规劝道:“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将军强欲行难为之事,此化所以未敢专也。”可惜姜维没有听从廖化的意见,强行伐魏,结果又一次损兵折将。
(三)畏友,自己敬畏的朋友。
如管宁与华歆。《三国演义》第66回写到“割席分坐”的故事:华歆早年与邴原、管宁相友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一日,管宁与华歆共种园蔬,锄地见金,宁挥锄不顾,歆拾而视之,然后掷下。又一日,管宁与华歆同坐观书,闻户外传呼之声,有贵人乘轩而过,宁端坐不动,歆弃书往观。宁自此鄙歆之为人,遂割席分坐,不复与之为友。这两件事似乎都是小事,管宁却以小见大,毫不客气地批评华歆,甚至不惜与之断交,真是风骨凛然,可敬可佩。
《三国演义》没有写的是,华歆并未因此怀恨管宁,而是终身佩服管宁,视之为畏友。曹丕代汉称帝后,以华歆为司徒,为三公之一;黄初四年,命公卿举荐品德高尚的君子,华歆立即举荐管宁。魏明帝即位,华歆转拜太尉,居三公之首,又上书称病,要求让位给管宁。这种真心服膺畏友的胸襟,也值得肯定。
四、知人知己的深刻眼光是否有识人之能,自知之明,是有没有人生智慧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司马徽,“水镜”雅号,传播遐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记其名言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三国演义》第35回将此语提炼为更加精粹的另一句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真可谓目光如炬,善于识人。而当刘备拜请他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时,他却推辞道:“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终身不仕,甘当闲云野鹤。这更表现出高度的自知之明。
《三国演义》第37回写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司马徽到新野见刘备,刘备向他了解诸葛亮。司马徽介绍道:“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这段叙述,取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亮躬耕陇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亮……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果然,徐庶后来被迫归附曹操,曹魏建国后,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石广元也在曹操占领荆州后归顺,历任郡守、典农校尉;孟公威同样归顺了曹操,曾任凉州刺史,官至征东将军。由此可见,徐庶、崔州平都慧眼识人,诸葛亮则更加了不起,他不仅对天下大势具有万世不及的英明预见,而且对自己和好友的人生道路也具有惊人的远见卓识。
年轻人大多胸怀壮志,向往成功,这是完全应该,值得鼓励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否知人知己,特别是正确地衡量自己,从而坚持脚踏实地,奋发努力,不攀比躁进,不怨天尤人,乃是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标尺。
五、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如何看待各种利益,如何控制物欲,是有没有人生智慧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在社会大变动的年代,能够坚守这种君子之道者,实在难能可贵。
例如管宁。《三国演义》第66回写到,天下大乱后,“管宁避居辽东,常戴白帽,坐卧一楼,足不履地。”在辽东长达三十七年,一直居于山谷,不问世事,摒弃营利,深受辽东官民尊崇。曹丕称帝后,由于华歆的举荐,管宁由辽东回到家乡北海朱虚,曹丕下诏以其为太中大夫,他固辞不受;明帝即位,征他为光禄勋,他仍不应命;华歆上表让位,他更是不予理睬,真的做到了清静自守,白衣终身。
再如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格言,垂范千秋。淡泊宁静,人人皆知;能否真正做到,看淡一时得失,无论处境顺逆,都保持平和的心态,则时时在考验我们的人生智慧。
《三国演义》是人生的启示录。年轻人应从中吸取更多的人生智慧,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振兴中华的栋梁之材!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