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龙踢馆》这个游戏,槽点真是多到吐也吐不完。作为知名度很高的一款低K游戏,《成龙踢馆》在海内外都有不少粉丝。然后由于游戏本身开发时的问题,加上当时国内信息不畅,造成国内玩家经常搞不清这款游戏的来历究竟是什么。这次正好厘清一下游戏的背景,还意外发现原来这是一款全明星级的游戏。
户口调查中文名:成龙踢馆
英文名:Kung-Fu Master(不是Spartan X)
日文名:スパルタンX(Spartan X日文转写)
父母:Irem、Data East、任天堂
出生日:1985年6月21日
其他住所:街机、C64、雅达利等
《成龙踢馆》可以看做是清版过关游戏的雏形,同时也具有一些早期格斗游戏的影子。这部作品对后来的游戏类型发展有不小的影响。在一脉相承的设计思路下,诞生了几款知名度极高的游戏,这里先卖个关子。
哪来的成龙?先从游戏被吐槽最多的名字开始说起。
游戏的中文名字叫《成龙踢馆》,可是英文名字却和成龙没有半毛钱关系。封面上“乌黑浓密”的头发倒像成龙,可进了游戏发现,这主角一点都不像。只要一踢脚,就发出*猪般的吼叫——成龙大哥什么时候把打架风格换了,难道不应该发出“DUANG”的音效吗?
这游戏到底和成龙有没有关系呢?是无良盗版商再次坑爹,还是玩家间以讹传讹的结果?
嘿嘿,有这样疑惑的不止一个,请看——
这是1994年《电子游戏软件》的创刊号。这段文字应该是抄自日本或者港台的杂志,内容也是槽点多到可以再写一篇文章。
身为中国游戏媒体的先驱,《电软》的编辑至少获取到《成龙踢馆》改编自电影《斯巴达》这条信息。这与游戏的日版名字SpartanX吻合,但找遍成龙的电影列表,没有发现哪部戏的英文名叫“斯巴达”。于是当时的编辑得出了“亏香港人想得出”的结论。
然而当互联网使资讯发达后,回头重新读一遍《电软》,才发现原来香港人并没有错。
不是这个斯巴达啦!
游戏行业的100种死法之IP依赖症各位看官先不要着急,暂且把《成龙踢馆》放一下,来谈谈游戏行业的某些现象。
有个小老板,继承亲戚家的公司,靠着做棉花糖赚了点小钱。正好碰上某类游戏大热的风口,也想赚点快钱,于是把钱全都投进去,又融了一轮天使,成立了小公司A。
小老板对游戏其实不是特别懂,但很会识人,招来了颇有想法的策划小西。可不巧的是,创业没几年,热潮退了,猪从风口上摔了下来。公司A经营不善,小老板自觉对不起投资人和员工,引咎辞职。公司的新老板是个只讲结果的商人,但是小西觉得这家公司还能撑下去,留了下来。
有一天,公司A的新老板兴奋地告诉小西,他正在谈一个大IP,用的是最红的武打明星,只要能谈下这个IP,游戏就算做成屎也能大卖。小西被安排负责这个IP项目,新老板的要求就是赶紧做出来,只等IP谈好就直接上。
正巧小西对这个IP也感兴趣。为了能符合IP,小西是绞尽脑汁,加班加点,拼死拼活把游戏做了出来,质量居然还不错。
但是新老板似乎对游戏质量并不感冒,他更关心的是IP!
不幸的是,等游戏快要封测的时候,新老板突然告诉小西——IP没谈下来。不过新老板马上又说,虽然这个武打明星的IP没谈下来,但他手头还在谈另外一个武打明星的IP,而且这个明星马上就要有新片上映,很有可能到时候同期上市,打造多媒体互动娱乐产业,形成IP联动组合拳。
现在小西的任务更紧了。他被要求赶在电影上映前,把游戏里的相关内容全部改成新的IP。更要命的是,IP方强势且不专业,开发小组对电影的故事情节一概不知。没办法,小西拼了老命,勉强在期限前把版本交出来,但是核心系统和许多细节已经来不及修改了,只能硬着头皮上线。
随着电影上映,小西发现他的产品跟IP风马牛不相及,心里很惭愧。但因为这个武打明星脑残粉特别多,游戏日活和口碑居然还相当不错。新老板也只看成绩不看质量,对他赞赏有加。
这时候风口又转了,此时崛起了一个新平台,用户数量和流水蹿得极猛,一夜之间把老平台用户都吃掉了。精明的新老板要求小西赶紧做一个新平台的版本,捞一笔再说。
正当小西辛苦准备,要把游戏转移到新平台的时候,新老板突然说你停下别干了。
原来推出新平台的公司——“南极霸主”看上了这个IP和游戏。他们跟新老板谈判,说你看我们有平台优势,有用户量基础,有大数据支持,有分发渠道,有开发人才……你把游戏和IP交给我们,保证你流水过亿,吃香喝辣。
新老板心动了,这买卖太划算了。他也不管小西这群员工的想法,直接把游戏和IP交给了南极霸主公司。没多久,贴着南极霸主公司知名制作人名字的新游戏,在新平台上线了。果不其然,凭着平台的用户基础和之前积累的口碑,游戏大卖,还分发到了海外。然而小西和公司A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游戏里,渐渐变得无人问津,人家只记住南极霸主又多了一个爆款游戏,继续追捧那个知名制作人。
心灰意冷的小西,这时候受到了来自旧老板的召唤。原来之前的小老板辞职后,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B。这家公司朝气蓬勃,虽然人不多,但凭着几个出色的年轻人,竟然接连做出几款数据不错的游戏,日子越来越好。
小西决定离开老东家,回到旧老板的账下,来到了公司B。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在原来游戏的基础上,改进了系统,做出了一款新游戏。这款游戏不算太热,但玩法得到了业内认可。
但是小西却没坚持多久,又被一家新公司C用高薪挖走。公司B的另一个人接手这个游戏,大力改造了小西的设计,把重PVE的游戏体验,改成了PVP为主的竞技游戏,一下子成了热得发烫的大爆款。跳槽的小西追悔莫及,连忙在公司C加班加点,抄了五六款相同玩法的游戏,总算赶上了这股热潮。
最倒霉的是老东家公司A,自从小西这群人走后,一蹶不振。虽偶有质量不错的游戏,但总抓不到市场热点。南极霸主公司也非常冷酷,一发现公司A失去了价值,就再也不搭理了。最后濒临*的公司A把游戏业务卖掉,彻底拉倒了。
故事说到这里,各位可能会说,这跟今天的话题有什么关系?这不就是发生在当下中国游戏行业的常事吗?
不!
这就是《成龙踢馆》的诞生故事。有时候历史是在不断轮回的。相似的故事,隔了三十年还在继续上演。
如果想要看各种稀奇古怪的游戏行业死法,可以关注这个专栏,非常有意思:
游戏行业的100种死法
西山隆志VS宫本茂,Irem VS 任天堂听完了故事,接下来要往故事里对号入座了
首先开发了《成龙踢馆》的公司A,就是位于日本埼玉县的Irem。对于这家公司,大部分玩家可能有些陌生。Irem最出名的作品,要数打飞机名作《R-TYPE》。之前有评论问到的《快杰洋枪丸》(冒牌《玛丽十四代》)也是出自这家公司。
对盗版商已经没话说了,注意,是瓦力欧制造哦
而Irem的创始人,就是那个靠棉花糖发财的小老板,正是辻本宪三。还记得这个名字吗,就在上一篇里他刚出现过。没错,他还是CAPCOM(所谓的公司B)的社长。
辻本宪三招进来的策划小西,就是格斗游戏的另一个祖师爷——西山隆志。加上昨天说过的冈本吉起、船水纪孝、藤原德郎……这些人都是辻本宪三亲自面试招聘进来的,老头子的眼光可谓是极其牛逼。
卡普空教父辻本宪三
在辻本宪三辞职离开Irem之后,西山隆志开始了《成龙踢馆》的街机版开发。游戏的开发如前文所说,经历了更换IP的风波,但结果却相当不错。西山隆志本身是个格斗迷,所以他制作的《成龙踢馆》在这方面的处理上,要超出其他同期游戏。
街机版的成功引起了任天堂(南极霸主)的注意。当时Irem已经准备将《成龙踢馆》作为登陆FC的首款游戏,但这时任天堂主动找上门来,表示宫本茂对这款游戏非常感兴趣,能不能交给他们来制作FC版。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能够抱上任天堂的大腿已经是很多游戏公司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何况还是人家主动要求。于是,《成龙踢馆》带着任天堂的标志,以及一份光芒夺目的制作名单上市了——
监制:山内溥
制作人、监督、策划:宫本茂
编程:中乡俊彦(红帽子和绿帽子的御用程序)
音乐:近藤浩治
西山隆志的名字仅仅作为原案设计,排在大名鼎鼎的宫本茂后面。《成龙踢馆》火了,可西山隆志还是默默无闻。残酷的商业现实让他看清了行业的真面目。随后他追随辻本宪三来到卡普空,创造了全新的格斗游戏《街头霸王》。
西山隆志曾说,《街头霸王》是《成龙踢馆》延长线上的作品
不久一个名叫新日本企划的公司向西山隆志伸来橄榄枝,这家公司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SNK。跳槽后的西山隆志开发了《饿狼传说》、《格斗之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在此之前,格斗游戏之父的名号,却被接手西山工作的冈本吉起抢先夺走。
从《成龙踢馆》到《街头霸王》,再到《街头霸王2》,以及《格斗之王》,有一条清晰的演变脉络。西山隆志作为串起这条线的人,知名度却一直不高,这或许是游戏人的一种宿命。
《格斗之王94》可以算《成龙踢馆》的孙子
成龙VS李小龙,《死亡游戏》VS《快餐车》《电软》说,《成龙踢馆》是第一款电影改编的游戏,其实是不准确的。确切的说,《成龙踢馆》是日本第一款改编自电影的家用机游戏。那么这个游戏究竟改编的是哪部电影呢?
如前文所述,《成龙踢馆》的开发经历了两个功夫明星的转变。最早西山隆志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是按照李小龙的遗作《死亡游戏》来设计的。
所谓的“阿臭阿臭”是李小龙的招牌叫声,和成龙一点关系都没有。原本以李小龙为原型的主角,也保留了这个特性。而游戏中五个关卡,正好代表了《死亡游戏》原案中五层塔(最早是七级浮屠)的设计。
再看游戏中的Boss设计,也有参照《死亡游戏》的嫌疑,起码和成龙是没什么关系。比如游戏里第一层的Boss所持武器是棍子,而电影里第一层的Boss是棍法大师伊鲁山度。
请比较一下游戏封面上被揍的那位仁兄
第三层的Boss是巨型黑人,而电影里则有黑人球星贾巴尔。
但是最后Irem放弃了《死亡游戏》的设定,转向另一部电影的IP和功夫明星。
八十年代的时候,成龙的电影在日本引发极大的热潮,出现了一大票影迷。男性喜欢他真刀真枪的打斗,女性则偏爱他的诙谐有趣。1984年,成龙的电影《快餐车》上映,而这部电影在日本的名字就叫《斯巴达X》(スパルタンX)。
B站的《快餐车》
在成龙众多电影中,《快餐车》的质量只能算劣等
斯巴达这个日本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日版电影的设定中,把电影中的快餐车命名为“斯巴达X”。实际的电影镜头里并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所以说起《斯巴达X》这个名字,全世界只有日本人知道是哪部电影。
电影讲述在西班牙经营早餐生意的成龙和元彪,为了拯救失足少女而与她的叔叔斗争的故事。因为游戏是强行从《死亡游戏》改来的,所以内容上基本和电影没有一点关系。游戏里跟电影沾边的,就只有男女主角托马斯和施维雅的名字了(元彪呢?)。而电影里的大Boss孟德尔到游戏里则变成了X先生。
游戏海报倒是用上了电影画面
阿臭阿臭《成龙踢馆》是FC第一款合成人声的游戏,这也成了后来许多怀旧游戏爱好者恶搞的对象。讲真,这个“阿臭阿臭”的发声,实在是惟妙惟肖,可惜套在成龙头上有点违和。次年发售的《超级中国人》也沿用了“阿臭”声效。
而游戏中如果玩家被Boss击败,就会听到非常淫荡的“哦吼吼吼吼”的笑声。每个Boss的音高还不一样。因为这声音实在过于魔性,如今成了许多恶搞视频的素材,堪称万恶之源。
无良盗版商批判时间Irem和任天堂的图标都被消除,其他倒没什么删减。现在物是人非,Irem还真的是绝体绝命。
想要发现更多有趣好玩的怀旧ACG信息,请关注长鼻君的*
长鼻君的怀古橱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