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门派繁杂,流派众多,各门各派均有独特风格,这也是中华武术在世界上具有如此魅力的一个原因。
传统武术以内外来分,有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外家拳(少林、洪拳);以地域划分,有南拳、北腿;还有模仿动物动作的拳种等。各拳种流派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都具有十分强的技击内容,都以技击为拳种的核心。
武术是防身健体的统一体,健身是为了更有效地防身,防身也是为了更好地健体,不受或尽量少受外界伤害。防身是广义的,防身与健体是辨证的统一。武术的最终目的是防身,所以说技击性是武术的根本目的。古代春秋战国时剑客斗剑,经常非死即伤,都是以生死论胜负。古代擂台也讲究打死勿论,两人交手“举手不留情,当场不让步”,很难做到点到为止。军事武术更是以直接*伤致死对手为目的,招数朴实无华,讲求实战效果,促进武术朝技击性发展。各门派武术不得不把技击作为自己门派的发展方向。
洋枪洋炮传入中国后,武术作为*伤性武器的作用日趋减少,今日的武术套路是以虚华为主体的“套子武艺”。但不能否认今天的武术仍保存着某些格斗技艺的练习形式、内容和理论。
既然武术有如此强的技击目的,为何现代散打擂台上不见一个具有中国武术风格的选手。有些人不由得要有这样的疑问:“中国传统武术真的会打人吗?怎么不见一个练什么拳的在台上打败外国运动员?中国武术家打败外国人是真的吗?”
那么究竟为什么散打擂台上不见各流派的风格呢?
一、散打比赛规则决定了散打风格散打比赛是在比赛规则指导下进行的二人武术技击对抗比赛,其规则规定了一些禁击部位,如:后脑、颈部、裆部。肘顶、膝撞、头碰和反关节擒拿等在比赛中禁用,规则规定一方倒地后另一方不得踢头部,不准使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
传统武术是搏击术,它没有攻击部位的限制,攻击手法无所不用,对对手身体而言,它的攻击是全方位的。事实上,传统武术在攻击部位上所持原则与搏击运动并不一致而是恰恰相反,搏击运动的禁击部位恰恰正好是传统武术的主要攻击部位,传统武术具有极强的打击要害意识。
无限制的真正实战,不可能像散手运动员那样顾头不顾尾,顾上不顾下,亮出裆部来打。传统武术的沉身下桩或虚步含机的姿势,以及沉肩坠肘双膝内扣的动作要求,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也不是为了艺术造型,它是中国古人千百年来实战经验的总结。只有沉身下桩或虚步含机的姿势才能和其他手段一起构成对身体下盘主要是裆部要害的有效防护。
散打比赛严格限定禁止击打部位,使得选手可以毫不顾及对裆部的致命攻击,一些被散手运动员所采用的腿法,无一不是把裆部都毫无防御地暴露给对方,完全违背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交手原则,而传统各门派武术无一不是为了这一交手原则而采取各种姿势。八卦掌的拧身坐胯,形意拳的三体式,太极拳的十三势,无一不遵循这一原则。而双腿交替移动、沉身下桩、虚步含机在散打擂台上变得毫无意义,显然双腿蹦跳移动要灵活得多。所以,搏击运动场——散打擂台上的各门派的选手,不得不采用“站”起来的姿势。但这种“站”起来打的姿势哪里还有一点武术的影子,这里见不到各派拳术风格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由于中西方体育哲学思想的差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武术的基础,“反者道之动”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中的著名命题,意思是二事物必然地总向其反面转化,老子主张贵柔、守雌、尚阴、法手,认为“柔弱胜刚强”。当然老子所说的柔弱并不是我们今天通常意义上的柔弱,是指一种更内在、更含蓄、更沉着的事物状态,实际上老子根本不承认有什么强者、弱者,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都是依据某一种条件而转移的。
西方竞技运动强调竞争条件、规则平等,中国武术强调竞争机会、结果的平等。因此,西方竞技运动承认人身体条件的差异,承认差异就是强弱。散打比赛是参照西方搏击比赛的规则、场地、裁判方法,按体重进行分级别比赛,比赛双方身体条件大致相当。且由于规则限制禁击部位,身着护具,不需心存顾忌,拳快打拳慢,仅靠实战经验,在蛮打硬拼中得分“获胜”。
有的运动员只重视几招几式的演练就上阵对垒,打法单一,一旦被对手制约,就一味蛮拼乱打,不注重武术的“内外兼修”,致使技术动作拖泥带水,很难打出明显清晰的一击。而且连续进攻能力差,攻防转换慢,积极有效的反击少,多是中招后的反击,特别是二、三局,由于体力不济,速度慢,造成更多的抱缠乱打,“拳换拳,腿换腿”,体现不出中国散手“灵、巧、变”的技术风格,更不用说各种拳术的运用了。
所以说现代散打比赛不等同于古代散手比赛,散打比赛充其量也不过是古代散手一部分技术的运用,不能代表中国武术的技击。然而对散手运动也不必求全责备,说它完全没有中国武术风格特色也好,说它不过是拳击手法、泰国腿法加西洋跤法也好,要把中国武术变为搏击运动,它也只能是这个样子。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李俊卿
责任编辑:锦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