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队夜间作战常识

分队夜间作战常识

首页角色扮演白昼大作战更新时间:2024-05-08

与一般想象的不同,夜视仪的出现尽管使得作战部队的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夜间单兵的作战距离仍还在200-500米范围内徘徊(多数情况下甚至低于200米)

也就是说,其实夜战更多考验的是一个部队整体的技侦和协调能力。而虽然我军在历史上不乏通过发扬人员主观能动性打出的漂亮战例,但客观来说当代的夜战却更为考验的是对重型器材和设备的理解和使用。

Part.1

在缺乏夜视观瞄器材的年代,通常会首先在白昼(更好是黄昏),以化妆侦察、抵近侦察等等方式提前摸清敌方防御中的障碍配系、火力配系、接近路等等,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好标记乃至留下必要人员保持潜伏和持续观察。

获得了详细的情报后,部队指挥官开始制定相关的进攻计划。大范围来说,夜间进攻和昼间进攻的指导原则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部队夜间进攻的队形展开却相对要更为紧凑,其进攻出发线、展开线和冲击出发线等等也比白昼间要短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历史上不乏夜间战例,但其实夜间并不适合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更多的往往是以小规模的袭击、*扰来达到疲敌扰敌,以为后续的决定性进攻创造条件。

而与此同时,一般夜战通常主要发生在子夜,即2300-凌晨0100时之间,又或者则是即将天亮前的凌晨0300-0500时。前者主要是在此时往往伴有月光和星光,能见度相对会较好(注:带绿光的夜视仪也叫微光夜视仪,本质上是通过放大月光、星光等等微光来进行识别。也就是说,在完全没有光亮的无光环境,其实夜视仪多数时候也是一片摸黑的)。

而后者则是人体生理上最为疲惫的时候,打起仗来可以很好的不讲武德。这之中,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利用夜间潜行抵近,然后在拂晓时分发起进攻,客观来说其实并不算是夜战。

Part.2

除此之外,夜战中还有个重头戏在于敌我识别,这里面关于IR设备方面我们后面再聊。我们先说下在IR和夜视器材还没出现的年代,其中灯火信号、发光条、荧光棒、白色指示物以及口令是最为主要的敌我识别方法。

其中在行军过程中,甚至有班组利用绳索来链接彼此,在到达指定地域或遭遇紧急情况后再行松开。但客观的说,这些方法即原始也颇为无奈,只能说是凑合着用。也为此,一般入夜前进行最后的抵近观察和设立引导员往往就成了夜战能否成功的一大关键。

与此同时,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的点是

1. 夜间其实声音的传播要比白昼间远得多,人体夜间的听觉也更为敏锐。为此,战士在整装时务必要确保身上的装备和物品贴身绑紧,既要避免影响战术动作,也要避免行动中磕碰发出声响(比如水壶和刺刀)。

2. 人类对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往往都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此间不仅需要锻炼勇气进行克服,也十分强调行动中的灯火管制和声音通讯纪律。比如在极近距离时,哪怕打个咳嗽也必须利用毛巾或衣袖进行掩住。且如果口令中有约定按动物发声来进行联络,那还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不然你在热带丛林里面用企鹅叫声来进行联络,那后果不用想都知道。

3.夜间作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应对蛇虫猛兽的突然袭击,是提前通过炮火驱离还是平常加强训练来壮胆色、提技能,又或者是让先行者携带硫磺粉等用品,各家方法可谓自有秘诀。但需注意的是,人体呼吸道在夜间通常是要比白昼间敏感的,为此在进食的时候要避免食用强刺激性的食物。

而当部队完成了上述准备后,一般便可开始按指定路线行动,其中如果是装甲单位或者机步单位,通常需要在每个重要路口布置引导员、约定通行口令、确定各路段的灯火管制计划。整个接敌运动阶段,如果部队在抵达预定展开位置前就遭遇敌火袭击,那通常应立刻取消灯火管制,并加速运动。而如果仅遭遇敌方小股力量的*扰,则采取能避就避,不能避免则快速包围和歼灭之。

不过从上面这段叙述中,我们其实也可以发觉一个夜战袭击成功的重要组成元素,那就是正式发起夜间进攻前,最好能将敌方的警戒力量成功驱逐。在大多数时候,驱警作战是单独进行,还是在发起主攻的不久前同步展开,属于指挥官需要进行权衡的事。

前者操作相对单一,但如果后续没有紧密配合的行动,则易被敌方识别和填补。而后者虽然不易暴露意图,但在夜间想操作好却十分困难,总之是各有利弊了。

至于具体的进攻上,部队有条件应广泛利用暗夜环境实施佯攻和诱导等手段,来分散敌方的火力和注意力。这里面近年来国内影视剧《功勋》的前三集其实就非常好的反映了这一方法。其中我们注意到由志愿军构成的进攻部队,通过喊口令、扎草人等方法不断诱导美军开火,为主攻方向的友军创造了战机。

Part.4

最后,我们来说下影视剧作里屌炸天的红外频谱技术或者说IR激光和指示器(瓢虫灯)。首先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即使现当代已普遍开发了诸如微光夜视仪、红外热成像仪,但单兵的作战范围多数时候仍在200-500米之间,甚至多数时候在200米以下。

也因此,与特战分队不同,常规*部队的夜战虽然也强调利用夜间的掩护进行隐蔽和突袭,但无论在规模还是器材使用上,还是有相当不同的。

这其中之一就在于对IR激光和单兵夜视器材的使用上,IR激光的通常范围在1公里左右。与电影里不同,实战中往往并不会一直保持IR激光和指示器(也有叫瓢虫灯)。

当然了,这一点主要也是因为列国普遍都已经开发了夜视装备。为此,广泛和滥用的IR对于大规模激烈战斗中的指挥与控制其实往往将是灾难性的。

在*分队中,IR激光主要集中在各级指挥人员手中,其一般被用来指示目标、指示移动路线、标记交战区域、标记限制区域、引导火力射击、规范火力小组的左右射击限制等等。一般每次开启使用不应持续3秒以上。

至于IR指示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标记方法,原则上并没有明确一定是指友军或敌军,而且IR指示器发展到现在,也有了一些不同颜色可选。指挥员完全可以在战斗前,明确规定具体的指向。

此外,关于IR信号弹、荧光棒也和指示器一样,均属于被用于识别的信标标记物,但荧光棒因为一旦使用就必须等其耗尽,为此大家使用一定注意。

Part.5

那么,在有IR和夜视设备后,还应该广泛使用照明弹吗?

客观的说,在大型合成兵团的对抗中,技术装备使用往往是十分庞杂的,如果能确定作战对象没有同样的夜视设备,那自然可以开着IR大*特*,但更多时候因为*军大家都是半斤八两,为此使用与否看的具体敌情和作战指挥员的设想。

在此之中,夜战一个很常见的办法就在于强调制造不对称态势。即比如利用小股精锐进行袭击,只要一次能把敌方一个重要的目标或设备打掉了,那完全就可以说是一场成功的夜间作战。而如果战前能人为导致对方的夜视能力失能,比如影视剧中的石墨炸弹,那基本上就可以降维打击了。

注:类似的演习有听闻,不过披露的不多

但能预想的是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肯定都要比影视作品中的复杂得多。

无论怎样吧,至少目前来讲还不可能完全抛弃照明弹。而使用照明弹,一般和普通人想象的也不同,通常会要求把照明弹往敌的两侧打,而避免直接打在敌方的头顶或敌方的正前,因为这样只会增加己方的射击难度。

除此之外,部队如果在行进间突发遭遇敌方打照明弹,不用慌张,而要迅速卧倒利用周边的植被阴影进行隐蔽,但避免做大幅度的动作。因为这很可能是敌方的诱导式射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