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荒诞世界|《城堡》揭示权力之下无法抵达的彼岸

卡夫卡的荒诞世界|《城堡》揭示权力之下无法抵达的彼岸

首页角色扮演城堡之下更新时间:2024-06-23

“今天是一个阅读极大丰富的时代,读卡夫卡,依旧是一个极有意义的事情,他的作品,让人深沉,而不是轻浮。”

——主编叶廷芳

卡夫卡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广泛而深远。

马尔克斯、加缪、博尔赫斯、村上春树、余华等,都深受他风格的影响。

在卡夫卡的文学世界里,人能变成甲虫,马可以凭空出现,动物可以讲人话,各种荒诞、诡异、魔幻,带我们进入全新的文学体验。

这是卡夫卡独特的风格,卡夫卡的伟大也正在于此,他不走常规路。

而今卡夫卡的风格已形成了一种文学流派:表现主义。名字挺高大上的,说白点,就是不重形式,只为自己表达。

我们读卡夫卡,也正是借他的表达,洞察我们自己隐秘的内心。

卡夫卡出身犹太家庭,经历过一战的战乱,经济大萧条的穷困,面对不断上演的死亡,以及亲人比陌生人还陌生的境遇,他对痛苦与孤独的感受尤为深刻。

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巨大的错位感,让他像突然闯入的陌生者,恐惧、孤独,却又始终无法融入。

这些心理体验,促使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城堡》,而《城堡》的主人公 K 正是一个孤立无援的闯入者。

读卡夫卡的作品,思想会经历一次革命。

卡夫卡无疑是个天才,但天才总是痛苦的,因为与世界格格不入,恐惧、绝望、孤独却如影随形。但他以一个作家的力量,对这个世界完成了他的表达。

第一次看《城堡》,真的觉得它晦涩难懂,所以在此,并不想谈什么二元对立等哲学论点,只想轻松聊一聊看书过程带来的几点反思。

01

“ K 抵达的时候,夜色已深。村子被大雪覆盖着。城堡屹立在山岗上,在浓雾和黑暗的笼罩下,什么也看不见,连一丝灯光也没有......”

这个开头,很魔幻,故事就在这种离奇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K 是收到邀请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的,他像我们无数踏出校门的大学生一样,怀揣着梦想,奔赴各自的工作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

K 兴致勃勃到来,却被告知,住宿、居留都需要许可证,而他从不知道。

接下来的事大家想到了,K 想尽一切办法,进入城堡,见到伯爵,取得许可证。

但他没想到,进入城堡犹如天方夜谭。

村子里的人,都奇怪K从哪儿来,来干什么?对他的闯入怀着谨慎小心怀疑。

荒诞的事情就在这儿,K 只有进入城堡,见到管理者,才能证明自己是聘请来的土地测量员;但K 从开头到书的结尾,二十万字的时间里都没有踏入过城堡。

这是一个闯入者的孤立无援,进退不得。

故事中的K,就像现实世界中的卡夫卡一样,他想靠近大家,却不被人认可,甚至同住一个房子的父亲和妹妹,都只能通过书信对话。

卡夫卡将他的孤独气息渗透到了文学作品里。

K 承载了卡夫卡的使命,孤胆前行,他每一天都向一个方向努力,进入城堡,与城堡领导者克拉姆对话。但暮色雾霭中的城堡,看得到,脚下的路却没有一条可以抵达。

K 在等待中陷入与信使、秘书、村民无休止的纠缠,他甚至勾引了克拉姆的情妇,试图另辟蹊径,但结局是他被赶出客栈,不得不接受一个荒唐的任命,去学校当杂工。

故事是荒诞的,要表达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城堡的权力方邀请了K,却又不给他许可证,他无权居留、工作,但权力方又不赶他走,却贬他去学校做杂役。

现实像一把冰冷的斧头,砍断了理想者前行的路,陷于成人世界的各种纠缠之中。

城堡的管理者,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统领着城堡及周围的一切。但要沟通这个权力体系,体系外的人却没有一条路径能够抵达,只能被动服从。

理想在这一刻成为了泡影,像是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

读懂《城堡》,也能读懂卡夫卡,读懂无处不在的权力威压。

城堡就是最高权力的象征,K接到邀请来任职,却因为没证而无居留权,也见不到可以做主的高管,这就是权力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些东西,所以有了一些看似自由的选择,但一切依然在权力者的掌控之中。

02

在这一场“闹剧”中,给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村民的态度。

K 所接触的村民,无论老板娘、秘书、信使、还是助手,所有人都异常的遵从伯爵克拉姆,无条件执行他的指令。

甚至在老板娘、弗丽达等的心中,曾经成为克拉姆的情妇,让她们无比骄傲。克拉姆在《城堡》中一次都没有露过面,但他的威压却无处不在。

这就是权力的怪圈,而城堡早已笼罩其中了。威权之下,没有独立的思想,只有整齐划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来了一个异类 K,对比之下就看到了思维的迥异。

现在的 K 还在寻求对话,想要解除困境,但黔驴技穷之时,他又还会坚持吗?

想起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狱中的狱友们,除了安迪,都被体制化了,他们离开监狱后反而自*了,因为他们早已将自己囚禁在名字叫“习惯”的监牢里。

而城堡的村民们也是如此。

他们早已放弃了本来的自己,同化在威权的绝对正确,与自己臣服的配合快感中。

这时的 K 还有自己的意识,他虽然陷在各种纠缠中挣扎,但他从没有想过离开城堡,回去。

是卡夫卡没给 K 设置这条出路吗?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作者的苦心安排,隐晦的点明他走得太远,忘了来路。

这让我又想到一个词,初心

为什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因为人走得太远,容易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那些忘了初心的人,并不觉得有所谓的初心,他们在路途中跋涉,在各种怪圈里纠缠,以为自己还是自己,却不知早已不是当初了。

不真正静下来,停下来,就不会有反思。

曾有位哲学家说:“人生有三大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不能够有自我。”

不仅 K 如此,K 所接触的村民也如此,包括生活中的我们亦如此。

村民们早以城堡的指示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有自我;肖申克监狱的狱友们不愿意有自我,因为有希望会让他们变得更危险;而K不能够有自我,因为自我在城堡活不下去。

而我们每个人呢?

03

鲁迅先生说过:“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其实这都是人的选择,有的人不撞南墙不回头,有的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但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变通,在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活得舒服。

就像书中一样,“事实上,他到底是顶住了呢,还是终于让了步,他自己也说不上。”这就是现实。

K在妥协中寻求突破点,他能坚持到哪一天,他会回头吗?是完全被同化,还是找回来时路?

小说没有结局,但这恰好是最好的结局,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因为卡夫卡也没有答案,他只是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揭示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困境。

文学的表达往往有多种解读,这正是文学的魅力。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体会也会千差万别,每个人心中都有可望而不可及的城堡。

它藏在迷雾之中,我们穷其一生想要抵达,或许是财富,或许是感情,或许是信仰,又或者是个人认为的幸福,等等等等。

进入心中的城堡,或许还要付出很多代价,包括扼*自我,你是选择坚持自我,与城堡失之交臂?还是选择臣服?

卡夫卡在《城堡》中说:

“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有时候,很多选择很两难,丧失希望时 ,对自己失望时,要记起这句话,任何时候,新的力量,只要你想它来,它就一定会来,只要你还活着。

感谢卡夫卡的《城堡》带给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有机会触摸心中某些坚如壁垒的墙。

End-图/网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