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萧逸。 新华社资料片
第23个记者节到来的时候,不少人来到位于山西太原东山牛驼寨的太原解放纪念馆,在一座不显眼的纪念碑前默默哀悼。
太原解放纪念馆因纪念1949年解放太原战役而建,这座碑的主人却是一名新华社记者,他叫萧逸,牺牲时年仅34岁。
烽火赴前线
萧逸原名徐德纯,是江苏南通人,1915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5岁读完高小后,他去苏州考中学,由于交通不便,延误了考期。后经人介绍,去上海一家乐器公司当学徒。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的危亡激发了萧逸的爱国热情,他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1936年,萧逸参加了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后改名为读书出版社)的工作,这成为他思想的转折点。萧逸在这个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出版机构里,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上海沦陷。萧逸满怀抗日救国的激情,跋山涉水,历尽艰险,于1938年初到达延安,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的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抗日救亡的领导中心。萧逸到达延安后,先是进入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大学)学习。1938年3月鲁迅艺术学院筹备成立,开始招生,爱好音乐的萧逸被录取为音乐系第一期学员。
鲁艺办学初期遇到了许多困难,办学的物质条件极差,学员入学后,还要动手挖自己住的窑洞,没有教材,也没有参考资料。音乐系只有三名教员,也缺乏可供练习的乐器。面对这些困难,教员自己动手编写讲义,学员互教互学。
鲁艺学习结束后,萧逸留校工作,参加了鲁艺实验剧团。1939年3月,遵照中央指示,鲁艺派出实验剧团赴晋东南八路军总部慰问演出。3月从延安出发,到12月底返回,实验剧团深入前方,长途跋涉历时9个多月,演出100多次。由于演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富于战斗性和鼓动性,为群众喜闻乐见,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剧团担任秘书工作的萧逸,负责剧团文书起草和行政事务,安排和管理团员生活,还要参加演出、搬运道具等,忙碌异常。
1941年9月,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萧逸成为俄文系的学员。在这里,萧逸开始了新的生活。194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延安文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从事文艺创作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在延大俄文系学习期间,萧逸的个人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姑娘闯进了他的心扉。这位姑娘叫沈霞,是著名作家茅盾(沈雁冰)的女儿。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45年春,萧逸和沈霞在延安结婚。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组织决定派他俩参加华北文艺工作团,去张家口地区进行艺术宣传工作。已经*的沈霞在一次手术感染中不幸去世。萧逸强忍悲痛,随团奔赴张家口工作。
鲜血染并州
张家口是西北通向东北的走廊,抗战胜利后许多从延安、晋绥等地来的干部,陆续汇集到这里。1946年初,为了加强和充实新闻队伍,以适应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战争报道的需要,党组织从他们中间挑选了一批干部,分配到《晋察冀日报》社和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工作。
萧逸就是其中的一位。从此,萧逸踏上了新闻记者的征途,不避艰险,不怕牺牲,在战火硝烟中采访,报道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当时,进驻张家口的《晋察冀日报》社与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报社的采访科,也是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的采访科。
萧逸是1946年2月调入的,接待他的是采访科的副科长张帆。后来,张帆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到当时的情景:
“我叫萧逸,前来报到,当记者。”个子高高,前额突出,两眼炯炯有神的萧逸,热情豪爽地笑着说。
彼时国内的局势是严峻的,神州大地被战争的乌云笼罩。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公然以大举围攻我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疯狂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战争爆发了。
在战争开始后,萧逸积极要求到前线去,做一名军事记者。他参加了《晋察冀日报》社和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派出的前线记者团,深入战地采访,写出了《平汉前线的民兵团》《满城的民兵连》等通讯,报道了解放区军民的英勇战斗和平汉前线的胜利。
随后,萧逸随军转战华北各地,参加过保(定)南、正太、清风店、涞水、石家庄、平津等战役的报道,发表了大量的新闻和通讯。
张帆撰文回忆,萧逸“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奔波,随军转战华北,深入连队,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在枪林弹雨中采访”;萧逸的报道“一是及时,二是善于抓取典型”,“这样不仅使读者了解战局概貌,而且可以看到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
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萧逸随军入城。
在北平,他高兴地拜见了早已进入北平的岳父母茅盾夫妇,汇报了自己这几年的生活和工作,并谈到自己在战争中正构思创作长篇小说,想留下来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进行创作。茅盾听后鼓励他参加解放战争,更有利于搞文学创作。萧逸听从了岳父的建议,充满激情奔赴太原前线。
1949年4月,华北人民*军发起太原战役。为了攻破这个阎锡山集团经营多年的老巢,从1948年10月起,我军即对太原外围要点发起进攻,占领城南和东山各要点,歼敌5万余人,紧缩对太原城的包围。
“后来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为了稳住平津敌人,太原前线部队暂缓攻城。”太原解放纪念馆工作人员张超说。1949年3月,太原前线司令部和党的前委组成,徐向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总前委*,统一各部队的指挥。华北军区第18、19、20三个兵团联合会攻太原。
萧逸作为随军记者,希望参加攻打太原城郊要塞双塔寺的战斗。
双塔寺原名永祚寺,位于太原市东郊郝庄村南,建于明万历年间。寺区地势较高,南可控制太原东南,北可俯瞰太原城。相传李自成过两塔时曾作诗云:“郝庄两座塔,就把天来穿。穿也穿不上,多放两块砖。”
张超介绍,为了固守太原城,敌东南防御区指挥部及43军军部即设于双塔寺。“在寺区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敌军筑有山炮阵地和数十个碉堡,并设有雷区、外壕、鹿寨、铁丝网等副防御工事。”
4月上旬,华北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对太原的包围,逐一展开了扫清外围之敌的战斗。攻打双塔寺的部队每天除了阻击敌人的反扑外,还展开了猛烈的政治攻势,向敌军喊话:“平津解放了,你们还能守住太原吗?”“阎军兄弟,投降起义是你们的出路!”敌我阵地相距不足一百米,双方原约定喊话时互不打枪。但是,敌人诈降。
4月14日,萧逸随我军敌工干事来到前沿阵地采访。在新占领的敌军碉堡内,他拿起话筒,向敌军喊话,宣讲形势和政策,要他们立即放下武器。这时,敌人突然放出冷枪,一颗子弹从碉堡的枪眼外射进来,正中萧逸头部,他当即倒下。
英勇牺牲的萧逸年仅34岁。
红花遍地开
萧逸的牺牲,给分社的同志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战友们清点他的遗物,里面有一本本采访日记和写作计划,没有写完的数万字的小说草稿,还有萧逸在北平为岳父母拍的照片,以及沈霞的部分遗物。
在他牺牲后的第三天,张帆将萧逸牺牲经过向茅盾作了专函报告,并寄去了萧逸的遗物。
“萧逸此番在前线牺牲,大出意外,我们的悲痛是双重的,为国家,失一有为的青年,为他私人想,一番壮志,许多写作计划,都没有实现……我已经多年来‘学会’了把眼泪化成愤怒,但萧逸之死却使我几次落泪。”茅盾以极为沉痛和复杂的心情写来回信。
萧逸牺牲后,前线分社派人寻觅墓地,把萧逸葬于双塔寺西北200多米的地方,墓前立碑,并刻有墓志。不幸的是,在“十年动乱”期间,萧逸的墓碑遭遇厄运。
“萧逸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却是整个新华社记者群体的缩影。”萧逸的同事、已故新华社记者马明在回忆萧逸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马明曾在新华社吕梁分社、山西分社工作。在他的文章中,回忆了这段往事:“有几次我陪同外地来的老同志,到处寻找也没有下落。1982年深秋,年过六旬的林呐同志,从天津重返太原,直奔萧逸的墓地,想着祭奠当年朝夕相处的战友,结果也没有见到他亲手参加竖起的那块墓碑。”
“那之后,我父亲记在心里,一直想着怎么办。”马明的儿子马正说,直到太原解放40周年的前一年,萧逸的生前战友杜导正、张帆、刘冠文和马明一起商定,争取在太原解放40周年时,把萧逸烈士碑重新竖立起来。
不久之后,张帆从北京寄来碑文,得到太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萧逸烈士碑很快在扩建后的太原解放纪念馆(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重新竖立起来。
“每年清明和记者节前后,都有不少人前来祭奠。”张超说,烈士当年洒血处,如今已是遍地红花开,人民的英雄,人民自会记得。
松柏长青,鲜花怒放。萧逸纪念碑上不长的生平和战斗事迹,让人感慨不已。烈士的鲜血浇灌了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之花,生前为之奋斗的理想,今已都实现,想来可以含笑九泉了。(记者孙亮全、马晓媛、王怡静)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