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宋寅:用一次次救援诠释“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

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宋寅:用一次次救援诠释“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

首页角色扮演飞行英雄救援更新时间:2024-07-29

夜幕降临的浙江舟山海域,一艘渔船发生翻扣事故,遇险渔民头部受伤……很快,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赶赴现场,坐在驾驶位的宋寅将直升机悬停在救援船甲板上方,救生员在风中顺绳索下降。宋寅以专业操作稳稳把住直升机,通过与救生员密切配合,受伤渔民被成功营救。这样惊心动魄的搜救,就是宋寅工作中需要应对的突发状况。

1986年出生的宋寅在上海海事大学读的是航海专业,本科毕业前的一次校内招飞,让她进入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成为一名直升机搜救飞行员。2014年,她成为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这些年,她扎根在东海救助一线,在风急浪高中,和团队共执行救助任务285起,累计安全飞行时间3189小时,参与救援飞行981小时,成功营救221名身处险境和面临绝境的人员。

当搜救飞行员,很酷也很难

和大学同学们一起去参加校内招飞的时候,宋寅只是觉得开飞机很酷,但当她真正成了一名直升机搜救飞行员,才意识到开救援飞机很难。“执行海上搜救任务,既要高速运转的头脑来制定搜救计划,又要与全机组成员默契配合,还要应对一系列无法预估的突发风险。”

每一个惊险的救援任务,都让宋寅印象深刻。2016年12月,“闽连渔66678”轮在东海海域机舱起大火,10位渔民危在旦夕,担任值班机长的宋寅立即带领她的团队驾机出发。起飞不久,接到队救助值班室的信息,渔船所在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差20海里。鉴于当时所携带的油量已经满油,这意味着机组在现场作业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到达现场后,宋寅发现后甲板火势很大,若火势继续蔓延,船上的煤气罐和油舱随时可能爆炸,船上冒出的浓烟也会使在上方悬停的直升机发动机发生喘振。种种危险因素叠加,极大地增加了救助难度,宋寅决定用较高的高度悬停避开浓烟,等待绞车手找到飞机和船舶相对稳定的那一瞬间,将救生员放至甲板上,以最快的速度将10名渔民全部救起。

“我以前并不知道这是一个高危行业,搜救时,船的上下起伏就会有七八米的高度落差,这让每一次搜救都充满了挑战。但每次救完人的感觉真的很酷,会看到地面上看不到的风景。”

每一次惊心动魄的搜救,功夫在平时

海上的每一次搜救,对搜救队都是严峻考验。而要在惊心动魄的搜救中“稳住”,来自日复一日的苦练,来自对每一个步骤都“斤斤计较”,对每一个决策都慎之又慎。

在飞行业务方面,宋寅一直不断挑战,积极参与低能见仪表、夜航搜救、船载机等高难度训练,不断提升着海上搜救技术水平,现在已完成高难度夜间搜救机长的改装飞行。走下飞机,作为飞行部门的管理者,她带领部门人员开展各项飞行训练与值班、飞行安全学习以及装备管理工作。在她的提议下,飞行部建立内部《安全信息报告》制度,收集不同任务形式下的飞行危险源,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宋寅也积极投身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2020年2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受红十字会委托,需要紧急运送医疗物资支援武汉,宋寅主动请缨。此后,她坚守救助值班岗位,圆满完成多次疫情期间救助任务。她还不断总结经验、梳理细节,带领其他飞行人员共同编写《疫情期间执行救助建议措施》,为疫情期间开展救助工作提供了来自一线的宝贵经验。

从机舱到社会,女机长让更多人“看见”搜救工作

和民航飞行相比,搜救飞行并不为一般人所了解。如今,宋寅的日常工作中,有一部分的内容是自我“破圈”面对社会,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工作。

一方面,作为我国第一代救助女飞行员,宋寅曾代表中国救捞系统赴爱尔兰参加欧洲搜救大会并参与联合演讲,展示中国救捞能力、技术和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她多次走进高校交流,到不同的媒体平台分享飞行故事,通过参加诸如《状元360——劳动榜样》《中国青年说》《天天向上》《平民英雄》等节目的录制,让社会“看见”海上救捞工作。去年年底上映的电影《紧急救援》,以宋寅为人物原型,讲述了中国救捞人员直面天灾人祸,一次次完成海上救援的故事,这无疑让更多人了解到海上救援的艰辛与不易,展现出年轻救援者们的风采。

“飞行员看上去是一个光鲜职业,但背后的风险并不为人所知。我有责任把正能量传递给年轻人,激励大家一起用青春之力建设美好祖国。”宋寅说。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谢飞君

来源:作者:谢飞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