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间游戏》的首个难点在于,我们不能将书名中的“游戏”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游戏”划等号。
本书作者艾瑞克·伯恩在书中也曾提醒我们这一点。伯恩在书中举例,数学游戏分析假设玩家是完全理性的,而本书的论述对象——沟通游戏——处理的游戏都是非理性的,甚至是不理性的。
当然,要想彻底搞明白这一点,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作者艾瑞克·伯恩以及他创建的沟通分析学。
《人间游戏》首次出版于1964年,这本原本写给专业人士的书籍意外成为了畅销书,伯恩及其理论也因此风靡一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这本书中,伯恩借他的游戏理论来探讨人际交流中的误区和隐痛。他首先给出了对于“游戏”的定义:游戏是一系列持续进行的互补式隐匿沟通,其结果是非常明确的,是可以预测的。换句话说,游戏是一系列经常重复、反复再现的沟通,是一系列含有陷阱或机关的动作。
在此后的论述中,伯恩根据游戏经常出现的场合,将其分为生活游戏、婚姻游戏、聚会游戏、地下游戏等类型。
比起艰涩的定义,伯恩在书中列举的例子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其理论。
但在谈及例子之前,我们需要获悉伯恩理论的基础构建。
在伯恩的理论中,沟通分析最基本的立足点在于对自我的分析,因此他在本书开头就提出了人格的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自己的父母)、成人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成人)、儿童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儿童)。
这三种自我状态各有其作用,都有权得到平等的尊重,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方面打破了健康平衡是,才有必要进行分析和*。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伯恩在书中给出的“你为什么不……是啊,可是……”游戏来理解上述理论,这是最古老,也最容易理解的游戏之一。而且我们很多人对这一游戏其实并不陌生,它的场景如下:
一个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开始提出解决方案,每个人都以“你为什么不……?”开始。对于每一个方案,最初提出问题的人都会予以反驳,最终发起人胜利了,其他玩家垂头认输。
根据伯恩构建的理论,在这一游戏中,由于解决方案大都被否定了,因此这种游戏显然隐藏着其他目的。
继续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这个游戏不是为了表面的目的(即成人自我状态寻求信息或解决方案),而是为了安抚和满足儿童自我状态。
也就是说最初提出问题的人看似呈现的是成人自我状态,但实际上他给人的印象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儿童自我状态,因此其他人就变成了父母自我状态,渴望为他分享智慧。
但这种渴望最终都会落空,因此这一游戏的目的不是获取建议,而是拒绝建议。因此伯恩给出的办法是,要想获胜(避免无意义的交流空耗)最好的办法是一开始就远离这个游戏。比如回答,“这的确是个难题,你打算怎么办?”或者,“真是太糟糕了”。借此来避免引起交错沟通。
从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伯恩的沟通游戏并没有什么趣味,甚至它会引起沮丧,乃至于伤害彼此间的人际关系。
因此伯恩剖析游戏模型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摆脱这种无谓的沟通游戏,真正认识沟通对象,因此他在本书的结尾说“有一种东西比游戏更有价值,那就是亲密。”
亲密是伯恩理论中,自主性的三种获得表现之一,另两种表现则是觉知和自发性。
觉知意味着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别人叫你的方式去观察,去倾听,它要求人们活在此时此地而不是别处,觉知的人才是真正活着;
自发性则意味着自由选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三种自我状态),而不是被束缚于别人赐予的单一情感;
亲密则意味着觉知的人自发的,不受游戏困扰的坦诚,意味着活在此时此地、天真无邪、感觉敏捷的儿童自我状态的彻底释放。
通过上述三种表现,伯恩试图告诉人们,亲密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但随后的成人和父母状态会干预这种亲密。但我们仍然有机会寻回这种亲密,寻回这种比游戏更有价值的东西。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