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在京举办。当日下午,乌尔善在论坛期间接受了新京报记者采访,向记者分享了他在北京做电影的感受。
“《封神三部曲》电影创作团队来自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但主创人员大多生活在北京。我们在北京构思故事、讨论技术,最终将这个故事呈现在大家面前。”乌尔善说,北京是一个文化多元且很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生活,可以沉下心思考,也可以有面向世界的眼界。
9月15日,北京国际饭店,乌尔善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赵亚楠 摄
用电影讲故事,需要从传统文化汲取营养
今年7月20日,乌尔善执导的电影《封神第一部》全国上映,很快引起热议。
9月14日《封神第一部》在新西兰和澳洲院线上线,开启全球化放映进程。截至9月15日,国内上映已累计票房25.85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榜第24名。乌尔善说,从海外影院的现场反响看,很多外国人喜欢这个电影的故事。
谈到《封神第一部》走红网络,乌尔善说,神话故事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就接触的,并且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吸引人的点;作为创作者,需要把传统故事研究透,并从故事文本里提炼、整理出符合当代人喜欢的东西,创作者再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注入作品里,并用现代的技术表达出来,这就是《封神三部曲》创作的路径了。
他说,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大量经典的故事,民族传统艺术里有很多具有美学价值的技艺和作品。这些都需要现代人去挖掘、学习。“《封神三部曲》团队的努力就是,让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电影,给世界观众带来新的体验。”
让故事有魅力,找到人类文明共性
“我自己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历史相关,和身处的整个世界相关。在创作中,我们特别希望作品不仅有历史的风貌,还有现代化的元素;而且作品能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习惯的人所看懂。”在提及创作的初衷时,乌尔善如是说。
他说,一件作品倘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需要创作者具备历史眼界,找到人类文明的共性,“创作者需要对历史感兴趣,但要理解人类当代文明的发展。只有作品够丰富,才能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被更多人所认可。”
他举例说,《封神三部曲》故事取材于中国民间,而整个电影创作团队来自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视觉效果呈现国际先进技术。乌尔善说,在电影制作中,他发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明,但这些文明有显而易见的共通部分,“比如,人人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应该坚守正义、善良和爱。”
“不只电影,我们的现实生活环境,也是国际化产物。我们用的电影技术和设备,不是单一国家完成的。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因为彼此交流,共同走向现代。”他说。
在北京,感受文明互鉴
乌尔善透露,他目前在筹备将“郑和下西洋”题材用于影视创作中。“那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想想看,在600年前,一群古代人乘坐150米长的木船,漂洋过海万里,去了很多国家,和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交流。这样的一个事情,发生在古代是不可思议的。”
“像‘郑和下西洋’一样,古人做的很多事情是很了不起的。在北京,像故宫、长城,这些人类瑰宝建筑,现在看来也很有意思。”乌尔善说,他平时很喜欢在北京的古建筑里走走,沉淀下自己的思绪,有时候会在能工巧匠的建筑细节中找到一些灵感。
“我少年时候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读书,那个学校就在一座美术馆旁边。也就是在那座学校里,我知道了诸如郑和下西洋这样的传统故事。北京又有很多文化展览,生活了很多对文化很有理解的人,这样传统和现代文化相交融的环境,有助于人从小的文化审美培养。”乌尔善说。
除了北京古建筑,乌尔善说,他也经常去798艺术区等现代化场所,去了解当代的前沿文化发展,“在北京生活了四十余年,这座城市本身是面向世界的,所以不乏行业优秀人才。我们团队现在做电影,还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化和世界电影技术,完成一个经受得住时空考验的故事。”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赵亚楠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