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子的纯情与深情

​地之子的纯情与深情

首页角色扮演眷风语更新时间:2024-06-07

编者的话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推出的是我省诗人杨廷成的专版。杨廷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一直笔耕不辍,已出版《慈悲土地》《巴颜喀拉雄风》《乡土风语》《风吹河湟》等6部文学作品集;由他策划主编的文学作品集《放牧的多罗姆女神》《酿造麦酒的黄昏》等计有10余部。

作为新时期青海“河湟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在40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杨廷成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悲悯的情怀关注着那些躬耕陇亩、胼手胝足的父老乡亲,关注着他热爱和眷恋着的河湟故地。正是这种对乡土、故园的一片痴情,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真挚亲切与自然之美。那温煦的家园情怀,浓烈的泥土气息以及轻松、浪漫且不乏诙谐的生活情趣,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独特标识。

除了文学创作以外,多年来,杨廷成还满怀热情地致力于各项文学活动,先后策划和组织了“昌耀诗歌奖”“茶卡诗会”“华语诗歌春晚青海分会场”“中国诗人走进天境祁连”等多项大型诗歌活动,为进一步扩大青海诗人在全国的影响,推动青海诗歌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人群和地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曾荣获第三届中国长诗奖、首届青海文学奖及第八届青海省政府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在此,就让我们随同评论家刘晓林先生的评论文章以及杨廷成个人的创作感言、作品节选,一同走进他的诗歌世界,领略那一份乡愁满满的诗情画意吧。

个人简介:

杨廷成,汉族,青海平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版文学作品集《风吹河湟》等6部,策划、主编出版诗歌集《青稞与酒的歌谣》等10余部。曾获青海文学奖、中国长诗奖、青海省政府文学艺术奖、青海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奖项。

地之子的纯情与深情

——杨廷成诗歌阅读印象

□刘晓林

“八月的骄阳,/洒满了河床,/彩色的水珠,/跑得欢,笑得欢……/山村的顽童,/小手拍打着水面,/情切切,意绵绵,/故乡的小河哟——/多像我的童年。/掬一捧河水,/比浓香的奶子还甜,/那边,机泵声声喷涌水花/滋润着蓝天下高高的梯田”《山乡小景》这是收入杨廷成诗集《乡土风语》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一首诗歌,时为1977年7月,那一年作者15岁。按照一般写作者藏拙、遮羞“悔其少作”的心理,大抵不愿将早年间的青涩之作示人,而杨廷成却在2009年出版的当得起自己三十年诗歌创作总结性的作品选集中郑重收入此作,可见他对“少作”的珍视。的确,这是一首之于杨廷成值得重视的作品,这不仅是诗人漫长写作至今依然持续的写作生涯的肇始之作,同时预示了诗人将执着守望乡土的情感方式。就我对杨廷成林林总总诗歌的浏览获得的印象,小诗《山乡小景》或许包含了更多解读诗人的信息。写作此诗的那个年代,恰是中国结束了一场浩劫却依然春寒料峭的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传达的僵硬的美学惯性依然左右着文学创作的思维,诗歌尚未摆脱用观念切割生活、浮泛抒情、用集体的声音替代个人经验的书写模式,而初涉诗歌园地的杨廷成却以少年人的单纯与本色,用饶有童趣的眼光采撷乡土生活的场景,酿造朴素的诗意,虽然“机泵”、“梯田”等物象还存有那个时代特定的公共含义,但运用得自然、含蓄,毫无生硬、造作之感,可见,杨廷成是凭借未被刻板的法度、成规侵扰的天然明净的感知力走进诗歌的,显示了他成为一个诗人应当具备的根性。

或许,《山乡小景》还隐约显露了日后杨廷成审视乡土的基本姿态。15岁的年龄,看到山村顽童在水边嬉戏,想到的是“多像我的童年”,对于依然生活在乡土的少年来说,回忆与恋旧显然为时过早,但回忆却是诗人一种重要的品质。一般而言,回忆是对过往的经历、生活保持了相应的时间、空间距离的回溯,因为距离的存在回忆往往又是对记忆的筛选与*,对诗人而言,回忆就是一种审美性的观照,许多西方哲人都讨论过回忆之于诗歌写作的意义。尼采认为,回忆是对全部沉醉体验的无限美妙的召回,海德格尔则说“回忆,这位天地的娇女,宙斯的新娘,九夜后成了缪斯的母亲”。由此而论,回忆是诗情发生的渊薮,是诗人那些最真挚情感经过窖藏之后缕缕暗香的浮动。杨廷成这首早年间的小诗,不经意间注定了他以离开乡土的“地之子”的身份不断回望乡村的书写方式,而且是用孩子般清澈、单纯的心境传达着那些经过淬炼和提纯的包含了人性温度的乡土记忆,在充满了乡情亲情的河湟谷地农事、风俗事项中凸显善良、仁义、质朴又不失诙谐、浪漫的乡土风神。

如果不惮过度阐释,我甚至以为这首早年习作昭示了将要接续一个悠远的诗歌传统的现代诗人的出场。地处青海东部农业区的湟水谷地是杨廷成的胞衣之所,这里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璀璨的文明形态,那些在湟水流域出土的器形精巧、图案生动的彩陶,展现出远古民众在此繁衍生息的动人情形,为这里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并且是中国古代文明重要构成的论断提供了形象化的佐证。湟水谷地是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多民族在此共生共融形成了色彩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曾经作为一条辅助性的文化沟通走廊连接着中原与西域,自唐代起一些旅行、流寓至此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摹这片高天厚土,咏叹历史沧桑的诗篇,文学史称之为“河湟诗”。但由于地域的偏远,战争的频发,致使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河湟诗”写作鲜有河湟地区在籍文人的身影,直至明代,中央政府在此兴学实施教化,读书风气逐渐浓厚,本土文人不断涌现,以歌咏家乡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诗篇丰富着“河湟诗”的内在肌理,构成了自明代以降至民国绵绵不绝的用典雅的音韵格律书写河湟的诗歌传统。现代汉诗在青海出现之后,河湟的河流、塬地、沟壑以及人文历史依然源源不断为生长于斯的诗人们贡献着灵感与资源,虽然诗体、语言的形式和切入河湟生活的视角随时间的斗转星移发生着变化,但浓厚的家园情怀,眷乡恋土的内在取向没有丝毫偏移,始终保持着从古至今一切用善意书写乡土的文字力图与大地建立健康关系的基本品格。少年杨廷成在写下《山乡小景》时,自然没有清晰意识到自己正在用稚嫩的诗句汇入一条源远流长的有着特定价值归宿和审美尺度的诗歌河流,但从那时起,30余年的写作历程,他的笔就没有须臾离开过河湟的田地与村庄,越来越明确了为躬耕陇亩、胼手胝足的父老乡亲“说几句话”的写作姿态,而为乡土唱出一支支深情恋歌的书写取向在创作初期便显露端倪。

花费大量的篇幅分析诗人早年的一首小诗是有必要的,因为一个诗人最初的源自本心的喜好、趣味和价值观念往往决定了一生写作的取材视域和情感基调,以后创作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深化,并且逐渐成为自觉的选择。杨廷成乡土诗歌纵深发展的重要表现便是在写作中不断确认着抒情主体的“地之子”身份以及对这一身份的高度认同感。当年,鲁迅为台静农的小说集命名,郑重使用“地之子”一词,十分精准地表达了中国知识者与土地不能割断的血脉联系,同时蕴含了面对脱离乡间的游子面对故土异常复杂的情愫,但敬畏、感恩和挚爱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这一固定的表达式中,“地”可以是抽象大地的符号,也可以是对山脉、河流、乡村、农民等等具象的指认。杨廷成同样是在这一精神谱系中体认着自己“地之子”的身份,他是大地的苗裔,“我们渴望在钟声里走出封闭一冬的境界/去感应大地母亲怀春时那种难以名状的颤动”(《渴望钟声》);他是农民的肖子,“记不清了,谁是我的祖先/但我知道,他肯定是个纯朴的农民”,“因为我长大了,又是一个农民的儿孙/在这条弯弯的乡间小路上,我走着”(《初春,我走向田野》);他又是大山和河流的孩子,“啊,故乡的大山哟,看着你,我怎能不热血沸腾,烧灼耳根/你养育了我们一代代子孙”(《写给故乡的大山》),“哦!湟水,你这母亲河哟/你就是高原人的信念与力量”(《湟水谣》)。在近作《秋葵》一诗中,他借植物之口道出心志,“我是土地的孩子/这里是我梦的家园”,土地就是“地之子”理想和永恒的家园,是一个不仅可以托付肉身而且可以精神栖居的处所,土地包容、宽厚、慈悲,充满柔情,永远不会让子孙产生舍弃感和异己感,对于呈现出如此高贵品质的土地,不将自己定位为土地咏唱赞美诗的歌手就不足以表达感恩膜拜的心境,而且已经在外漂泊太久的孩子,身处现代文明的炫光和涡旋之中,却时时产生“想起那个被群山环绕的村庄/泪水就会打湿我沧桑的脸庞”(《回想童年》)的情感体验就不足为奇了。

“地之子”与土地更稳固的联系是用血缘亲情深切的依恋。我曾读过杨廷成发在微信中的一段回忆已经去世母亲的一段文字,他说母亲在,故乡就在,在他看来,故乡就是一种由“母子”“父子”的亲情氤氲的氛围。诚然,在“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万物”的伦理体验中,父子、母子的关系就是自然人与人、大地与人、故乡和游子关系的另一种表述。在“地之子”的眼中,“父亲”“母亲”的形象既是现实中为生存劳顿一生,给予自己养育之恩的父母,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与象征。在近作《元宵节怀念母亲》一诗中,诗人深情款款地诉说,“亲爱的母亲/故乡温暖的小院中/你慈爱的目光/是冬日里的太阳/沐浴着我们向往春天的梦”,母亲的形象已与记忆中的故乡、温煦的阳光和绚丽的梦想浑然一体,已经成为促成自己情感丰盈的质素,驻留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思念远逝的至亲,因为合情而作、言为心声,不仅是古往今来诗情的酵母,而且传递的是人类最本真的情感,故而散发着感人至深的力量。书写父亲,在杨廷成诗歌写作中构成了一条醒豁的线索,是他不断复写的一个题旨。从20世纪80年代到近期,《春天,父亲及犁铧的赞美诗》《父亲,你是一位诗人》《早春与父亲》《夕阳下的父亲》等等诗章,多角度勾描了一个勤劳、坚韧、慈祥、豁达的父亲形象,这是诗人那个饱经生活苦难却始终对于春种秋收怀有铭骨热情的父亲,也是一切中国的“地之子”们为传统的农耕文明所塑造的带有普适意义的父亲。“父亲”,这个满脸褶皱、肢体佝偻的老者,普通到昨天在田地里相遇而次日可能无法辨识的农人,在诗人的眼中却是伟岸的,“父亲尽管你一生目不识丁/而你却是书写人生绝唱的诗人/父亲尽管你眼下弱不禁风/你依然是一座永不坍塌的雕像/在儿子的心中如群山般立地擎天”(《致父亲》),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也是一种认知的升华,父亲的形象在诗人笔下已经超越了精于农事、善待子女、高兴时漫唱几句谣曲的现实生活中的父亲,成为富有智慧、神性和博大情怀的人格范式,成为诗人的精神图腾。

杨廷成在一些带有叙事性的诗篇中,通过对乡间的情趣盎然的世俗生活的展演,营造了一种温暖的乡土情谊。这些诗歌往往具备了某种诙谐幽默的成分,有评论认为这源自诗人天生的喜剧禀赋,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诗人用审美的方式观察乡土生活的结果。早期的《憨娃娶亲》《回娘家》等,在一幅幅剪影中,洋溢着乡村生活发生新变之后欢乐、欣喜的气氛。此后的《酒家巷》《雪后的村庄》《苞谷地》《阴天》等诗作,逐渐摆脱以社会学视角切入乡村生活的窠臼,着重展示那些经由历史的积累形成的乡村习俗和乡民的行为方式,发现着其中诗性的浪漫的意味。那踏着月光沿着村巷归家的醉酒的汉子,场院里把圆月泡进茶缸的乡亲,在阴天里盘腿坐在炕上品着青稞酒絮叨家常的父老……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令人陶醉的纯美河湟乡村生活景观。这绝非乡村生活的全部,乡土里自然也存在诡诈、污秽与堕落,存在着守旧、因循与惰性,但杨廷成却更愿意表现乡土人性倾向美善的一面,他力图创造田园牧歌式的诗意栖居的乡土世界,因此他在凝视河湟乡土的眼光中倾注了更多理解与尊重的元素,这是由经过时光淘洗在他心中熠熠闪光的美学观念所决定的,也是他作为一个“地之子”挚爱乡土的情感所决定的。

纵观30余年杨廷成的诗歌写作,一以贯之流淌在他诗篇中的是浓重的家园情怀。乡土家园培植了自己爱的情愫,给予了自己最朴素的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唤醒了自己最初的诗情,为自己提供了永远的精神居所。因此他的家园意识表现为,一是对乡土家园的挚爱与感念,二是关注河湟乡土的命运,两方面结合就是他的诗作浸染着浓郁的乡愁,这使他原本轻盈灵动的诗篇显现了某种忧患情绪,增加几分深沉感。与早年经常以回忆和梦回的方式进行着精神返乡不同,近期的作品开始直面乡村的现实,开始惋惜乡土世界的陷落。1992年他写有一首《回到老家》,既传达了倦鸟归林的喜悦和“地之子”身份的识别,又对山乡“不知山外的世界多么精彩”表现了一缕遗憾。而近作《回到故乡》则是对城镇化进程中乡土家园的消失的悲叹。一向明朗乐观富有喜感的诗人为家园坍塌慨叹再三,一种彻骨悲凉漫溢在诗中的每一个词语之中。或许,诗人在未来的时光中只能借助对旧日记忆的打捞来安抚游离失所的心灵了。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中说,诗人是“母性的人”,他以大地为故乡沉醉于母亲的怀抱,是因为他富有爱的能力。杨廷成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了类似的诗学观念,认为诗歌是灵魂的歌声,是对精神家园的寻找,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诗人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爱和感恩被爱的人”。30余年用诗歌的方式,杨廷成坚持了讴歌、赞美乡土的立场,已然证明了他超乎常态的定力和爱的能力,写作生涯依然一再延续的杨廷成一定还会固守自己的理念,将爱意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风吹河湟(组诗节选)

□杨廷成

麦熟时节

昨夜西风消息

说河谷里麦田一片金黄

是谁在不经意间

让盛满秋光的天湖决堤

这金黄金黄的光阴在谷地肆意流淌

我曾经也是秋风中

最饱满的那一株麦穗

积蓄了所有的力量

以生命的姿态站在大地厚重的胸膛

多么想在这个时刻

回到山坳里炊烟四起的村庄

在黄昏的夕阳里

以泪花闪烁的目光

深情地

把山里的田野打量

母亲早已远去

闻不到这醉人的麦香

唯有父亲那柄不肯生锈的弯镰

在土墙的刀架上整夜里嚓嚓作响……

皮影戏

铜锣敲响处

人生的悲喜剧跌宕起伏

雪花扑打灯幕

世间冷暖自知

壮怀激烈时群山震颤

愁肠百转时河流呜咽

悲伤的泪花闪烁

狂喜的泪花长流

这一幕幕上演的传奇

为什么

总是与泪水有关

台下的人一声斥责

让流传史册的帝王将相一文不值

台上的人两句调侃

使风流千古的才子佳人丢尽颜面

哭泣的人依旧哭泣

窃喜的人还在窃喜

这些个僵硬的驴皮

在影布上是如此生动鲜活

一盏孤灯在风中摇晃

前世今生轮换着粉墨登场

青玉记

青玉,深埋于地层深处

沧桑的时光在身边流过

一场黎明时刻的暴雨袭来

你以一块石头的名义裸露河畔

我只是一位路过的牧羊人

被你内涵的蕴润打动心扉

我把你从乱石丛中拣起

紧贴着胸膛揣进皮袄之中

当我剥去裹浆的那个夜晚

满天繁星睁大惊喜的眼睛

窗外的一树桃花瞬间绽放

在月色里是那样的美艳动人

时令已经到了大寒

远在路上的人尚未归来

我在疼痛中静听风声呼啸

一片片雪花落满了头顶

不应有惆怅的叹息

心如潮水涌动的惟有感激

你是我前世丢失的灵魂

一别千年,只为今生的相遇

雪落青海

大风举着刀子

*开一条血路呼啸而来

沉重的喘息声

是一千只牦牛越过山岗

群峰静寂

都紧紧地屏住了呼吸

大湖裂开了冰隙

把嘴唇都咬出殷红的血色

惟有不甘寂寞的麻雀

披着昨夜的一身月光

在草原上拍翅嬉戏

雪地上,留下一行春天的足迹

大雪,一层又一层地落下来

把远山装扮成一尊又一尊的菩萨

当解冻的河流吟唱着祈祷的经文

苍茫而辽远的青海也越来越干净

感恩土地

□杨廷成

从记事起到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是在故乡的那片熟稔而温暖的土地上度过,我熟知那花开花落的山野、冰封解冻的河流、炊烟如梦的村巷、善良淳厚的父老……所以,从15岁那年,发表第一组诗歌和后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写诗歌而痴迷的年代,我的目光和诗行没有离开过土地与村庄这一永恒的话题。

学诗多年,但我很笨拙,那些年诗坛流派纷呈、旗帜如林,我有过迷惘和孤独。我很敬佩笔动风云的诗坛骄子们,也许是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影响,我写诗做人都很拘谨,根本没办法大气起来,故而在诗歌创作上小心翼翼地去领悟,尽量把一首诗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写得更真实且完美一些。

就是眼下在中国文坛上诗歌屡遭白眼,甚至许多以写诗步入文化圈子的人对诗歌不屑一顾的时候,我仍觉得做一个诗人挺好。因为诗人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爱和感恩被爱的人。诗是灵魂的声音,我在诗中寻找自己真正的家园,那家园就是我的精神家园。

中国的问题,关键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不管是从文学的观念或是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论,这一点早就被一些有着真知灼见的人们所认同。大概是20多年前,我还在一个叫作平安驿的小镇上生活时,在一本画册上看到过这样一幅色彩凝重的油画:群山苍裂、漫天飞雪,大河冰封、村巷迷蒙,一位老农端坐在朔风中,白发乱如枯草,他饱经苦难和沧桑的脸上一副无奈的神情让我泪水盈眶。油画名为《千万不要忘记》,画家题言说:“这是一块没有被融化的冰天雪地,她渴望阳光、渴望春天”。多年来,无论我驻足于喧闹的城市,还是行走于幽静的山野,每当我想起这幅油画,想起我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亲历过的那些贫困山村,我都会黯然神伤。中国文学如果远离农村远离生活在乡村的人们,那将是中国文坛极大的悲哀。

我的故乡坐落在湟水南岸的大谷地中,那是一个花开花落的美丽村庄,我年迈的父亲依然生活在那个四面土墙的小院里,我慈祥的母亲已经永久安眠在那片土地上,我的弟妹和其他亲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这里。如今,我虽已在省城生活了20多年,但好像周围的繁华与喧嚣从来与我无关,在这座城市,我仅是一个为了养家糊口而奔走的匆匆过客。我知道,我终究要回到故乡,终究要回到母亲的身旁。前几日,居住在村里的小弟来电话说,县城扩建,我家60多年的老宅子可能面临拆迁。听闻此言,我竟整夜失眠,那里有我脐血滴落的一方土坑,那里有我少年快乐的一段时光,那里有我迎娶嫁娘的一串鞭炮,那里有我送母出殡的一声痛哭……弟弟坦言,家中有一棵母亲栽植的与我同龄的核桃树,如今已是根扎大地、叶擎云天,依照拆迁方案,那株核桃树可以补偿五千元费用,经与拆迁方多般商议,我们愿出五千元或更多一点的维护费用,在搬迁时留下这株树,若干年后,无论老宅周围建设成什么样的状况,只要有母亲栽植的那株大树挺立在那儿,归来的子孙们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但愿好梦成真。

是的,我坚信一个诗人如果离开养育了自己的土地,那么,他那些再美好的文字都会显得华而不实,再筋道的呼唤也会变得无病*。这也许是与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我一直叮嘱自己做一个有根的诗人,这个根就是与土地和父老乡亲的血脉联系。如果说,从我笔下流淌的诗意挟带着苦涩,携提着隐痛,饱含着温暖,蕴藏着福报,让喜欢它的人们能够读懂并感动,我也就满足了。

我时时地在叮嘱自己,生活在故乡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虽然卑微如大地上的一粒尘埃,但他们依然高贵如黄金般的一缕阳光。

人生的路上坎坎坷坷,学诗的途中跌跌撞撞。做着简单明白的人,写着简单明白的诗,过着简单明白的日子。也知道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是谁,此生足矣……

来源:青海日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