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是道界诸尊神中最古老悠远的神袛之一。他们是—————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
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五老君是道教初期的五方神灵,亦称“五帝”。 五方五老君是三清还没成为大流之前地位最高的五位神仙,本来是历代帝王祭祀的对象,后来纳入道家的神仙体系,“在天中则称五老上帝,在天文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五岳圣帝,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他们与元始天尊一样,非后天学而得真者,为天地开辟之前的先天神灵,所以又称元始五老,五行之始、五气之祖。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五老君没有具体职司,但地位崇尊。此五位天神,盖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战国成书的《周礼·天官·大宰》云:“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云:“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
贾疏实据两汉纬书,《河图》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
《五符本行经》也作了类似的叙述,并云:“五老帝君皆天真自然之神,故曰元始五老,非后学而成真者。”道书称,有“赤书玉篇真文”五篇,由此五老君掌管。
一般在道教的宫观五老祠中,基本都会在其门框上,或者门两边的柱子上镌刻三幅对联:
无姓无名后人感称先天五老
青天有地原始产生宇宙乾坤
无极生太极混元一炁化五老
皇极分两仪洪荒初判育万灵
太极分两仪乾坤定位五行生
玄炁凝四象坎离既济万物成
前两幅对联是说五老是由宇宙产生前的混元之气化生,是先天地而存在的神灵。第三幅对联则是告诉我们:五老实是同五行有着密切关系。
贾疏实据两汉纬书,《河图》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
《五符本行经》也作了类似的叙述,并云:“五老帝君皆天真自然之神,故曰元始五老,非后学而成真者。”道书称,有“赤书玉篇真文”五篇,由此五老君掌管。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苍帝,姓阎讳开明,字灵威仰。头戴青精玉冠,衣九气青羽衣。常驾苍龙,建鹑旗,从神甲乙,官将九十万人。上导九天之和气,下引九泉之流芳,养二仪以长存,护阴阳以永昌。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怒。头戴赤精玉冠,衣三气丹羽飞衣.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 上导泰清玄元之灵化,下和三气之陶镕,令万物之永存,运天精之南夏。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曰黄帝,姓通班,讳元氏,字含枢纽。头戴黄精玉冠,衣五色飞衣。常驾黄龙,建黄旗,从神戊己,官将十二万人。上等自然之和,下旋五土之灵,天地守以不亏,阴阳用之不倾。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曰白帝,姓上金,讳昌开,字曜魄宝,一字白招拒。头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飞衣。常驾白龙,建素旗,从神庚辛,官将七十万人.。上导洪精于上天,下和众生于灵衢。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姓黑节,讳灵会,字隐侯局,一字汁光纪。头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飞衣。 常驾黑龙,建皂旗,从神壬癸,官将五十万人。上导五帝之流气,下拯生生之众和,护二仪而不倾,保群命以永安。
五老又同我国的五岳相应
东方青灵始老天君,号曰东方木德青帝太昊伏羲,木帝也,其精岁星.下应泰山神仙;
南方丹灵真老天君,号曰南方火德赤帝炎帝神农,火帝也,其精荧惑,下应衡山神仙;
中央元灵元老君,号曰中央土德黄帝轩辕,土帝也,其精镇星,下应嵩山神仙;
西方皓灵皇老天君,号曰西方金德白帝金天少昊,金帝也,其精太白,下应华山神仙;
北方五灵玄老天君,号曰北方水德黑帝颛顼,水帝也,其精辰星,下应恒山神仙。
关于五老的来历出处,根据《竹书纪年》中记载:“尧择良日 ,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五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晋书》中张衡对五大行星是这样说的:“五星,五行之精。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如果由此论断,五老就是五行之精,五行之尊神。
“五行”之说起源比较早。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原始时代的燧人氏,以及伏羲氏时就已经有了所谓的“五行”雏形说法,随着时间的迁移,经验的不断积累,令“五行学说”逐渐丰满充盈起来。后来黄帝将五行同节气融合在一起,“建星历,正天时”,将一年平均分为五个阶段,由冬至起,分别由金、木、水、火、土各负责主事72天,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黄帝“正五行”、“察五行”、“建立五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星历,定节气,正天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五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如《尚书-大传》中所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五行既五材也。”
水性润下,火性炎上,木可曲直,金可锐器,土可生稷。这是早期先人对身边、进而是对自然界之中五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形态、性能的感知,也是早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对事物的基本认识。
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著书立说,进一步发展了人们对五行表面的、直观的,乃至于抽象的感悟、感知,以及相关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关“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把五行同天地万物和社会运转联系在一起,用“五行”的相应属性归纳概括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特性,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理论解释自然界 中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理念,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均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尤为积极的作用。
按照道教中“道”对“五行”的解释,其之产生是“混元之气,无极状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两仪四象,阴阳变合而生五行,五行配五方。”此般寓意就是五行为五神,也就是五老。由此是不难看出,五老就是五行的化身,只是更进一步形象化、人格化,是道教在所尊奉的“道家”思想基础之上,给予沉淀提炼出来的精神思想。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