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周易”下
孔子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始终,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系辞下·第十一章》
是的,是的。殷之末世,西周崛起,新易经兴盛起来。实实在在是关于文王和纣王的事情。易经,危言耸听,说什么要改变天命,要革故鼎新……殷商面临严重危机, 想使危机平息,西周则兴风作浪,想使殷商朝廷倾倒。其中的道理至为宏大,各种事物赖以长生不废……
姬昌复仇心不灭,隐忍玄机,跻身朝廷,成商帝首辅大臣。在职期间,他主持一次大型祭祀,公然不用人祭,违反现行祭祀常规,大有煽动奴隶闹事的嫌疑。《竹书纪年》如实记载,“帝辛六年(公元前1097年),西伯初禴于毕。”
在《周易·既济》”卦中有“东邻*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婉转指出西周倡导祭祀心诚,不*奴隶,殷商祭祀残酷,大量*奴隶。
姬昌的言与行都具有“易者使倾”的意思。
西周人不仅具有领袖风范,而且具有领袖担当。
虞侯和芮侯为土地争讼到西周找文王裁决,到西周见“耕者皆让畔(田界),民俗皆让长”。他们感到羞愧,自动息讼。诸侯们听说这事,都内心崇敬姬昌,感叹说,“西伯大概就是承受天命的君主啊!”
从西周领导者的品德讲,从西周领导者营造的社会和谐讲,姬昌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国领袖人物。
丙,考古资料激活了《周易》中的人物,让他们成了鲜活有血有肉的历史舞台角色。
《竹书纪年》记载,古公亶父迁岐,经历军事打压,归降,封侯,和亲,立接班人,定长远谋略。他是一位有真知灼见部族领袖。
《竹书纪年》记载,季历七战六捷,威震九州,誉满四海,昨天驸马,今天命坠黄泉。“文丁*季历”。史官笔下,季历是能征善战军事家。
《竹书纪年》记载,姬昌举步维艰,首入玉门监狱,再入羑里监狱,首伐商败北,先失父亲,再失儿子……
但是姬昌英雄,百折不挠。高压下,居然敢“文王初禴于毕”,居然敢演绎八卦,居然敢接受斧钺,挂帅出征。
姬昌命途多舛。但是烈火炼真金,他品德高尚吗,满腹文韬武略,灭商兴周,他是功盖群英的超级功臣。
《竹书纪年》记载,社会精英嗅觉灵敏,弃暗投明,纷纷叛商奔周,先到的有伯夷,叔齐,随后的有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精英们看出西周高于殷商,西周有前程无量,殷商穷途末路。
丁,考古资料证明《周易》出典有据
《周易·比》:“不宁方来,后夫凶。”
《竹书纪年》载:夏“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籍,*防风氏。”《鲁语》:“昔禹致群仙于会籍之山,防风氏后至,禹*而戮lu之。”
“丧羊于易”,“丧牛于易”典故。
《周易·大壮》“丧牛于易”,《周易·旅》“丧羊于易”,
说的是商汤先祖故事。
商帝先祖有位叫王亥的,他是一位得到后人特别崇敬的人。他发明“牧牛”,包括“牧羊”。所谓发明,就是首创。古时,牛羊都属野兽。王亥首创变野兽为家畜。这一项发明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相当于我们现代的袁隆平改良稻种。商人尊他为神,遇事隆祭。《殷商史》中载有商人祭祀王亥的甲骨文记录,多达93条。国学大师王国维称王亥为“制作之圣人”。
王亥放牧牛羊,逾越了部落疆界,进入有易国,被有易国*了,没收其牛羊。两国结仇。可叹,一个大发明家被误*了。王亥的儿子上甲微立志报仇,他借助河伯族的武力打败有易国,*了有易国的国君绵臣。
姬昌之父被文丁所*,他在《周易》中反复提这典故,其用意在仿效上甲微,子报父仇。
《周易·震》“跻于九陵”。九陵是皇家归葬福地。现代考古确证,九陵在河南安阳小屯,占地三十平方公里。陵区有商王大幕九座,另有一座专埋人殉、器物的假墓,附属小墓一千二百四十二座。
“九陵”称谓,如现代的北京十三陵。
历代易学家不知九陵是实名,解析文字千奇百怪。
与《周易》密切相关的考古三大发现是:《竹书纪年》,甲骨文,殷墟皇陵发掘。要读懂《周易》,我们真要好好研究这些珍宝。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