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杀李白...

追杀李白...

首页角色扮演上古剑歌行更新时间:2024-07-25

文/何以解忧

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图

01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借口,率兵15万,以日行六十里的速度,*奔长安。

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一夜之间成了流亡政权代言人,匆忙逃向四川。

由于走得极为匆忙,李隆基只带走了妃嫔、皇亲以及若干朝廷重臣。

一大帮中下层官员被无情抛弃,做了俘虏。

其中有不少“帝国文艺工作者”:

比如,深受“票友皇帝”喜爱的梨园弟子;

比如一大帮翰诗人学者。

安禄山在人群里找来找去,他想找一个人。

这个人曾经敏锐判断出自己的野心,还给皇帝写诗暗示。

但这个叫李白的诗人,并不在长安,据说像个侠客一样,四处游荡去了。

安禄山发出指令:对于李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02

此时的李白,闻名天下久亦。

盛唐诗歌排行榜上,他始终位列前三,那种飘逸、洒脱、清丽与天马行空,迷倒众生。

但李白心里也有个过不去的坎儿:他太想从政,做一番事业了。

他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从一开始就不是搞文艺、做学问,而是成为皇帝身边的股肱臂膀。

管仲、晏婴、申不害这样的治世能臣,才是他的人生对标;

海清河晏、天下太平才是自己的向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所以,自从23岁那年,他毅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直到安史之乱起,三十二年时间,李白踏遍大半个中国,结交了不少人物。

上至权贵大员,下至文坛同侪,甚至一些为皇帝宠幸的道士,都是他交往干谒的对象。

更极端的是,李白平生四段婚姻,有两段都属“倒插门”,先娶高宗朝左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许氏不幸青春早逝后,又娶前朝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

尽管两段感情还算琴瑟和谐,却不能否认李白结交权贵之心。

靠着坚固的人际关系网,李白终于在42岁那年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任职“翰林供奉”。

听起来是朝廷第一笔杆子,实际上皇帝更器重他的文采,草拟诏书的事儿压根轮不到他,也就是日常写写诗文,在各个接待仪式上充当氛围组。

李白并未悟出“翰林供奉”的内涵,挺当回事儿。

说实话,这个位置上,他只需动动手指头就能做得很好。

不过,在虚荣心得到满足的那一刻,李白骨子里的放荡不羁表露了出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历来对“蓬蒿”有不同解读。

有人认定这是对与自己有着相同遭遇人的歧视:李白,你怎么能忘本啊?李白,一副小人得志嘴脸!

更让人费解的是,李白吐槽: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大家都做苍蝇还好,臭味相投,容易;

要是同唱《阳春白雪》,简直不堪入耳,因为我与在座的诸位根本不是一路人。

李白是才子,恃才傲物也许是天性,但得分怎么解读。

贺知章这样的“伯乐”,可以把李白的缺点都看成是优点;

更多不了解李白的人,则对此抱以反感。

在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上,浓墨重彩刻画了我们熟知的“贵妃研磨,力士脱靴”这样的画面,但在故事最后,唐玄宗直接定性:

“这厮一辈子也就是个穷酸!”

“及出,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

当然,皇帝不会在公开场合让“穷酸”滚蛋,只在私下找个借口,发遣散费,建议离职。

李白不傻,觉察出皇帝对自己的真实定位,以及权贵重臣对自己的忌惮妒忌,他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就中止了公务员生涯。

03

接下来差不多十年时间,李白行走江湖,广泛交友,增长见识。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2年),李白收到故交何昌浩的邀请,前往幽州一叙。

这位何官人,之前境况糟糕,屡试不第,李白多次接济,后几经辗转,去到东北,成为幽州节度使麾下一名判官,属于高级幕僚。

何判官宅心仁厚,牢记李白恩情,知道他这些年过得不咋地,便以叙旧为名邀请他来边关谋发展。

这一番撩拨,激活了“李雄心”的壮志,他准备背着剑,怀揣着兵书,大踏步向北,声称“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夫人宗氏出身官宦,有着天生的洞察力,形势比丈夫看得准:

安禄山什么来头?此人凶狠狡诈,不过皇帝的一条看门犬,再不济也不至于沦落去给这类人出谋划策。

何况,李白有几斤几两,枕边人还是清楚滴。

舞几回剑,背几条战策还可以,官场上混,首先是人事。

李白要是人事处得不错,也不至于早早被解聘。

但此时的李白哪里听得进去,他不希望失去这一机会,他认为自己没有太大野心,只是到幽州逛逛,安禄山能生吃了他?

夫人到底还是让了步。

何昌浩在幽州迎接恩公,颇为尴尬地的告知:“来的不巧,节度使大人去长安述职了,归期尚早”。

李白有些失望,便趁着这个空档考察幽州的风土人情顺便摸一下安禄山的底细。

他找来当地土著以及下层人员座谈,慢慢地,将安禄山真实情况了解清楚:果如夫人所料,此人瞒着皇帝在边境招兵买马、积草屯粮,这些都是扯旗造反的征兆。

若干年后,李白回忆起这段经历,依旧觉得如芒在背: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李隆基你养虎为患,使得安禄山这条大鲸,凭地坐大,呼吸之间就可吞掉江河,一个喷嚏就让燕然山地震。

想来,彼时的李白会不会由衷佩服宗夫人的政治敏锐度?

04

三年之后,安史之乱起。

大唐子民几代人没见到过打仗,乱成一锅粥。

中原待不下去了,大伙儿都把江南当作避风港。

正在梁园(今商丘市梁园区)闲居的李白还算清醒,迅速作出计划,带着夫人前往江陵(今湖北荆州),再在那里会和从山东转移过来的儿子伯禽。

不过呢,选择江陵,李白还带有自己的小心思:

那里是皇亲——永王李璘的行在。

换句话说,是“江南小朝廷”的首府。

自己或许有机会觐见王爷,尚可博取功名。

55岁的李白,内心一撮不灭的建功立业的小火苗,依然熊熊。

但江陵之路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兵戈四起,到处都是逃难的人,到处散布着虚假信息。

按照叛军的行动规律,江陵这种富庶的大城市,显然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李白改变了行动计划,绕道江西庐山。

关于从政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在他看来,安禄山不会为了自己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派兵来到深山幽谷。

事实证明李白的担心纯属多余。

05

没过多久,757年正月,叛军内讧,安禄山在洛阳行宫被儿子安庆绪所*,叛军连吃败仗,势头放缓。

在庐山过了几个月舒坦日子的李白,迎来一位不速之客——韦子春。

此人是李白过去在长安的老相识,任永王帐下首席谋士。

他告诉李白:

“王爷的水师精锐正驻扎在九江一带,知道先生正隐居庐山,特命在下相邀,共图大事!”

一听到“大事”二字,李白眼前一亮,这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时刻,没想到,王爷还能想到我!

按照韦子春的说法:

永王李璘的官方身份是“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四道节度都使”。

打开唐代政区地图就能看到,这差不多包括整个长江流域!

实力强劲,甚至盖过新皇帝-唐肃宗李亨(头一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银川)即位,尊逃难至四川的唐玄宗为太上皇)。

从名分上看,李璘虽是玄宗第十六子,但自幼丧母,是李亨将他抚养长大,对这个弟弟,李亨更充当了父亲的角色,感情深厚。

感情是一回事,利益又是一回事。

韦子春没有向李白坦白的是:

对于永王的职务任命,其实是太上皇在退位前的安排,目的就是想用兄弟之情挟制太子。

没料到诏书还在路上,李亨已先发制人坐到了宝座上。

秒变太上皇的李隆基当然不可能食言收回成命,所以,这道诏书也就成了父子俩妥协的产物。

李亨默认了李璘的利益范围:

行,你就是大唐的“江南王”!

韦子春带给李白的承诺是:

行,你就是“江南王”的宰相!

06

李白瞬间癫狂。

还好,宗夫人站了出来,及时点了丈夫的穴位:

“大过年的,还是先说说年夜饭的事儿吧!

再说,永王目前的情况究竟如何,不能听韦子春一面之词。

更重要的原因,皇帝是李亨,而非李璘,固然有养育之恩,名分不能乱!

你这个傻老爷们,放着真皇帝不去靠拢,反而去抱“假皇帝”的大腿?”

李白很痛苦,年愈天命,一事无成。

诗坛领袖?有毛用啊!

他要的是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成为管仲一样的人物。

春节过后,韦子春再度拜访,直接送上五百两黄金以及永王一封亲笔信。

李白又一次亢奋起来,拉着宗夫人,好说歹说,一定要让自己一了夙愿。

退一万步,如果永王不能重用,再回来也是可以的。

不久之后,韦子春三顾庐山,送上永王“专车”——步辇,面对这一莫大荣耀,“官场失意人”李白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他换上新装,整理行囊,要去开辟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临别之时,还半开玩笑对夫人吟唱: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别内赴征》(其二)

大意是:

如果老公回来的时候,身上挂着象征宰相身份的黄金印,你不要认为我太庸俗。

而效仿当年苏秦的老婆,不搭理我,自个儿在一边织布哟!

07

九江,永王的水师大营,李白受到隆重接待。

原本驻扎江陵的王爷为何要挥师东下?

一帮狗头军师出主意:

当今天下局势未定,新皇登基不久,前途未卜,永王殿下手握重兵,又是根正苗红的李家子孙,就应该拓展疆土,直接占据江东,以金陵为根据地,搞一个三足鼎立!

这还像做臣子说的话吗?

李璘有才不假,可仅限于书本上那点儿门道,常年位居深宫,见识有限,手下这么一起哄,还真当自己是孙权一样的人物了。

孙权有了,还差个周瑜。

大家又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李白就在庐山,那是大名人啊,“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角色,就他吧!

宾主双方一拍即合,一方是病急乱投医,一方是雄心比天高。

李璘拉着李白的手,让他观摩行驶在长江上的水军。

李白一高兴,再加上酒精作祟,直呼这是“无敌舰队”,称李璘为“贤王”,一口气写下十首《永王东巡歌》,各种口无遮拦: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永王的大军舰不出则已,一出惊人,把江汉平原直接弄成了养鸭池。请问谁给你的勇气?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李白自比谢安,这没问题,但谢安侍奉的是皇帝,永王是皇帝吗?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江东一带感念永王恩德,到处可见象征天子祥瑞的五色光。嗯,还好只是“遥见”,但愿是海市蜃楼。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看来永王的野心远不止占据江陵啊,还要远征中原,难道他才是民众心目中的明君?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 一旦搞定叛军,未来一定要回到长安去!你一个藩王,无旨不得入京,想干嘛?

08

丰满的理想总抵不过骨*现实。

他们不知道的是,正当九江阅兵搞得热闹的时候,唐肃宗已经下达了对永王的征讨令。

搞这么大动静,不是送人头是什么?

领兵的非是别人,正是李白的老友——淮南节度使高适。

其实,只要李白的政治头脑稍微够用,就能看出永王聘请自己的真实目的:

一则借他这块“名人招牌”扩大品牌效应;

二则可以在搞派对的时候,写诗助兴,职业天花板也就一个宣传部长。

可惜被功名迷了眼,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从九江的战船上意气风发,感叹:

诗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到兵败逃跑过程中感慨自己视永王为圣君,对方看自己如尘土:

徒尘忝幕府,终无能为。

——《与贾少公书》

李白重重地从云端跌落。

他选择了自首。

09

在官军强大的攻势下,永王叛军冰消瓦解。

金枝玉叶也在逃跑途中,中箭殒命。

皇帝象征意义地表示哀悼,处置了一批“擅*皇亲”的官员。

接下来就是对从犯的处理。

李白成了一个棘手问题。

论罪状,李白连扈从都算不上,仅仅是李璘用来招摇的“吉祥物”,军政大事与他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关键在于,名气太大了。

这一点李白也是知道的,估摸着此次凶多吉少,追悔莫及,疯狂写诗:

泪血地而成泥,狱户春而不草。

——《万愤词》

悲伤的眼泪让监牢寸草不生,直接汇成乐伤心太平洋。

也不能枯坐等死呀,想到平叛大员是高适,李白的精神才略微提振。

托人把自己写的诗带过去: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见势不好,已故的永王直接化身“妖魔”,李白偶尔也有圆滑的时候,只是每每总慢一拍,如果永王是妖怪,那你算什么?

高适的回信是:

恨君不是季广琛,无权无势更无兵。

一介布衣等尘土,管仲难救鲍叔卿。

史家历来认定这并非高适手笔,如此不堪的打油诗,怎么也不像官拜三品的高公的水准,更像是宵小之辈的恶作剧。

却道出了真相:除非你是季广琛这样的卧底(季原是永王手下,觉察出主子的企图后,与朝廷暗通款曲),否则只有等死。

说到底,李白受永王器重,只是表面现象,价值还不如一个叛徒。

李白呵,还是活得太实诚。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一致认定李白入狱,罪有应得,不然为啥连昔日挚友高适都不闻不问?

10

数年后,卧居成都草堂的杜甫回忆起当时的舆论情景,承认自己也有落井下石之嫌: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在这些老朋友看来,李白的狂放都是装出来的,其实内心软弱地像只绵羊。

宗夫人又一次挽救了丈夫,她多方奔走鸣冤求救。

奇迹发生了!

一些在平常看来不可能发生链接的人脉,突然发挥了作用。

救星是御史中丞宋若思。

宋的大伯父宋之问是初唐赫赫有名的“五律达人”。

其父宋之悌早年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境内),在江夏偶遇李白。

李白替宋之悌抱不平。

就这样的萍水相逢,后来再无音讯。

很可能宋若思只是偶然听到父亲聊过:

那一年的长江边,一位胆气过人的文艺青年为自己写下一首诗。

宋若思主动上表请求减轻李白的罪行,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司法关系,放李白出狱,暂时入到自己幕下。

光有宋若思的保奏显然不够。

在狱中,李白还多次写诗求救于喜好文学的宰相崔涣,辩称自己完全不知永王的企图,投靠他只是为了平叛保国。

终于,半年之后,李白出狱。

宋若思想得很周到,认为李白是大才,不能因为一次的选择失误就彻底否定,他建议李白写一封自荐信给朝廷,落款人可以写“宋若思”。

不曾想,又惹出祸来。

在这篇《为宋中丞自荐表》中,李白说自己遭遇安禄山叛军,躲避到庐山,又遇到永王率部东征,被胁迫加入,于半道逃出。

这如果是宋若思代为曲笔,情有可原。

可却是李白充当大脑与写手,自说自语,这就有点不太磊落了。

又说:

“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一命不沾,四海称屈。”

直到现在,李白还是不肯承认自己在政治素养上的低能。

巢父和许由都是上古时代的隐士,拒绝入仕的典型,李白反其道而行之,鄙视这种装X犯,声称就是要“货卖帝王家”。

可你文章写得好,并不能说明政务能力出色,至于“四海称屈”,实在是打肿脸充胖子。

最要命的是这两句:

昔四皓遭高皇而不起,翼惠帝而方来。

自比汉初商山四皓,马马虎虎;

玄宗比作刘邦,也没毛病;

可把李亨比作“资深软蛋”汉惠帝?——合适吗?

署名文章呈上去不久,旨意下:

对永王之乱的从犯,重新议罪。

李白,流放夜郎!

11

幸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李白病了。

再加上为庆贺太上皇返回长安,各种庆祝仪式,也让官方没有太多精力顾及一个犯人。

拖了近一年后,李白正式开启流放之旅——

依然从九江出发,一路逆江而上,走江陵,过三峡。

来到夔州的时候,因为皇帝新立太子,天下大赦,李白也在其中。

重获自由,殊为不易!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仿佛这几年来所有的阴霾,一扫而空。

这一年是公元759年。

三年后,李白病故当涂,享年62岁。

杜甫像 元佚名故宫博物院

PS:

清朝有一个评论家说,读李白的诗一百首就会厌倦,但读杜甫的诗,【十首以下难入】。

这里不是黑诗仙。

叶嘉莹先生也有个比喻说得很好:李白是飞到天上的一朵云,而杜甫是稳稳当当地站在地面的一座山。

诗歌和人是密不可分的。

下期继续说杜甫。

越到中年,越了解杜甫,会越喜欢他......

-未完继续-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旧唐书·李白传》(后晋/赵莹 编修)

《李白传》(李长之 著)

《李白传》(美/哈金 著)

《李白与杜甫》(郭沫若 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