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苏轼一生前途命运的北宋大事件,乌台诗案

决定苏轼一生前途命运的北宋大事件,乌台诗案

首页角色扮演圣世裁决传更新时间:2024-05-11

苏轼与乌台诗案

我们大家都熟知清朝有文字狱,殊不知宋朝也有文字狱,这在文人备受尊崇的宋朝是比较罕见的。乌台诗案,就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它针对的正是我们潇洒风流人见人爱的东坡先生。御史中丞李定、何正臣(正臣不正呀)等人上表弹劾苏轼,奏称苏轼由徐州移任湖州后谢恩的上表《湖州谢上表》中,用语暗讽朝政。

乌台诗案爆发,案件在御史台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衙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有乌鸦数千筑巢栖居,故又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令人谈之色变的刑狱案件之事,非要取一个感觉好像很雅致的名字。跟我们当代的“XX门”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古今中外有很多事情是有巧合的,似乎冥冥之中自有相通之处。

那么这起案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写到:“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句中“其”指的是他自己,“新进”指的是宋神宗任用的新派人物(即改革派)。

这其实相当于苏轼公开表达了自己对新法的不满,以及不与当朝新贵们合作的态度。随后这些人又找到苏轼的很多其它诗词,从中找出一些诗句,追问其确切含义,逼迫苏轼承认自己的罪行。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其实是一个智商情商俱高人一筹的非常之人,但却莫名其妙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等于说是给本来就对他羡慕忌妒恨的那些政敌们送去了攻击自己的弹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

这些人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不停地寻找各种借口妄图以莫须有的罪名对苏轼群起而攻之,比如副宰相王珪向神宗检举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他说:“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但神宗却不以为然。

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还阴差阳错地发生了,并且催生了苏轼的两首诗作。

苏轼下狱后生死未卜,一日数惊。在等待最终判决的日子里,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送饭。父子俩不能见面,所以送饭过程中暗中约定,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最后判决为死刑,则改送鱼,以示预警。碰巧有一天,苏迈因出京借钱,便委托一远房亲戚代劳送饭,仓促之间忘记将暗中约定之事相告。

杨慎《苏祠怀古》眉山学士百代豪 夜郎谪仙两争高

而更加巧合的是,那天亲戚送饭时,恰好送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为震惊,自知大限之日将至,极度悲伤绝望之下,他给弟弟写下了两首情真意切的诀别诗。

狱中寄子由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世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

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

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

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

桐乡知葬浙江西。

后来得知真相,长舒一口气之余,颇觉造化弄人,竟使自己无意间到鬼门关走了一遭。神宗皇帝看到这两首诗后,也不由得为之感慨动容,对案件的从轻发落应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世上之事,祸福相依,而我们是不是也该庆幸因这起事件而有这两首诗的诞生呢?

案件审理“录问”阶段结束,交给大理寺初判。大理寺依据当前各方面实际情况,判定赦免。御史台对大理寺的判定非常不满。审刑院复核本案审理,支持了大理寺的判定,且根据皇帝圣旨,对苏轼处以“特责”,贬谪黄州。几方争执不下,最终还得听神宗皇帝的裁决。

苏轼虽因此事件入狱受审,备尝煎熬折磨,但一方面是事实上其并无大罪,只是两党相争的结果,神宗皇帝其实对此也心知肚明,另外一个方面,以苏轼当时的名望当世的才学当时的人脉,想要判定多大的罪名,也是相当有难度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当朝许多位高权重的人都为苏轼求情,宰相吴充就直言劝审宗:“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曹操)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王安石德高望重,其时虽已不在其位,他与苏轼在改革上也有分歧,但他也仍然劝神宗说:“岂有圣世而*才士者乎?”王、苏二人虽政见不合,但公私分明,且二人惺惺相惜,他们之间的交往也给后人留传下来诸多佳话。后来苏轼曾到金陵拜会隐居的王安石,二人携手登山,相谈甚欢。

太皇太后曹氏也出面干预:“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也、辙也,而*之可乎?”

还有其他不少人亦出面替苏轼求情,最终苏轼得以免死,但被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至此,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宣告结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