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关系=分享 回应。首先问一下,这个关系公式,是不是有道理?从体感出发,如果我经常跟某个人分享我的感受、经历,就像某一位知名诗人的诗写的——分享面包,就是分享生活,那么,我跟某个人关系必定不一般。作为我这个分享者来说,如果没有得到回应,那么,我的分享*会越来越淡漠,最终,在长时间的冷漠之后,我再也不想跟某个人分享我的想法了。
因此,分享和回应,缺一不可。分享是建立好关系的第一步。那句话说,判断你跟一个人的关系如何,就看你了解多少这个人的信息。你了解得越多,你们关系就越好。我们从社交媒体中,可以了解到这个人的一部分信息,但还有一部分信息,是这个人亲口告诉你的,是他的内心感受,一般人看不到,也无从知道。
关于印度圣雄甘地的一则传奇故事,放在这篇文章里,应该很有代表性。有一位母亲,带着他的孩子去看望甘地。这位母亲希望甘地能够劝说她儿子不要吃太多的糖。这位母亲认为,甘地这位名声显赫的人物,天然就有师长般的威严和影响力。如果由他来劝这位沉迷于吃糖的青少年,应该会很管用。但这位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和她的诉求来到甘地面前时,甘地只说了一句话:一个月之后再来。
这位母亲非常不理解,但也无可奈何。一个月后,这位母亲带着孩子再次来到甘地面前。这一次,甘地跟这位青少年讲了一句话:你要少吃糖。这位母亲感到很奇怪,不知道甘地为什么不在一个月前就讲这句话,非得在一个月后的今天才讲。几番请求之下,甘地解释道:一个月前,我也喜欢吃糖,我不知道不吃糖有什么坏处。
从这一则故事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很多寓意。我从这则故事中,领悟到“体感”的重要性。如果不是甘地的故事,我想,大部分人不会重视。其实,甘地的做法几乎是常识:对于我们尚未经历的事,不轻易下论断。所谓,未经其苦,不劝其善,不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不用空乏的道理去劝说任何人。
如果我们真的能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我们就会少很多对他人“想当然”的夸夸其谈。比如,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认为他人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我们认为他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通常的口头禅是“你一个读书人,你要有读书人的样子”,“你跟你的身份完全不像啊”。更有近乎于无聊的评价:你跑步的姿势不标准,你的摆臂有问题……
4月9日上午,我参加了无锡七里风光堤的半程马拉松,过了15km后,我体力渐渐不支。路过某一个补给点时,那里的工作人员人情地呼喊“加油”。我停下来去取水,慢悠悠地喝,跟人们印象中端起水杯一边跑一边喝的做法完全不同。那里的工作人员有些失望,且用语言表达出了他们的失望:怎么我一喊“加油”,反倒不跑了,停下来了呢?
他们不知道,我的体能已经急剧下降。我通过短暂休息的方式来恢复。他们认为我应该继续往前跑,那是他们心中的“固有形象”。
我猜想,如果他们跑过马拉松,有过体能急剧下降,无法维持正常跑步的体验,对于我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太过惊讶。那些在30km,35km处就开始走走停停的跑者,不是很常见么?就算是有过很多次比赛的经历,遇到不同的天气,也有可能出现意外。有几名国外的马拉松跑者,拿过冠军的,在某些比赛中,也有退赛的经历。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那样的事,那么,你用这样或那样的评论来论断他人,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你是在“想当然”,而不是遵循个人经验,从体感出发的切合实际。这样会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作为当事人,他会选择不与你沟通。因为,没法沟通。
这种思考给我们的教训是:好的关系,需要不断地分享,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做一个好的聆听者。我们的回应,不是劝说别人怎么怎么样,而是用语言、动作和表情,向说话者传达“我在认真听”的信息。他们需要“我被聆听”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激励他们“继续说下去”。
对,不要轻易下论断,不要急于提建议,“你应该如何”,这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应当注意的。我们要注意保持“边界感”。不论我们是否理解说话者的个人感受,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杯子空空”的聆听者,不打断,不妄议,不好为人师。
这很难。因为我们习惯于去“纠正”,而且通常是“迫不及待”。如果我们想一想,一般的人,不会跟我们有深入交流。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无所顾忌地谈各种话题的,一般都是我们较为信任的人。如果我们对他们不感兴趣,又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建立深度关系呢?既然我们通过频繁的沟通,促进和发展深度关系,那就说明这段关系于双方都有利。因此,我们就有义务付出必要的耐心,听对方讲述他们的感受。
对于讲述者来说,我们的回应很关键。我们的回应应该表现出:你说什么都可以,你做任何决定都可以,你是你生活的主宰,我只是你的见证者,如果你需要我帮你做什么,我会很乐意。但在你讲述的时候,我知道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听,鼓励你多说。
一旦讲述者因为你的反馈而觉得有所顾忌,有些事不能说了,说话的方式有问题了,沟通就会有障碍。这些障碍,会阻碍深度关系的发展。因此,作为聆听者,要尽量减少甚至避免这样的障碍。聆听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如果没有预设立场,一般情况下,就会大大减少出现障碍的可能性。
关于建立关系,我认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胡乱猜疑——甚至是完全不要猜疑。我们要克服不受约束地胡思乱想的习惯,尽量根据事实而不是想象来做出反馈。我们可以不断地追问:事实是什么?我的想象是什么?我的想象跟事实之间,存在多大的差距?
比如,当我们迫不及待分享某件事,对方却迟迟没有回应。这时候,我们难免会浮想联翩,做各种猜测:对方怎么啦,不愿意理睬我了么?他不看重这段关系了么?他不把我放在心上了么?每一个情感正常的人,都难免不会这么去想。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办?当我们发出信号,分享我们的感受,而对方没有回应。这时候,我们认定这个事实:对方没有回应。至于对方为什么没有回应,是忙,是忘记了,还是不再重视我们了,这些都不要去想,只记住这个事实:对方没有回应。这时候,我们可以继续分享,或者暂停。当对方回应后,我们再根据回应继续分享。
这里有个话题引导与偏移的问题。作为讲述者,我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在朝某个方向推论。比如,我讲述,今天我遇到一个不友好的人,对我做出了不友好的举动,这个人是个坏人,我希望聆听者跟着我的节奏走,也认同我是好人,我谴责的那个是坏人。而聆听者有可能会认为,应该是我做了什么打扰他人的事,那人才会粗鲁蛮横地对待我,谁也不会是无辜的。
又比如,我感慨因为什么意外的事,花了一笔钱,我的意思是向他感慨经济上的压力。而对方或许不在意经济上的问题,而更在意我花了钱,有没有、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我想引导话题往经济压力上去靠拢,而聆听者不愿意想这样的事,这就是话题引导和偏移。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知道信息的分享和回应,不会完全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而分享与回应,也应该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法则,基于事实而不是想象(假设),有分享,有回应;没有回应,暂停分享;再有回应,继续分享。
按照这个基本原则,关系就会大概率地有利而尽可能地不要成为我们的负担。也就是说,在“分享 回应”这个模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你愿意继续分享,就继续分享;你愿意一直回应,就一直回应。你如果暂停回应,那么,一方的分享就要在适当的时候暂停。如果分享者焦急地等待回应,那么,关系就会成为一种压力。特别是在这个自媒体时代,移动应用能够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随时随地发送信息;我们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地发送个人动态信息。如果我们需要立即回应,这会给聆听者带来压力。
我们会想:我们关系那么好,你为什么不回应我?你是不是变心了?你是不是不把我当朋友了?这些想法很折磨人。
作为成年人,放下期待,随性一点,恐怕是让关系一直变得有“松弛感”的不二法门。如果你对某一件事有期待,你就给了这件事和你自己“压力”。这会引发你的情感焦虑,让你很有可能“爆粗口”、“埋怨”。
那句话说,境界一提升,问题就不存在了。对于人际关系,我认为我在这篇文章中的思考很有必要,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然,我要先做到按这篇文章所说的,用这篇文章中讲的方法去解决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我按照这些办法去做,确实达到了想要的效果,那么,这些方法至少是对一部分人管用,可以参照执行。否则,可以将这篇文章忽略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