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元劫
天地之数,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每隔此一元,劫数就降临至三界,只有那极少数人,如三清、玉帝、如来、女娲、菩提、灵宝等修得混元无极大罗金仙者。证得不生不灭的圣人之体,才可超脱劫数,不入轮回。而其他天仙、地仙、散仙乃至普通人类,皆要入轮回。
天地为何要重启呢,这只有大罗金仙才知道的秘密!
天地要维持正常运转,是要消耗三界的资源,三界的资源再多,也是定量,而神仙追求长生不死,就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此一来资源总有取尽之时,为天地平衡,圣人之间制定了这样的规则,每过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会元天地就重启,大天劫就会到来了,除了圣人以无量神通护住核心弟子,其他任如神仙、鬼仙、大罗金仙都无法抵抗大天劫到来,上万成仙得道者皆入轮回,普通人等更是无法避免。可是普通人也占据资源了么,为 什么普通人也要入轮回?因为普通人虽占据资源极少,可普通人、畜以几十亿上百亿计,他们占用的资源数量,比神仙更可怕,所谓圣人之下,皆为蝼蚁,普通人在圣人眼里,就如普通人眼里的蚂蚁,生命可以忽略不计。
天劫过后,天地万物就要重新生长。
天劫的到来,是圣人心中的定数,定数使然,普通人就该死,或者是本事低的人就该死,当年三教共议封神榜,十绝阵是截教、阐教斗争中很精彩的部分,也是最无耻的部分,十绝阵由截教十天君主持,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主导破阵,为了保住阐教十二金仙这个根本所在,几乎每阵都要安排个炮灰去探测虚实,再由十二金仙去破阵,探测虚实的人必然灰灰,而这就是阐教所谓的定数使然,在这一点,截教确是因为申公豹的那句“道友请留步”而赶往西岐为同门报仇,真情实意,在截教人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时,恰逢这天劫到来之时,这天,在天宫中本该是王母娘娘宴请群仙大开蟠桃盛会的日子,却因为天劫的原因取消了,群仙参加蟠桃盛会,本可借此延长几千年的寿命,获得更长的时间去参悟天机,寻求突破,证得不生不灭之体,可偏偏赶上这天劫的到来,任他吃上百只美味仙桃,也难跳出轮回,玉帝,王母虽尚未成圣,但自有三清护持,在天劫中可保无碍,而这蟠桃盛会,只得不开,开了只会徒增群仙烦恼,因此,这时的天宫额外的冷清,在天宫王母瑶池的谢花厅中,玉帝正在闭目养神,王母先开口了:“却不知此量劫过后,你我二人还能否继续主宰这天地?”,玉帝依旧未睁开眼,却道:“主宰与不主宰有何分别!大事自有太上和元始做主。”王母道:“不知触劫之物如今怎样了?”玉帝道:“此事自由三清主张,无需你我二人费心。”
王母无奈地笑了笑,这时太白金星前来,匆匆来到玉帝身侧,慌张道:“启禀玉帝,那不周山上,当年女娲所补之天体,似有波动,怕有大事发生,不知陛下有何对策?”金星正等玉帝回应,玉帝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不敢证实,正犹豫间,托塔李天王来报:“启禀玉帝、王母,当年女娲娘娘所补之天体处,因受罡风激荡数万年,已被冲开,洪水飞泻下界,此事可由陛下定夺”。玉帝大惊,又很快平静了下来,看着王母点了点头,说了声:“知道了”。
女娲宫中,女娲与菩提对坐,女娲道:“回想上一天劫之时,天下生灵化为虚无,又是师兄等人许默,我势单薄只能任之,今之劫数,因是我数万年前补天所用五彩石所起,五彩石与上天结为同体,虽与天体合成,却终究是候补之物,不能长久,此是无奈之计,但想那人族,皆是我造,且具灵性,我必护之。”菩提:“娘娘一人之力,怎可为之?”女娲:道兄既来,可欲与我同为?菩提道;“天下苍生,同为生命,圣人贪欲无穷,如此为之,而我等却置身事外,却是失了道意。当年你我二人,皆因天劫之因,未曾多收门徒,只是保留道统,一是不争这天地精华。二是让世间少些势力名声,扰我等道心,如圣人皆是我等之心,那会元之灾不会动于三界。则三界安生。”女娲道:“师兄所为,明里是劫数使然,使天地重来,实则是因为我人教近来兴旺,不弱于阐教之势力,以此劫数来坏我根基,而我却无争道统之心,前时我师鸿钧曾言于我:“我本鸿钧,实无鸿钧,仙凡于找,皆是众生,众生本等,皆从我大道,你既出世,可求本心。
第二章 再补天
正说话间,天边道道祥光划过,顿时金钟鸣响,香烟缭绕,女娲、菩提见状,忙出门相迎,却见一道人,奎牛上座,顶上金光五彩,身穿八卦仙衣,正是那炼过无量量劫的通天教主,左右金童随驾,身后却是乌云仙,毗卢仙,灵牙仙,金光仙等门人,女娲大惊,不知通天来此何意,当年封神之战,女娲也知当年菩提将截教数十门人度去西方佛教,自己当年也有多少参与其中,是以通天教主多半是敌,却见菩提大笑;“通天道兄来此相助我等,成功有望!”通天道:“我与菩提道友多年未见,但当年为保我截教一脉,以度去西方教为名,后又因此不惜与如来道友(如来即接引道人,菩提即准提,具体详见封神演义)反目,退出西方教,返我门人汇至碧游宫,使我截教得以保全,未使我那二位师兄主意得逞,此德难报,今知三界之劫难免,女娲仁心,特演算一二,得知菩提、女娲二位道友在此相商,率门人弟子,来此商讨,望为众生解此会元之厄”。女娲大喜,忙道:“得道兄及众道友助,此事定成。且此次和我三人之力,补天之后,天体之固,推迟下一会元之劫有望”。通天道:“不知娘娘有何化解之策?”女娲道:“千年前,我推演天数,知晓些玄机,便在东海之外天台山上又以那灵石练就千块五彩神石,如今被我存于不周山山顶,正可化解天劫之危,诸位可随我至不周山处,自见分晓!”
众人腾云至不周山,只见天上塌了一个窟窿,洪水从天倾泻不止,将不周山旁房屋淹没,妖魔见状,纷纷出世,趁机祸害人间,女娲见状,忙朝不周山顶虚空一指,施展玄功,不周山山顶立刻显出千块五彩石,汇聚一处,女娲道:“两位道兄,快随我以功力融化五彩石,使其与此天融合。”说罢,右手在空中挥下,指尖化出道道纯阴之火,朝五彩神石飞去,菩提见状,纷纷将手中拂尘一点,浩浩荡荡的火焰,仿佛泄洪一般,汇集着道家仙术,与女娲所化的纯阴之火汇聚,这一阴一阳的火焰相容之后,如火柱般冲向五彩石,五彩石瞬间花开,冲向天上洞孔处,此处罡风猛烈,五彩石所化的液体瞬间就要被冲散,通天教主手掌托起,手中多出一紫电锤,紫电锤瞬间化出无数五色霞光,冲向五彩石将其包裹,缓缓飞向天上的洞孔,渐渐与周边融合。
女娲见状,道:“多谢二位道友。”通天教主道:“亏是我等出手及时,要是等那万道灭仙神雷降下,任是神仙也是难逃!”正说话间,只听空中仙乐嘹亮,一道人手持拂尘,从空而降,正是三清之首元始天尊。
元始未等他人开口,道:”通天师弟,你我因果已经了解,何苦在此再添罪恶?”通天道:“师兄此言差矣,当年封神之事,均已了结,而今师兄设此劫数,险至天地生灵毁于一旦,而如此为之只为你阐教一门、玉帝、王母、西天如来获益,此行实在有违天道,有损盘古开天辟地之功德。”原始见状,笑道:”通天你休得如此,会元之厄本是定数使然,况且劫数过后,天地重新运转,万物重获生机,物源丰富,取之不尽,此是大功德大造化。”女娲道:“道兄此言欠妥,你我均从鸿钧处听讲得道,你学阐教,我造人族,那十二金仙是你阐教根基,而我所化皆是众生,也有通灵者,只是未贪图速进,或度他人而得大道者,为何人族该应此劫,而你那阐教弟子却无恙,你本无视众生平等。”元始道:“成仙得道者,未有千万年不得大成,此为三界器材,非我阐教门人,只要修成道身大成者,皆可抵抗天劫,天劫面前,众生平等,如能过之,则无恙。”通天大怒道:“元始,你竟如此,我那门人,神通大者不输你那十二金仙,只是封神大战你使计谋,勾结西方如来,使我弟子不慎成为你门人坐骑,此等欺心暂且不提,我且问你,我那弟子同是千年得道,都为你门下驱使,众生如何平等?何况阐教门人应劫之时有你等护持,而天下人族亿万计,怎能如你那边应劫?”元始道:“截教门人,禽兽异类,怎可类比!”通天教主:“可笑,你只回答其一,我那门人虽是异类,悲悯众生,从未做过下乘之事,况且相互扶持,不似你等!”元始:“通天师弟,西周当兴,我门人只是顺应大势。”通天怒道:“元始休得如此,当时三教商定封神一事,女娲娘娘也知晓此事,只是你不应该借此对我门人下此手段。使我阐教没落。”元始道:“我不与你争论口角,来日自有究竟”。说罢,消失在虚空中。
此时,截教门人乌云仙、卢仙、灵牙仙、金光仙等百十门人均已施展神通,将洪水归于不周山周边的河流,尽管如此,人族还是死伤无数,回来时元始已经归去。灵牙仙旁,站着一女孩,十二三岁年纪,眼睛若有神若无神,似带有这些许倔强,虽来自世间,却又仙女般气质,尤其是那张绝世容颜,带着寒意,让人不敢生有轻视之意,金光仙道:“我等在山下发现此女,其父母在洪水中丧生,也亏我等及时赶到,此女虽不善于水性,却能浮于洪涛之上,我等观察,此女身上竟有几丝法力。真是奇事”。女娲见时,道:“此女五百年后还有段因果,需在我处了解,还会牵扯那阐教门徒,也是定数”。通天、菩提同时道:“确实如此,此间因果已经了解,会元劫已被我等消除,只是不知天庭及三清如来为何没有阻止,确实我等难解之处,且不理会,我等且回。”说罢,飘然归去。女娲对女孩道:“可有名姓?”女孩只是摇头,女娲道:“应该叫你玄女才是,同我去吧!”
不说女娲带玄女回宫。话说元始来到三十三天外八景宫中,却见太上老君与西方如来对坐,自己寻蒲团坐下后,太上对元始道:“女娲所作我已知晓,如来道友来此也为这等事,此前无量量劫,女娲等人皆无动作,可是自知寡不敌众,如今通天教主与我等有隙,菩提也与如来道友多年未有来往,三人才有合谋之机,以行好事之名,坏我等大事,如我等阻止,女娲势必不能成功。只是留了名声不清。”元始道:“此是其一,天庭百万天兵归我等驱使,任其法力通玄无比,怎奈我方人多势众,但那镇元子实力不可忽视,且与我等不睦,却不可不防”。如来道:“弥勒那厮,昔年与那菩提交好,不知是否早已合流,否则以他三人之力,真不能成事”。元始道:“我等也该有个计较”。太上老君苦想许久,方点头道:“那地仙镇元子,依靠镇元果树,甚是强横,如今与女娲等人合流,必可保于不败之地,我等不可太过轻视”!如来、元始大声惊呼:“镇元果树?难道真如传说所讲?那我等真是无法了。”老君道:“镇元果树不假,只是却也有法解之。可惜我那辟灵神器尚未练成,不过近来也快好了。”如来道:“去除镇元这个顾虑,下次天劫,不会再让他们取巧,可惜这次了”。太上道:“镇元子虽不归属天庭,也不敢过于张扬,且让玉帝先与他些手段”。如来、元始大笑:“师兄妙计,成事也好,不成才有我等与镇元子斗法之机,且封住了他人的嘴。”元始道:“此事先不宜过于张扬,可让阐教三代弟子先去镇元子处,我这正有这样人物,那二郎神杨戬,虽我阐教三代子弟,实力不俗,却是那玉帝亲外甥,正可让玉帝派此人前去做些准备,且那镇元子应料不到我等之谋,最巧是那杨戬与玉帝不合,定不会使全力,此事定然不成,我等可留下这一事由,日后便可寻机难为他镇元子,说他个不服天庭的,只为这个结果。才能不给别人口角。”
如来道:”道友妙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