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里
你一定听说过
《智取威虎山》
《湄公河行动》
《狼图腾》
以及打破好莱坞垄断
跻身全球票房T100的
《战狼2》
这些国产电影
无论在票房上
还是在观众的口碑上
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五年来
**
亲自谋划
全面布局
在文艺工作
新闻舆论
网络信息
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
开创了新的局面
力度之大
前所未有
10月20日
十九大第二场记者招待会召开
主题是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
缅甸记者问
“中央文明办”是什么部门?
他还表示
美国记者问
中美在全球的受欢迎程度
不相上下了
他很疑惑
香港记者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法治建设有啥用?
他想不明白
道德的文化与文化的道德水乳交融
在过去的五年里,文化发展让中国品牌、中国声音、中国形象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古往今来,道德是优秀文化的精髓。例如,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
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时代,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优秀的文化为道德观念的发展注入灵魂的力量。五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正如**所说:“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走进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再次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国无德而不兴,人无德而不立。纵观历史长河,帝国崩溃、王朝覆灭、执政党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来治理国家,人民才会像北极星一样,紧紧环绕在你的身边,这就是它的力量所在。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法律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
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单单就事论事、就法治论法治是不够的。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同时不能偏废。
只有着眼全局、系统谋划,特别要立足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重视加强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着力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观念,才能营造起全社会都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文化环境,使法律和道德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二者相辅相成,必将激发出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坚实力量!
德与法的结合迸发出前行的磅礴之力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立法时,要将法融入德;执法时,要以德作为精神指引;司法公正,则是一支平衡德与法的杠杆。
同时,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实现把德治融入法治建设,法治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
去年尘埃落定的“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你还记得吗?侵犯烈士名誉的被告被法院判决,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在这起案件中,法治不仅维护了革命先烈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更承担了为共和国先烈正名及捍卫社会道德底线的社会责任。
就如同个案中体现的这样,在现代化国家治理过程中,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比如正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正在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让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同时,我们更要学会利用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奋斗中,积累了丰厚的道德养分,将使法治迸发出磅礴之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供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