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既白 著
我们上一节通过“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句话,说透了“阴阳之道”和“对立统一性”规律的主次关系和本末侧重问题,这一节我们再来讲讲如果执着于“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就会有二心,二心难成佛成圣的问题。
什么是二心呢?以下这些情况就是最好的例子:
比如你走路时,可能会讨厌车,
而到了你开车时,可能又会讨厌行人;
你打工时,可能觉得老板太强势,太抠门;
而一旦你当了老板之后,可能你又觉得员工太没责任心,没有执行力;
当你是顾客时,可能会认为商家太暴力,
而当你是商人时,可能又会觉得顾客太挑剔;
………………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随着环境和立场的变化,而产生这么明显的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的变化呢?是环境的问题?人的问题?还是心的问题?
答案当然是心的问题,其实我们前面的做法都没有错,因为人本来就要随着环境和身份的变化,而转变自己的角色和立场,这是没有问题的,错就错在我们“换位思考”和“同理心思考”的执行,不够完善和彻底,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合一”,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无我”,以至于造成了“身”与“心”某种程度的偏离,甚至对立的地步。
人性善恶皆阴阳,偏阴偏阳之谓疾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动念,识心分辨的时候,就会执着一面,而失去另一面,这时的事物,自会在你迷失自性的状态中被分裂为二,形成对立。比如由于习俗所染,我们遇事常常躁动、*动、欲动。要想遇事不乱,就要恢复心之本体,即致良知。执着于“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才是造成“阴阳不调”的根本原因,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好事或坏事,事物本是一体两面,对立统一的,也叫“不二观”的智慧。
比如《西游记》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篇章,就体现了这种大智慧,此回标题是“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什么意思呢?唐僧和悟空都有了二心,取经大业乾坤倒转,面临重大挫折。
这一章中此怪无名无姓,无来历无师承,趁着悟空被唐僧逐走,光天化日之下蹦出来。不吃唐僧肉,不伤老百姓,非要变成悟空模样,抢了行李去拜佛求经。
两只猴子斗得天昏地暗,上天入地,昭告天下,到各路神仙处评理,他们亦都辨不出真假,诸山菩萨分不清是非。照妖镜没反应,紧箍咒也失灵,唯有谛听指路,奔灵山求佛祖,方才以六耳之名窥破真相,六耳灭,悟空存,成正果,坐莲台。
如果要推选《西游记》中最令人疑惑不解的妖怪,绝对非六耳猕猴莫属。因为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心魔分身所化,就是悟空的二心,这在原著中能找到答案,比如如来在两只猴子刚到“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就对大众明言相告:“汝等具是一心,且看二心竟斗而来也。” 然佛门弟子无法分辨真伪。
如来接着又如此这般这般,最后总结道:“……,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如来为什么说假悟空是六耳猕猴,而不是四猴混世中的其他三猴呢?因为佛教中的第六识主分别,用六耳猕猴表法,就是分别心,“违顺相争,是为心病。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分别生无数尘沙烦恼,所谓“二心搅乱大乾坤”。放下分别,就销归自性,清净本来。自性非修而有,本自具足,只是迷失,所以说“一体难修真寂灭”。
真美猴王孙悟空是石猴,着眼在“石”字,表法“阿赖耶识”,能“转识成智”,即成就佛果,后称“斗战胜佛”。假美猴王六耳猕猴,着眼在“猕”字,亦就是“迷”,“不识本心,著相而迷”。
被如来识破真相后,猕猴和悟空是怎么做的呢?“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像,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什么意思呢?孙悟空经此一役,自断分别心,已经“二心归一、顿悟成佛”了,而且还是如来佛祖亲口许诺的“预备佛”:
“打死六耳,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为什么除了唐僧以外,如来也提前认可了悟空,给他成佛的指标呢?因为孙悟空经此一役,既顿悟了“以统一性为本,以对立性为末”的矛盾斗争哲学,又已经二心归一,摒除了分别心,合万物而为一,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心无旁骛,达到了成圣成佛的标准。
作者在本章也有诗为证: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
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
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其实,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方政客们本末倒置、颠倒黑白、无理取闹的思维逻辑和怪异行为,就像《西游记》中人格分裂的“真假美猴王”,一言不合,就撒泼耍赖,敲诈勒索,要挟世界。自以为演技精湛,依赖“分别心”和“双标”的把戏,骗过了全世界,殊不知早被大家像如来一样,看穿了他们的“底裤”,关键就看他们能不能在全球和平人士的敦敦教诲下“二心归一、顿悟成佛”了,否则就只能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南墙上,碰的头破血流,再痛定思痛,重新学习如何做人了。
因为这个世界既是一元的,也是二元的,更是多元的,所以老子才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经典论述。并不是西方政客和精英们“一厢情愿”的“二元对立”和“零和博弈”,更不是他们“痴心妄想”的“高人一等”和“唯我独尊”。而是要在不同的维度和立场上,要因时因事而宜,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时刻践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普时法则。否则,孔子不答应,孟子不答应,老子也不答应!
那二元世界的本原和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下一节咱们就来具体谈谈。
本文节选自《浅论“无我”与“实事求是”的综合辩证关系》专题,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赏析与雅正。
上一篇: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