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物理学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定律:韦伯/费希纳定律(后面简称“韦费定律”)。干嘛的呢?简而言之,就是描述心理感觉与外界刺激之间的关系。
先看两个小实验:
原先空空的手上突然增加了10克的物体,人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负重的变化。但如果原先手里已经拿了500克的物体,这时候再增加10克的重量,就不容易察觉到负重的变化。如果原先手拿了5KG的物体,再增加10克则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变化,可能需要增加50克重量才能有所察觉;
再比如,黑暗的房间里亮起一盏灯,我们会有巨大的感光体验,后面再不断开更多的灯,感光体验就愈发不明显,从50盏灯开到51盏灯,同样光源的情况下,你甚至都感觉不到又开了一盏灯。
这两个例子说明:刺激的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同已经存在的感觉量有关。
科学发现,人的感受虽然与外部刺激紧密关联,但两者在量的关系上却不是等比关系,而是对数关系。韦费定律表明:感觉量的增加落后于物理量的增加。也就是说,并不是刺激量增加多少,感受量就会相应地增加多少,而是当感受量到达一个“阈值”,需要成倍的刺激增长才能激发感受的小幅提升,而且越到后面,刺激量的增长越难引发感受量的提升。
这一定律揭露了人由于心理感觉变化所产生的诸多现象的背后原理,了解并掌握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启示意义和调控作用。
我们尝试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曹秽论战”。
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庄公要带兵迎战,曹刿请求与他一同前去。到了长勺,鲁军与齐军摆开架势准备开战,庄公下令击鼓进军,同车的曹刿阻止了他,说到:“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方可出击。”齐军敲了三次鼓都没见鲁军上前,于是只能不断地敲鼓助威,此时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随之而来的便是齐军的大败。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齐军。
这场仗能赢,可以说曹秽是利用机制漏洞对齐军发动心理战的结果。春秋早期的战争,大多诸侯国还遵守着君子之战或者贵族之战的规则,参战双方以擂鼓示意表明做好了开战准备。当齐军擂鼓后,鲁庄公本来也想按规矩击鼓进军,但被曹刿阻止了。齐军以为鲁军还没准备好,所以撤了回去,在经历了两次紧张后又变松弛的状态,齐军的专注度已经被分散,甚至以为鲁国不敢打了。没想到第三次击鼓时鲁军突然大举进攻,此时双方的心理状态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鲁军是第一次冲锋士气正足,而齐军上下都有点麻木了,被打个措手不及也实属正常。
而此战中曹秽提到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现象,就是韦费定律的一个典型应用,通过多次避战逐步削弱齐军对擂鼓的感受度,从而使第三次擂鼓对齐军起不到多大的激励作用。这种麻痹对方心理的谋略在战争中经常被使用,比如隋文帝灭南陈,高颖就曾献计杨坚:“在江南收获季节,以少数兵力,声言进袭,迫陈集兵守御,以误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如此多次,使陈军习以为常,麻痹懈怠,然后举兵渡江,登陆攻击。”通过制造假象反复刺激对方,进而使对方对此类刺激不再警觉,逐渐习以为常,最后利用对方“掉以轻心”打个“猝不及防”。
这是韦费定律为我们揭露的第一个原理:长期重复的刺激会导致感觉的麻木。
回到现实中,类似的事也经常发生在生活中。比如公司搞激励动员会,一般都是前几次的感觉非常棒,越做到后面越难搞,因为大家在经历多次后,对这种形式已经没什么期待了,感觉都差不多了,自然而然积极性也大不如前。再比如批评某个人,刚开始会起到一定效果,但如果说了多次都是重复反复的话,那到后面基本就没啥用了,因为这些话已经听得太多了,再激不起内心的感觉。
除了第一个原理,韦费定律还可以延伸出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原理:面对相似的外界刺激,不同的期待值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感受。
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1、 一瓶普通饮料,在KTV和小卖铺里卖价都是10元,我们往往会接受KTV的要价,买个7、8瓶也无所谓;但如果是在小卖铺听到这个价格,估计都有破口大骂的冲动。
2、 甲和乙都超额完成了当月的销售额,甲作为刚入职三个月的新员工成了公司里的风云人物,围绕在一片赞扬之中;而乙是多年的老员工,只收到几个同事的寥寥问候。
3、 同样是四菜一汤,在自己家里是“按部就班”,在别人家里就是“盛情款待”。
4、 某歌手出了一张新专辑,以前不知道该歌手的人被其中的音乐所震撼,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但老歌迷觉得还好,离想象中还有一定差距。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因为每个人对每个事物怀有不同的期待值,所以面对同样的刺激源,却发生了不同的反应。而这可能会让人被期待所“迷惑”,从而“误读”了现实。
比如一对相恋多年的情侣,相互之间早已习以为常,很多恋人之间的行为已经激不起对方的感觉,也就是常说的被“磨平”了。但如果出现一个第三方,同样的行为第三方去做,对方可能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带来的体验是新鲜有趣的,接下来便可能发生“第三者上位”的故事,等时间一久,这两人还是会进入到“磨平”期,难免又出现喜新厌旧的情况。
如果把期待值、感受度放在同一象限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如下图所示,同样的刺激量,低期待值会有高感受度,反之期待值越高感受度则越低。
了解了韦费定律所揭示的两大现象原理,接下来需要思考如何去破解和应对它,有三个方面的建议可供参考。
一、更换刺激源:
韦费定律其中一个局限性在于该理论只适用于“同一刺激源”,也就是说只有反复受到同样的刺激,人的感受度才会随着期待值的增高而变得愈加难以提升。但如果更换了新的刺激源,人的期待值处于低位,那么外界刺激量的增加就容易激发起感受度的明显提升。我们常听一些感情专家提建议,要给彼此之间时不时增添些新乐趣、寻找些新乐子,原因就在于此。通过新的外界刺激,让对方从新的领域获取较高的感受度,这有助于两人感情的升温。相对来说,欧美地区的人更重视情侣之间感情生活的更新,即使有了孩子和家庭,他们也要留出“二人世界”的时间,唤醒彼此间沉睡的激情。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比如做文化建设活动,要定期更新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避免由于一层不变所带来的形式主义。再比如搞团建,如果每次都是拓展这种老掉牙的活动,建议以后就不要搞了,搞得越多越让人感到疲惫和无趣。
二、调整刺激频率:
估计很多人听过一个小故事:富豪每天送乞丐1元钱,一年后决定不再送了,乞丐对富豪是相当不满,甚至恶狠狠地咒骂。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用韦费定律来看:富豪刚开始送钱的时候,乞丐期望值极低,自然对富豪是感激涕零。可随着每天重复收到钱,乞丐的期待值逐步升高,甚至演变成“富豪就应该每天给我1元钱”的想法,当初的感恩之心早已丢掉,只剩下理所当然的索取。
高频的反复刺激会让人逐渐麻木,我们可以通过更改刺激频率进行应对。比如上面的故事,富豪可以从每天变更为每月或每季送一次钱,这会大大延缓乞丐期待值的增长幅度,每一次收到钱都会让他有较大的感受波动,这样就不会轻易陷入麻痹之中,纵然一年后富豪不再送钱,乞丐也能以较好的心态面对。
咱们有句俗话“小别胜新婚“其实也是这个理儿。分离使两人相处从高频变成了低频,这也让彼此有时间去消化对方的爱,对对方的期待值也会从高位逐步回落(比如以前每天都要你做早餐,回落到只要早上醒来有你就好)。时隔多日后两人终于见面,彼此就会产生大量的心动体验,仿佛回到了刚开始在一起的感觉。
同理,家长对孩子的爱也不能过于泛滥,否则会让孩子在溺爱之中不能自拔,逐渐让他产生“给予我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想法,从而失去对家长的感恩和敬畏之心,当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孩子的反应会相当激烈。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可时刻的,但对他们的好可以有所调控。
当然了,在调整刺激频率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既不能缩得太短更不能拉得太长,频率过低会使对方的期待值从正变为负,最终不再有期待。比如一两年才见一次面,再相爱的情侣也很难坚持;一年只有一次奖励,也会让孩子觉得太过漫长而失去兴趣。
三、把期待和现实区分开
对于提要求的人来说,一定要把“自身的期待”和“现实的情况”区分开,期待是主观的意愿,而现实才是实实在在的。唯如此,我们给出的评判才可能是客观的,对于被提要求者来说才是公正的。
“因为高期待,所以高要求,进而高标准”,这是很多人压力的最大来源。
●父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到孩子头上,也不管孩子遇到的真实情况,反正必须达到我的要求,否则就是你不够努力;
●大家都喜欢找某人帮忙,逐渐习以为常,这个人要是拒绝会被恶评如潮,只能强颜欢笑坚持;
●多年的好友,因为一方提出的请求没有被答应就恼羞成怒,另一方确有苦衷有心无力,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公司下任务,做得好的背的多,做得差的背的少,但奖金又按完成率来计算,这不得不让部分员工花心思去“调控”完成量。
……
上述的各种情况,都是因为一方的高期待,造成了在现实中对另一方的不公正评判。如果能够通过韦费定律理性看待“期待值”的局限性,并且坚持以实际情况为判断依据,既能够减少自身无谓的烦恼,也能够避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也许上面四种场景就是另一种局面了:
◎父母与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现实阻碍,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不一定符合父母的期待,但一定适合孩子的成长。
◎大家会在心里会记得这个人曾经的帮助,而且以后每次找其帮忙,都会加上一句:如果有事就算了,没关系的。
◎多年的好友,一方因为没帮上忙而连连抱歉,另一方则表示理解,劝对方不要自责,也不会影响两人的友谊。
◎任务有多有少,但奖励机制绝对一视同仁,不因起点的高低造成付出与收益的不对等。
以上就是笔者给出的三条建议:更换刺激源、调整刺激频率、把期待和现实区分开。
韦费定律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各方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定律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比如在管理、营销、教育、两性等领域,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此篇文章仅仅抛砖引玉,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做深入了解。
总的来说,如果人生要知晓几个心理学知识,韦伯/费希纳定律是值得为其中之一的,它所带来的启示让我们能够对事物有公正客观的判断,不再让“期待”遮盖住现实,并且学会平衡两者的方法,逐步拥有一颗更为理智的头脑。
此文最后,对两位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彩生活 精进人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