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四川青城山(2)

游四川青城山(2)

首页角色扮演轩辕魔石更新时间:2024-05-11

雨不停,大如注,久等不歇,登山上奔天师洞,路陡不暇顾,仰望五洞天阁(或称五洞天),阁前有石桥,长10余米,桥头有一亭,木构架细密去皮无刺不饰自然美朴,上书《实空》,可避雨。亭对面有石梯曲弯向上路牌书:“此去上清宫”。游至此登临,过20米眨眼间掩没树丛中。旁有巨树不知何名,粗过300毫米,冲天斜倾不倒。

我过五洞天,已闻流水喧叫,右峭壁返响尤其甚,至翼然亭,仰视不见天缝,俯视未见水光,前看难觅曲径,回首无寻来路,正是“千寻绿嶂夹溪流,尤重翠岚拥青莲”之妙景,身在地上心悬半空。恍惚飘止集仙桥,蓝天涧水呼啸倾来,银白泡沫回旋发至山巍,立高岩崖泻下,十数根雪亮白线织成彩带,迎着风雨荡扬。欲寻天师洞府,却不知远近在哪边?远看只见山如氈,身在青城山中不见山,唯有树木丛林望不到天,左顾右盼前行数步,一座小桥突然显现出来。集仙桥是吕洞宾与诸仙人庥会联诗之地,有诗:“木桥横过碧云溪,流水声中绿树低。好在两山崖会处,听他仙鸟隔林啼。”

此地真是楹联所写:“三台影影冲烟出,九室层层入雾深。”但见要叶枝叉婆婆娑娑间,隐露楼踪阁影,不晓远在何处?近在何方,棵棵冲天古树觅不得尽端,略一拐弯,却见飞檐翘角已在眼前,右视斗大金字匾额:“古常道观”;左看一长亭,写有“云水光中洗恨来”。两旁横匾:“心清水浊”;“山矮人高”。右竖联:“二千余载遗仙迹”;左竖联:“三十六峰皆白云”。大概是我心中有恨洗不净,不由怆然许久。现在已进天师洞前门。再登梯阶,左卖热茶,右售冷饮,中有大树冲天两旁各三棵。有石门上书:“第五名山”;头上匾额:“山高水长”,右为“老子非常道”,左为“皇帝有高台”。又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万方多难此登临”。

游此只记风景生情,阅辞有感之悟。心在天上,身在山中,山在树中,隐约有宫殿在空中。大树似坠,绿中如飘,地上无土,根跃坚石而出,近前认知三清殿,巍巍两层耸立肃穆。

道教三大神仙是最高神仙,称三尊神,居住在天上的三个最高境界,一是玉清,一是上清,一是太清,称三清天,或三清界。道教有三十六天,最高天界是大罗天,是神仙居住的最高仙境。大罗生玄元始三炁,化为三清天,一是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元始天尊(亦称太上道君)居之;三是磊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居之。三神为三洞教主,主三天三仙境。天师洞乃张天师为洞主。天师洞有三清殿,供祀三清尊神。

三清殿前东侧有“降阙仙都”四字,下有八对和合二仙石塑像,相互拥抱,喜笑姿态各异,显出仙人融合,又有鹿、兔、狮、蛙、猴、猪等动物石塑,可谓表现仙、人动物一体意识,皆能得道成仙正果。

祖殿在三清殿西,上有“道隐”二字,供祀天师正殿。殿前有根在殿下曲枝南倾于上名公孙梅古树。又有传为天师张陵亲植古银杏树,并建有银杏阁。古银杏高数十米,侧围过六米,状如虬怒,势如蠖曲,枝如凤舞,气如龙蟠,形如玉笋,态雅苍翠,勃勃生烟,屈伸自由,浩然长生。奇特的是生有树乳下垂,约300——400余,大者长1米,小者如人乳头,大枝20多,小枝数个,可称银杏乳林,妙趣横生。殿后有唐前古歧棕,挺拔冲天直立云霄,顶端分枝,惜一枝枯,另一枝独自笑傲空中。

古歧棕往西有三皇殿,亦称无极殿,有匾悬其上。这里三皇乃伏羲神农、轩辕石刻造像,为唐代所制造,高90厘米,开元十一年(723)刻。又有唐玄宗手诏碑。还有10幅明代木刻浮雕花屏,立体感如花出水活灵活现般生动。

唐碑敇益州长史张敬忠,言蜀州清城在开元十八年(730)前,青城山中常道观有“飞赴寺僧”来夺为寺,令勿相侵,观归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可见当时曾在青城山发生道佛争地之事,这在道佛关系史中又是一例可民载的,其中提到道士王仙卿持敇书到此办理此事端。该唐碑有历史价值的文物。

三皇殿后巨岩上,有一道深槽纵贯苍岩,深20余丈,阔5、6丈,传说张陵降魔至此,以朱笔掷之,使巨石成槽,后称掷笔槽。

由三皇殿往东,过“龙蹻仙踪”就是天师洞。洞在山腰第三混元顶下峭壁间,崇岩千寻,直下如削。有殿雄伟壮穆,檐楹飞冷,上书“黄云”古字,笔迹娇健。登梯阶见司神,楼阁尖檐掩映,视上如井底望天,绿树生其上;回首洞外,群山拱揖,浮岚空翠,有若襟袖;目俯足下,平畴波动,晕眩心慓。旁有碑石“第五洞天”,光绪年间渭南严岳书。

司神者,虚靖天师,张道陵第30代孙,塑像白净俊秀,两侧站童手执法器护卫。

张陵塑像坐于深洞,即天师洞,嵌于岩内,过丈许,高二米余,面严峻竖目,左手执印符,右手托缽,细雕龛笼,梁柱质朴,香火石炉,沿壁有廊可通。

天师洞宫观古称黄帝祠,隋大业(605——618)年间创建改延庆观,唐称常道观,宋改昭庆观,俗称天师洞。现存庙观重建于清末。

黄帝殿(黄帝祠)在其东,有塑像,发出古里古香气息,宁谧异常幽静。黄帝祠有冯玉祥撰《轩辕黄帝碑》。西侧有道士彭椿仙《道士养生碑》,上有雕像。后有古六时泉,水清彻,蝌蚪群生游动。再东是迎羲楼,近为宿舍,当时已住有人居。往东饴乐仙窝(凝翠仙窝),在山岩陡壁下一平地上,雨天瀑布由山巅倾下如从天而降,甚为壮观。此路南巨石耸立之上刻写“魔石”大字,乃所传降魔石,一名试剑石,又叫三岛石。石高阔数十丈,上分下合,巍然峭立,石城环抱,岚翠融流。相传青城多妖魔,张天师欲诛灭之,将运道法轰雷闪电,忽现大石挡路,乃挥剑劈石,遂当中分裂,南片复为二,则有三,故称降魔石、三岛石。南旁路一片欲摧又止状,支于产片之上,裂纹有人高。石上树草相掩,与缝相接,映绿深幽。中裂通罅,有石阶下通海棠溪。

溪畔有慰鹤亭,于上纵目,林光浮动,台殿参差,奇景迷人。慰鹤亭在魔石北,海裳溪出南岸隐流石后林中,经石缝下15级,再5阶,至亭。亭西有石凳下行曲折到溪边。溪两岸大树斜立相交如棚,中空阔大,笼罩溪水声响如琴似鼓,和谐节奏动听若仙乐。曝光窥石隙窃入,映照清亮心肺欣爽。

魔石对面有上天楼,先曲后直,过扼口渐广,拐弯缘山而上,有息心亭。往南有石陛路,曲径乃至清灵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