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很长,动辄上百万字,但在这个快节奏、轻阅读时代,受到无数网友追捧;短视频很短,短到不超过五分钟,却占据了无数人的生活日常,“轻轻一刷,几个小时过去了”。网络作品究竟取长还是取短?时长和篇幅与受众接受有着怎样的趋向?本期三篇文章展开探讨。
游客在苏州美术馆拍摄刺绣短视频。新华社发(杭兴微摄)
价值追求不以长短论“英雄”
作者:桫 椤(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河北作协研究员)
在网络文艺中,网络文学和短视频是十分重要和活跃的类型,前者以文字、后者以影像方式提供消闲娱乐内容,受众群体十分庞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2年12月底,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为4.92亿,网民使用率为46.1%;短视频用户为10.12亿,网民使用率达94.8%。
在文体形式上,网络文学与传统小说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篇幅变长了,百万字的长度只能算中短篇。短视频正相反,它与传统影像和视频类节目最大的不同是时长缩短了,绝大部分短视频长度都在5分钟以内,甚至短至以秒计数。“长度”相反的两类作品都能赢得用户青睐,折射出的恰是网络文艺在反映现实生活、传播时代精神等方面的独特性。
网络文学产业博览会上,网络文学作品吸引游客关注。资料图片
网络小说连载过程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
大众文艺发挥功能主要在用户消闲的阅读和欣赏中。这意味着,大众文艺发达的时代,社会成员在从事生产活动之外有较多的闲余时间。正由于闲暇消遣需要,大部分用户用于文艺消费的时间是零散的和碎片化的。创作生产因此不断调整表达范式,以适应大多数用户在消费时间方面的期待。其中,缩短文字作品篇幅和影像时长是最普遍的方式。
短视频应运而生。按照创作主体划分,短视频分为用户生产内容和专业生产内容两种形式。但无论哪种,都紧守着“短”这一基本规范。正是由于短小精悍,受众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在任何地点、任何场景中便捷观看,由此吸引了海量的用户群体,带动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如今短视频已成为社会日常文化消费的“刚需”,大众在工作学习、居家生活、交通行旅的间隙刷短视频几成习惯。
与短视频不同,网络小说的长度具有隐蔽性。读完结作品的读者觉得超长的篇幅会造成阅读压力,但定期“追文”的读者则没有这种感觉。对于追着更新的读者来说,“长”不仅不是问题,而且能带来持续性的阅读吸引力。直接原因是完结的网络小说篇幅虽然超长,但连载过程采用的是“化整为零”的方式,每次上线的章节只有3000字左右。如果再考虑到每一章节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语言表达一般浅白平实、叙述简洁,阅读时并不需要深入思考,因此读者每次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扫”完更新的章节。
由此可见,网络文学虽然表达方式与短视频不同,但二者都采取相同的“短”策略以适应读者的时间需求,这也是网络文艺以受众需求为目标的鲜明例证。
凝聚力根本上由内容生成,技术发挥工具作用
与传统文艺相比,网络文艺的商品属性突出,由此引发了各门类之间激烈的竞争。当网民数量已经难再有大幅度增长时,对人群的争夺变成对社会闲余时间和用户注意力的竞争。用户在某个应用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在上网时长中的占比,成为市场占有率的标志——网络文艺以短时长、短章节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意图很明显。
网络文学和短视频黏性如此强大,除时长外,另有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多种“秘诀”,其中题材内容是核心竞争力。强大的交互技术凸显了互联网的社交功能,以某类或某部文艺作品形成趣缘社群是网络公共交往的基本形式之一。追根溯源,网络空间中不同文艺圈层和网络社区的凝聚力根本上还是由内容生成,技术发挥工具作用。观察微信视频号里的短视频,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和与大众生活、工作等紧密相关内容容易产生“爆款”。总之,在更新推荐、跟帖点赞、留言打赏等制造出的热闹与喧嚣的现场背后,网络文艺对大众情感有着及时关切与回应。
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期间,展览了丰富的网络文学作品。资料图片
在内容之外,网络文艺黏住用户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讲究“讲故事的方法”。说到底,短视频和网络文学都是在讲故事,短视频镜头、字幕和声音合起来,可以视为一个有讲述者、有主题和情节的完整故事。缩小了的结构单元则使情节高度浓缩,开端和高潮相连,能快速调动读者情绪的讲述过程和抖包袱式结尾,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同时,画面较少生硬切换,便于观看者集中精力理解内容。“讲一个好故事”更是网络文学叙事的主要目标,一部完结作品是一个角色众多、情节繁复的庞大故事体,“打怪升级”“主角光环”等叙述方法,保证作品能在较长的连载期内给读者提供持久的阅读快感,从而达到长期聚拢粉丝的目的。具体到每一个章节,同样追求故事性,“网络小说作家们往往会在三五章内设计一个小高潮,十余章内设计一个大高潮并完成一段情节”。
通过缩短一次性观看或阅读时间、强化内容的故事性并采用吸引用户的讲述方式,大众碎片化的文化消费在令人欲罢不能中变成可以长时间进行的“连连看”,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网络小说都足以在“注意力”竞争中稳操胜券。
不因“轻”“短”而削弱意义探寻和主题内涵
网络文艺常被视为“消遣之用”,受众主观上想以此打发闲余时间,这个过程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但是,其中隐含着一个模糊认识,即受众的消遣过程是否伴随着价值接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一部网络小说、一条短视频不可能没有意义指向,要通过故事和讲述方式传达某个主题。因此,受众看似消闲的过程,情感和思想无时不受到作品的影响。这就决定了网络文艺虽然主观上被用来消遣,但客观上必然蕴含着对价值的传播。
虽然网络文学与短视频的用户人群并不完全相同,但2022年网络文学用户数量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这一变化并非与短视频崛起全无关系,毕竟视频是直观的,基本不需要经过想象还原,因而更容易让用户沉湎其中。另外,与受众生活和情感紧密关联的作品更容易产生共情效果,包括反映普通人生活和社会普遍情感的现实题材作品,传播知识、满足受众猎奇心理和提供虚拟生存体验等的想象类作品。它们都采用小体量、短时长的上线方式,等同于创设了无需专门时间、场所、情境就能阅读和欣赏的“随身”文艺环境,满足了大众“所想即所得”的文艺消费需求。
由此可见,网络文艺的内在价值并不因“消遣之用”而减弱,反倒因为沉浸式的消费体验而得到全方位增强。这提醒网络文艺从业者要高度重视内容生产,从根源上提升网络文艺的整体质量。一方面,合理看待消费功能与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与一般的传统文艺不同,网络文艺的价值追求溶解、裹挟在消费需求之中,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的基础上,后者有助于前者的提升,毕竟有效的传播是作品发挥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长度变短固然有利于传播和接受,但一味强调“短”,甚至为了“短”而牺牲作品的价值追求和美感就得不偿失,甚至会走向歧途。
网络文艺的时长只是叙事策略
作者:吴 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博士生)
短视频和网络小说逐渐成为当今颇受欢迎的两种文化娱乐方式。传统的观点里,二者在体量上存在一个显著差异:短视频的主要特征是体量小、时间短,以一系列制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作品占据受众的碎片化时间。网络小说则体量较大,往往题材丰富,篇幅较长,甚至“百万字的网络小说只能是中短体量,而大部分网文具有超级长度”,通过持续的更新来增加用户黏性。这种认识实质上是以观察传统视频和纸质小说的固有思维来看待高科技时代的新艺术娱乐形态得出的一种简单化结论,忽视了这两种娱乐形式基于独特媒介形式而产生的新兴特征:短视频的观赏行为往往不只针对单个视频,网络小说也不是一个固定长度的文本,而是处在一个不断更新延续的过程之中。因此,既不能以孤立的眼光看待单个短视频,也不能以总体性目光对网络小说的长度进行简单概括。
当下,大众媒体提供了眼花缭乱的信息,并以快速更迭的方式时刻冲击着人们的视线。人的注意力终究是有限的,人们要从无限的信息海洋中进行信息筛选,这也构成了所有依托于互联网而产生的娱乐形式的共同特征:内容迎合受众需求,用户可以随时划走任何一条对他而言毫无吸引力的短视频,也可以随时弃读自己所追的任何一部网络小说。因此,从内在逻辑上看,短视频和网络小说都是以抢占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为中心目标的。想要在信息的海洋中吸引到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就需要以一种更加直白、快速的方式提供足够的刺激来获得关注,并寻找一种能持续提供吸引力的策略来增加用户黏性。因此,二者将不可避免地采取一个同质化策略:将自身变成一个高密度的具有吸引力的信息集合序列。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未必短,网络小说也未必长。
诚然,单个短视频的时长往往都在五分钟以内,这也是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短视频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占据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原因。但问题是,联想到日常观看短视频的直接经验,人们往往不会真的只拿几分钟的碎片时间来刷短视频,反而经常在不知不觉中耗费数个小时。这是因为如果我们把单个短视频看作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信息单位,人们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针对的是由无数个吸引力单位构成的具有吸引力的短视频序列。一方面,每一个短视频本身试图以快速、直接的方式带给受众各个层面上的刺激,而不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短视频会被快速划走并迅速替换,直到出现下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另一方面,成熟的人工智能系统对受众的兴趣爱好和用户习惯进行分析。这就使得一个个短视频在观看过程中会以一种高密度、持续刺激的方式构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短视频序列,而由于短视频无限更迭的特性,这一序列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之中。因此,从受众对短视频的观看这一角度而言,短视频的长度是灵活且无限的,既能够满足碎片化时间的观看需求,又能够满足长时间观看的诉求。
同理,网络小说正是短视频的反面。由于网络小说通常采取的是“免费 付费”订阅的营利模式,这就使得它需要依靠一种“将读者转化为粉丝的能力”而存活。它需要依靠有限的免费章节来吸引读者成为粉丝并付费阅读余下章节,且付费方式是按章节付费,这使得读者可以随时终止阅读行为而不用像实体书一样为整本书付费,作者唯有在每一章都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内容和快节奏向前推进的情节时,才能形成自己小说的粉丝黏性并促成读者持续付费。因此,网络小说看似体量很大,长度很长,动辄几百万字,但是为了迎合读者在网络端的阅读习惯和快节奏下的娱乐需求,它在单个章节的处理上不得不具有简单化、直白化、趣味化的特征。一方面,虽然网络小说总体字数远远超越传统小说,但单个章节的篇幅较之传统小说相对更少,不但字数不多,而且描写直白、简洁,这使得读者的阅读体验相对轻松,往往十分钟左右就能看完一章;另一方面,网络小说一旦过分注水则可能导致读者弃读,甚至作者不得不停止更新。因此,它的叙事节奏必须紧凑、快速,每一章都要有推动故事人物向前运动并有足够吸引读者的信息,而且往往每几章就能够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段落。除此之外,作者在更新和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也无法确定小说的最终走向,因为网络小说往往具有边写边更新的特点,作者要不断结合热点、用户的评价和兴趣,对小说的具体内容、情节走向、人物命运进行修正。网络小说是由无数个具体章节构成的不断流动和成长中的作品。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小说总体的篇幅虽长,但它同样可以被视作由无数短小、直观、刺激的吸引力章节所构成的集合序列。
总之,网络小说和短视频都是科技参与当代文艺生产、创作与传播而呈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改变的不仅仅是创作者的思维方式,也带来受众审美习惯和接受方式的改变。当我们摆脱简单、孤立的思维看待短视频和网络小说时,也许看到的是二者的内在共性:篇幅的具体长短只是形式上的表征,都是为了帮助自身获得受众有限的吸引力而采取的叙事策略。其背后的本质是在高科技时代和快节奏的高信息密度面前,文化产品内在逻辑的必然转向。这才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重视的。
作品永远是“内容为王”
作者:何 瑛(山东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络文学的“超长”特征,改变了传统文学对于“长篇小说”的定义。为什么今天的网络小说越来越长?从网文特性来看,类型小说提供了文本无限延伸的可能性,以奇诡的想象开启了时空跨越、高度自由的异世界,小说没有一个明确稳定的结构,作者可以不断开启新篇,将故事引向不同方向,而小说体量也会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从经济收益角度来说,VIP付费阅读模式、网站的签约和分成制度,推动了超长篇网文的流行。网络小说付费阅读模式直接将收益与字数挂钩,激励作者积极码字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今主要文学网站小说上架字数一般要求10万字以上,要求签约作者保持日更5000字以上的节奏,以累积点击率,保持小说热度。网文的点击率往往与小说长度正相关,而高点击率也意味着更多收益的可能性,更容易导向衍生产品的开发。从读者角度来说,每日花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当日更新的文字,可谓是轻松消遣式阅读,既不会厌烦疲惫,也有利于维系和小说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将“催更”和在虚拟社区讨论情节走向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愿意持续为心仪的小说投入情感和金钱。在以上因素的驱使下,网络作家们围绕一个作品苦心孤诣,不断延伸,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比比皆是,千万字以上的也并不罕见。
如今并非人人都是网络小说读者,但几乎人人都是短视频用户。短视频已经成为网络文艺最热门的类型,并呈现出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的态势。与动辄几百万字的网文不同的是,短视频一般都在60秒以内。为什么同样在互联网空间传播,二者有如此鲜明的长度差异呢?从短视频生产的角度来看,用户依靠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实现视频的拍摄、剪辑和传播,而时间短、体量小降低了视频制作和分享的门槛,也有利于短视频平台吸引更多的非专业创作者。从观众角度来看,浏览短视频消耗的是碎片时间,观看不受场景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在视听的冲击中感受到快感,实现即时满足。“文本细读”的耐心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品,而短视频暗含了较短时间获得更多信息的允诺,也缓解了信息爆炸时代“选择困难”的焦虑:大数据不断探测着用户的喜好,向目标客户推送着连绵不绝、无须选择的视听产品。于是观众放弃了选择权,也放弃了对完整叙事的追求,转而在不断流动的碎片化叙事中寻找新的刺激点和情感慰藉。
网文的“追更”代表了现代人“长情”的一面,我们依然愿意对一个故事日日追随,而不是一味追求新鲜感;短视频的沉迷代表了现代人“喜新厌旧”的一面,我们愿意动动手指,放空大脑,对一个个无意邂逅的视频投以十几秒的爱。手机客户端上,一个又一个短视频在手指间划过,观众如同乘客,在疾驰的车上欣赏窗外的风景。人们不断地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从中感受到瞬时的快乐,在指尖游移的仪式中已经完成观看的全部意义,观看的对象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短视频也迎合着现代人对“新奇”的体验,视频素材虽然可能来源于发布者的日常生活,但是在剪辑和包装中日常生活往往被夸张化、戏剧化以博得关注。在对“新奇”的无止境追逐中,人们的快乐阈值会越来越高,短视频也倾向于制造更强烈的刺激,于是我们看到各类“擦边”短视频鱼龙混杂于其中,甚至有些短视频为了追踪热点,跟风复制博人眼球的偏见,制造网络暴力。还令人担忧的是,当手机成为现代人观看世界的窗口、与各种社会关系连接的媒介时,过度依赖手机可能会削弱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思考能力,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得片面的“二手经验”并视之为“真实体验”。于是在带有滤镜的短视频的对比下,真实的生活显得黯然失色、乏善可陈,“短视频成瘾”导致的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冷漠疏离。
然而本质上来说,“长网文”和“短视频”培养的都是“短平快”的阅读习惯。传统文学往往注重叙事的整体性和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求读者专注阅读,否则便理解不了情节的走向,也感受不到文本的风格和审美。网络小说的读者则习惯于直接寻找小说中的“爽点”,进行“划重点”式的飞速浏览。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虽然体量惊人,但是分隔到每一单元,读者也可以一目十行。现代人试图运用碎片时间实现高效的信息获取,甚至一心多用,多设备多窗口刷视频读小说同时进行。但是高效的表象背后,一个又一个十几秒或几十秒的视频倏忽而过,人们有一种世界尽在手中的感觉,其实信息如同流沙般,眼看着从指缝间流走,而原以为坐观天下可能只是井蛙之见。表面看来,一个个视频带来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事实上,信息茧房与精密算法下的受众浏览着大同小异的视频,一个视频是对另一个视频的变形复制,这与不断生长但其实内核未变的套路化网文何其相似?动辄几百万或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虽然体量巨大,但是可能存在大量重复“注水”的情节,读者在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攫取的信息、受到的滋养可能极其有限。
所幸的是,人类既有沉溺的本能,也有自省的习性,在表象森林的迷醉中感受到意义匮乏的惊恐,在信息之海的沉溺中意识到主体迷失的危险,转而寻求更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在短视频越来越火的当下,长视频的需求也在增加,文化类综艺备受关注,知识付费类课程层出不穷。可以预见的是,优质长视频或将成为下一股流行风潮,以迎合大众对“深度阅读”的精神需求。而在超长篇网文的流行趋势下,高质量的短篇网络小说也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对冗长注水文“霸榜”的某种抗衡。从网络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来看,热度很高的影视作品并非都改编自超长篇网文,而是以质量赢得观众与市场的青睐。
总而言之,文艺作品的长短并不重要,质量过硬才是作品获得持久关注的永恒法宝。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16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