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瓜视业
《山海经》,古代版百科全书,也是焚书坑儒时,秦始皇唯一“不舍得”烧的书。
《山海经》的影响贯穿了中华文学史——
屈原磅礴大气的名篇《天问》处处可见《山海经》的影响;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内里就是对《山海经》的延续;
就连鲁迅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说:“这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连《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也“抄袭”了它。
最关键的是,如今“国货之光”崛起,少不了它的功劳。
《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那些或经典或光怪陆离的形象,都取材于《山海经》;
就连华为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与芯片“鸿蒙”“昆仑”“鲲鹏”等也源自《山海经》。
图/《大鱼海棠》剧照
然而《山海经》只限于神话故事当中吗?当然不是。
三星堆出土文物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
“顶流”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现场就像“拆盲盒”一样,青铜面具、青铜人面像、青铜树......极度夸张的造型风格其实就源于《山海经》。
我们只记得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但你知道“后羿射日”的前传吗?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大荒东经》
话说,上古时期,有一棵扶桑神树,直通天界,是名副其实的“天梯”。其上住了一家太阳,兄弟十个,每天有一个出去上班,其余就在“家中”休息。而太阳们上下班都有“专车”——三足鸟——太阳女神羲和大神之子接送,如此循环往复。
可是有一天不知为何十兄弟一起上班,十日当空,天下大旱,于是后羿射下九个太阳,顺道将负日的三足鸟也射死了。这就是“后羿射日”的完整版。
而这棵神树与三星堆青铜神树三层九枝分立九鸟的情形如出一辙。
就连树上独特的花果与神龙也与《山海经·海内南经》中的建木不谋而合:“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图/青铜神树
再来说说这副纵目青铜面具,别看他“眼睛瞪得像铜铃”,很像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他可是个“千里眼”。
关于这副面具的原型,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古蜀国第一个蜀王——蚕丛:
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华阳国志》
什么是“纵目”?竖起来的眼睛,很像金文“蜀”字的上半部分。
“蚕丛”我们都熟,李白的《蜀道难》就有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鱼凫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
颛顼死而复苏,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山海经·大荒西经》
还有一说,这副面具做的正是蜀国先民“信奉”的烛龙。
“蜀”字下半部分是个蛇,而“人首蛇身”的形象特征描绘的正是《山海经》中烛龙的形象。
而且在《山海经》中,关于烛龙的描述用了一个词——“直目正乘”。直长的眼睛,睁开,天下便一片光明;眼睛一闭,则黑夜来临。他从不吃东西、睡觉、呼吸,却法力无边,呼风唤雨。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这副面具反映的都是对于祖先的记忆。
《山海经》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有待考古学家的揭晓,但无可否认,《山海经》中的每个秘密实际上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千年历史见证。
图/青铜纵目面具
如果屈原放松读《山海经》,或许他就不会投江
《山海经》是很多名著的原型,也是各界文豪的启蒙。
比如,你要想看懂《西游记》,首先就得读懂《山海经》。
孙悟空在《山海经》中是第一奇兽——狌狌。它长着一双白色耳朵,既能贴着地爬行,也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吃了它的肉会让人走得飞快。据说,狌狌还会说人话,会在山林里用树叶建造小屋居住,还十分喜欢喝酒和玩弄草鞋。
猪八戒在《山海经》中是一种瑞兽——当康。它长什么样呢?
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名自叫,见则天下大穰。
虽然长得凶,却能够预示丰收。
王母娘娘也叫西王母。据《山海经》记载,她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之气,是女仙的首领。
她住在“玉山”,就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梦游去到的“天姥山”。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这对被强行拉来当cp多年的神仙,至多算个上下级关系。
不单是“天姥山”,喜好到处打卡的李白,还找到了《山海经》中的鹿台山: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牦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山海经·西山经》
李白找到的嵩山就是鹿台山。他在那里遇见了采摘菖蒲的人,有感而发,将其想象成仙人写下了《嵩山采菖蒲者》——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包括前面说过的《蜀道难》,无不体现出《山海经》给予李白许多创作想象,以及对《山海经》的崇敬。
当然更著名的是屈原的《九歌·湘君》和《九歌·湘夫人》,其原型也源自《山海经》——
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山海经·中山经》
就连他的“怀疑人生”之作《天问》也可以说是围绕《山海经》展开的。
关于自然,他问:“明明暗暗,惟时何为?”(白天光明夜里黑暗,为何是这样安排?);
关于神话,他问:“羿焉彃日?乌焉解羽?”(后羿怎样射下九日?日中之乌如何解体?)
......
不管是关于历史、哲学,还是自然、神话,屈原373句1560字一百七十多个疑问,多数源于《山海经》这部古代版百科全书。
如果被贬的屈原可以像司马迁一样,看完《山海经》说句“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或许他就不会投江了。
到了近代,鲁迅先生也深受《山海经》的影响。
来源:设计美学博主@莫醒
鲁迅先生对于《山海经》既喜爱又渴望,并还专门对其有所研究。他在《中国小说史略》有关《山海经》的论述中认为《山海经》是“巫书”:“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然秦汉人亦有增益。”
因为《山海经》中那些超凡脱俗的神话形象,他也借古讽今,反映了当时国家社会的黑暗危难。
在《故事新编》里,鲁迅先生描述的嫦娥从仙女到怨妇,后羿从英雄到世俗凡人,女娲补天不仅不被理解还惨遭人类痛骂,“神”沦落为了拥有悲剧命运“人”。
社会之麻木,生活之残酷,依然坚守自己信念的思想先驱者,可以说鲁迅先生对《山海经》研究的体现就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他的一个真实写照。
《哈利·波特》作者也”抄袭“《山海经》
要说魔法变幻之术,中国才是真正鼻祖。
J.K.罗琳自己也承认,《神奇动物》中的驺吾创作灵感就源自《山海经》。
电影中的驺吾从外形来看,是一只可怕的巨型猫科野兽,身形巨大如大象,毛皮似猛虎,鬃毛蓬乱,还有一条挥舞起来仿佛牡丹开花的超长大尾巴。
图/《神奇动物2:格林德沃之罪》里的驺吾
但驺吾性格纯良,拥有“日行千里”的神力。虽然长得凶猛,却不吃活物,心里充满了love&peace。
尾长于身,食自死之肉,不食人。——《说文》驺虞文异,尾长身,不食生物,不履生草。——《草木虫鱼疏》
正是因为它的仁义,在中国古代,驺吾的形象还被印上了战旗,成为了和平友好大使。
驺虞仁兽,故以解兵。——《资治通鉴》
这种旗子叫“驺虞幡”,打仗的时候挥一挥,就表示停战友好,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同款周边了。
如此优雅佛系的驺吾,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从《明太宗实录》《礼部志稿》来看,到了明朝永乐、宣德年间,曾出现了三次“驺吾热”,说是祥瑞之兽现身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永乐二年,为表明入继大统的合法性,明成祖鼓动朝臣进献珍宝。带有奇幻色彩的,当然是能照应“天选之子”的最佳。
所以朱棣的弟弟——周定王朱橚精心策划了一场驺吾进献营销事件,顿时上了热搜,引发满城轰动。众多官员积极“转发”、商业吹捧,于是就有了这幅《内府驺虞图》传世。
图/[明]佚名《内府驺虞图》
到了永乐十一年五月,“曹县献驺虞行在”;
宣德四年三月,“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献驺虞二”。
那这“驺虞”究竟是什么呢?可能是白虎。
在《鹿鼎记》中,当韦小宝在吴三桂府中见到一张白虎皮,他就称其为“驺虞”。
此外,我们在J.K.罗琳笔下还能找到不少《山海经》的同款——
鸟蛇,顾名思义,鸟和蛇的合体,可以根据容器大小变化自己的身体。
在《山海经》里这种动物叫“鸣蛇”,它有两对翅膀,身上覆盖着羽毛。不过最好不要去找它,因为只要它一出现就会有大旱。
图/《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与凤凰
邓布利多的伙伴、守护神——凤凰福克斯,涅槃重生的特征也与《山海经》中的凤凰相应。只是最初它在《山海经》中的记载仅仅是:
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山海经·南山经》
甚至还有食用的记载:“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诸天国食凤卵,如此土人食鸡卵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