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那个年代(99)一农村60、70后的小学生涯:校舍

生产队那个年代(99)一农村60、70后的小学生涯:校舍

首页冒险解谜噩梦校舍更新时间:2024-05-13

文:郑学良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么,“贫穷”的农村生产队时代,农村儿童们的上学及农村教育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作为60后的一代人,小编的小学生涯(74年一79年)完全是在生产队时代度过的,所以,小编就以个人的经历和视角,完整记录和回顾那个年代的农村儿童上学之路和受教育情景。

学生上学,首要的就是要有校舍(教室),相对固定、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校舍是学生上课上学的基本前提,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这一切似乎都成了奢侈和梦想。

这里,首先要谈谈当时的人口背景,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59年一61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俗称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受到严重影响,连生育率都很低。但随后由于政策的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有所改善,连人口出生率也上来了,最明显的是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特别集中,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到了集中入学的年龄,由于那一批儿童特多,而又由于穷的关系,农村无力集中及时修建校舍供儿童们上学,于是因陋就简,祠堂、庙庵、仓库、猪舍(当然是废弃的)、油坊、个别社员家的房舍等都被用来作农村小学的教室。小编小学5年,就经历过以下四种校舍:

一、祠堂

小编上学的第一间校舍就是村中的祠堂,教室设在祠堂内,赵姓是村中的大姓,当时有千余人,建立的祠堂叫赵家祠堂,建立年代不祥,但气派不凡,全是封火墙砌成,外形高大巍峨,里面阴森威严。解放前,这是封建大家族私产,解放后村里收归公有,由生产大队管理和使用。

祠堂占地面积一两亩,空旷宽敞,里面容纳千余人都没问题,理论上,全大队的学生都可以集中在此上课,但当时只是隔断了两间房作为教室,其余学生仍然分散在村里各处,原因是因为这座祠堂还有别的用处,那就是作为村部(大队部)和大会场,那时政治活动较多,经常要召开全体社员大会,祠堂就成了会场。

所以,就读的祠堂用途多样,一是作为校舍,二是作为大队部,大队部就设在祠堂里面的阁楼上,过去是戏台,后来作为大队部和会议的主席台,有时下课后,我们这些学生常上戏台玩耍,学大队干部主持会议的场景,三是作为会场,开大会,全体社员都集中在祠堂内,这与学生上课产生矛盾,因为影响了教学,这种情况下,教学为开会让路,要么放半天假要么休息,等大会开完散会后才继续上课。

二、地主家的四合院

小编在祠堂内上了年多时间吧,上学的校舍又转到了一座大四合院,离祠堂也就百十来米远,两者有联系,祠堂是赵姓族人的祠堂,这四合院是当地赵姓最大地主家的私宅,是一座四周方正、中间有天井地坪的木质楼房,从规模看,就显示出主人的富有。这四合院颇有来头,曾经的主人是村中最有权势的地主,红军二六军团长征时路过小编家乡,在这里被这位地主所带武装诱*了四名红军战士,解放后,这位地主被镇压,四合院私宅被没收。

四合院没收后,村里(大队)一是分给两三户贫雇农居住,另外宽敞的三四间房舍都用作了教室,供村里的孩子上学用。这四合院是木质楼房,而且年久失修,上下楼梯或者下课后学生走动,楼板“吱吱”作响,灰尘、响声杂乱混杂,这还不是最坏的,小编教室在一楼,有一次,班上来得早的同学推开教室门,吓得大呼小叫,地板上竟蜷缩着一条蛇,听到惊叫声后,隔壁的校长赶紧过来,用铁夹夹走。

四合院的阴森成为那时我们的噩梦。当时,有篇课文叫《收租院》,说的是大地主刘文采私设水牢、迫害贫雇农的事,这座四合院里有几间闲置的小偏房,传言这位地主经常欺负压迫家中的佣人和雇农,有几位受不了压迫就自缢在小房间里,那时年少,对这传言特别恐怖,出入都是结伙搭伴,绝不敢一个人进出。

三、生产队仓库

那年代的校舍,除了简陋、随意外,还有就是经常变换。在祠堂、四合院上学上得好好的,到了新学期,校舍又换了,换成了生产队仓库,那时年少,不知原因,学校和老师说换就换呗。

这次教室换成了一个生产队的仓库,独处一隅,当然这种变换比较人性化,选择了班上学生较为集中的那个生产队,一则是学生就近上学方便,二则也有寻求生产队支持的考虑(大都是本生产队子弟)。那时,生产队仓库一般就与队部是一体的,生产队就把队部(会议室)让出来,作为我们上学的教室。

由于是借用生产队的仓库(队部)上学,设施功能是不齐全的,口渴了就到院子的水井,大小便就去社员家的茅厕,好在那时的儿童不娇惯,很快就适应。

在生产队仓库上学期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次,生产队在队部(也是我们的教室),晚上召开社员大会,班上学生的课堂作业本堆放在教室的课桌上,那时好多农民抽旱烟,就是用纸张卷着烟丝抽,纸张当时比较紧俏,可能是烟瘾难耐或者情急之下,个别老农把作业本撕下来卷烟抽,第二天学生上课发现后,向老师哭诉,老师就向生产队队长交涉,队长火冒三丈,出工时就当着社员面骂娘:狗日的,不抽烟会死时啊,撕娃娃的作业本来抽烟。后来老师与队长商议,以后如需晚上开会时,先跟老师通气,老师就让一个就近的学生把作业本什么的全部存放到家里去。

四、村小

大概到了小学三年级第二期,小编终于搬到了大队小学就读,从此,过上了相对稳定的小学就学时光。

村小(大队小学)原来是一排木房,因学校扩容,于小编刚上小学那年拆掉扩建,当时建校都是社员集体投入,大队集体烧砖瓦,大一点的学生搬砖运沙,终于建成了有七八间校舍的大队小学,拥有七八间校舍的农村小学不算小了,但由于小编所在大队规模大(当时就有三千余人),加上六七十年代人口出生高峰,适龄上学儿童多,新校舍也不能容纳所有学生,只有高年级的学生集中在此就读,低年级仍分散在村子里的祠堂、四合院等临时校舍。

到村小就读后,才感觉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和上学。这里,有更多的老师学生,见到了同一年级但却分散各地上学的同年校友,有统一的作息时间,有了专门的操场,不像以前上体育课和课间操,都是借用当地的晒谷坪进行等。教室也相对有了固定的黑板、课桌等。总之,村小,让我们有了“校”的感觉,当时确实新鲜和兴奋,也让我们度过了剩下两三年的小学时光,终身难忘。

村小虽比过去的祠堂、仓库作的校舍好多了,但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冬天冷。祠堂、仓库、四合院等,均分布在院落中间,而村小却建在旷野上,四周没有遮挡物,那时穷啊,教室虽有窗户却没钱装玻璃,冬天时,老师就扯几块薄膜,用图钉钉住阻挡寒风,用不了几下又吹散吹坏,不得已,师生又用报纸糊窗户,可也不能阻挡寒风的侵袭,上课时,冷得直打哆嗦,手脚常冻得麻木。

以现在的眼光看,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小学,硬件太简陋、条件太艰苦,只要能遮风挡雨、只要有黑板书桌,就是一间教室、一所学校,校舍虽然简陋,但读书的热闹劲却没得说,农村的田野山路,早晚都是上学放学的儿童,每所学校都是琅琅读书声。后来,条件好了,农村也建了许多新学校,再无过去学生上学无校舍之忧,然而,学校有了,校舍漂亮了,突然之间,“人”没了,农村学校没人上学了,农村儿童到哪上学去了?都去了城镇学校,无奈之下,农村小学大量撤并,许多过去红火、热闹的乡村小学一片沉寂,校舍荒芜、杂草丛生。以前,农村小学条件差,却有很多学生,现在,农村小学建得大气漂亮了,却没了学生,令人唏嘘。

作为农村的六零后、七零后们,还记得你们曾经的小学校舍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