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单身狗如何过七夕?

古代单身狗如何过七夕?

首页冒险解谜土偶更新时间:2024-09-22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如今,这一天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情侣们通常会在一起共庆节日。

但其实在古代,七夕节又称“女儿节”,是单身女子的节日,她们可以着盛装,大大方方地和姐妹一起聚餐、玩耍。

那么,古代的“单身狗”们,是怎么样过七夕的?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乞巧: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乞巧是七夕的固定栏目,没有乞巧,七夕仿佛就失去了灵魂,所以七夕节又被称作乞巧节,乞巧乞巧,祈求智巧。

乞巧起源于汉代,流于后世。《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关于乞巧最早的记载。

唐代乞巧习俗广泛流传,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极为重视。《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结彩楼,以九针孔五彩线来编织月亮,中国式浪漫真的是无人能及。

北宋《唐宫乞巧图》

到了宋元时期,出现了专卖乞巧物品的“乞巧市”,人流如潮,车马难行。到了明清,乞巧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投针验巧、贺牛生日等习俗。

影视剧《延禧攻略》投针验巧

喜蛛应巧: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一种米粒大的蜘蛛,古人认为蜘蛛是一种预报喜事的动物,蜘蛛结网和女子纺织极像,因此,喜蛛结网也寓意女子应巧。

七夕这一天,人们将喜蛛放在瓜果或小盒里,倘若蜘蛛结网,则视为得巧。关于验巧方法,不同朝代有所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宋视网之圆正,而后世多遵唐俗。

卖磨喝乐: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

磨喝乐起源于佛教,原佛祖释迦摩尼的儿子摩睺罗,传入中国后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天真童子的形象,并成为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人偶,包含了古人多子多福的愿望。

磨喝乐是唐宋时期极为流行的儿童玩物,形象多为半臂衣裙,手持荷叶。唐朝时,磨喝乐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妇女“宜男”的祈祷品,到了宋代成为供奉赏玩和儿童游戏的人偶,世俗化和娱乐化倾向进一步发展。

《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七月七夕……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足以见磨喝乐的普遍。

我们现在夸一个孩子憨态可掬,就直接说可爱,但在宋朝,大人夸孩子可爱,可能就会说“生得磨喝乐模样”

拜魁星:北斗南头云送喜,人间快睹魁星

七月初七虽说是女子节,但还有一件事情对读书人至关重要,那就是拜魁星。魁星是掌管文事的神仙,而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辰,在这一天祭拜魁星,魁星也便可以保佑考运亨通,一举高中。

魁星,指的是廿八宿中的奎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拜魁星的传统和古代的星宿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奎主文章”,在读书人眼中,魁星是十分重要的守护神

《魁星点斗刻石》

拜魁星有一定的仪式和规范。一般在七月初七的晚上,月光微晕,对着满天繁星,布置好神案。神案上需有净水三杯,香炉一个,蜡烛、香花、香茶、水果各两样,对着魁星的画像,上香叩拜,默念魁星宝诰三遍。然后将名讳和生辰告知魁星,磕头礼拜,焚香烧纸。

吃巧果:巧果乞巧怜鹊瘦,水云桥细月应知

七夕这一天,除了一些玩乐之外,人们还会吃巧食,最为常见的便是吃巧果。巧果,也被称之为乞巧果子,是一种由油面糖蜜制作而成的果食花样。

巧果各种形式的都有,讲究的人家还会制成七种颜色的巧果,将其用长线串成一串。据说古时人们还会将巧果抛到屋顶上,他们认为喜鹊会将其衔走搭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

由于南北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巧果还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出现了以山东巧果为代表的北方巧果和以上海巧果为代表的南方巧果

山东巧果VS上海巧果

山东巧果的制作模具是必不可少的,巧果模子特别讲究,一般是用木头制作的,甚至还有梨花木制成的模具。好的模具历史悠久,可传上百年。上海的巧果则是将面团擀成面皮,切成菱形,用手折成好看的形状。


看,古代七夕的活动是多么丰富多彩,每一件都有出处,每一件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七夕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情人节”,它还包含了女性游乐和男性拜魁星的习俗。

七夕的传统流传至今,不仅保留了古老习俗,还以更具时代特色的方式得以呈现。

今年广州乞巧文化节正式启动,在祈福、拜七娘、对月乞巧等古代风俗的基础上,还推出了首个元宇宙数字乞巧文化博物馆,以新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的传统。

这是未来文化传播的一种趋势,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九色与你,一起行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