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楼,又名南楼,为古青州市南阳城的东南角楼。位于今云门山南路与凤凰山路交汇的十字口西北角,老青州卷烟厂西院内。南阳城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北宋初年,修复南阳城时增建角楼。宋末元初及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角楼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新修建南阳城,“增崇数尺,垒石甃甓”,即用砖石将城墙增高数尺,加固瓮城井池。同时修筑四座城门,东门称“海晏”,西门称“岱宗”,南门称“阜财”,北门称“瞻辰”。南楼也得以重修。
“南楼夜雨”是古“青州十景”中著名的景点之一。所谓“南楼夜雨”,并非是夜晚到南楼上去观雨,更不是南楼夜里会下雨。而是因着南楼周围植有许多挺拔参天的白杨树,夏秋季节,经风一吹,杨叶“哗哗”作响,听上去犹如下雨的声音。尤其在更深人静的夜晚,那淅沥的声音更加惊心动魄,令人倍感凄凉。这情景正好迎合了一批失意官宦和落魄文人的心境,诸多游子离客羁旅青州,闲暇无聊之际便登上南楼,借“夜雨”的凄凉寄托千里幽思,或借酒浇愁,或吟诗作赋,抒发胸怀。久而久之,便有了“南楼夜雨”的佳景美名。
南楼为什么又叫魁星楼呢?有两种说法。一是南楼气势恢宏,面厦三间,进深一间,两层重檐,勾心斗角,四面围廊,立柱歇山,一色的砖木结构,碧瓦红窗,雕龙镌凤,古朴典雅。整个建筑长27米,厚15米,连同城墙墙基通高24米,在当时的南阳城中,堪称楼厦房舍之魁,登楼览胜,有触天扪星之感,故称魁星楼。此说有些牵强,更可信的一种说法是,读书人为了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南楼成为祈拜魁星的地方。魁星,又名璇玑,是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颗星,因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排列如方形之斗,故称斗魁。魁为古代神话中的神,俗称“奎星”,是古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之一,被称之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灵。汉代即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修建魁星楼,以崇拜祭祀。魁星楼里供奉魁星神。关于魁星神像的形状,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做了形象的描述: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就是说,魁星神像的头像恶魔,一脚向后翘起,犹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犹如“魁”中的“斗”字,一手执笔,其含义是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魁”字的另一层含义是“第一”的意思。明代科举制度以五经(诗、书、礼、义、春秋)取士,第一名为经魁,五经皆第一为五魁。足见,奎文阁、魁星楼之类的建筑当兴盛在明清时代。
魁星楼或魁星阁一般都是高层建筑,为的是尽量接近天阶,好祈求福祉。南阳城四角应该都有角楼,估计是同样高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单将南楼作为魁星楼呢?这可能与它所在的方位有关。因为按照八卦学说,东南方向为巽,巽主文人求取功名有风宪之力。所谓风宪,即风纪法度的意思,暗指神力。照此推来,南楼又称做“魁星楼”就顺理成章了。
因魁星楼位居巽方,对文职人员有风宪之力,对官宦宜任东南,所以历代达官贵人、文士*客都喜欢到魁星楼上宴请宾朋、游览观光。宋代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知青州时,都不止一次登楼游宴。皇佑三年(1051年)夏末秋初,范仲淹与属下踏着皎洁的月光登上魁星楼,放目远眺,城南延绵起伏的山峦在月色清辉中若隐若现,分外迷人;俯视城郭,千家万户灯火闪烁,安祥和谐;举头仰望,月挂中天,冰清玉洁,银辉四射。在这天人合一的祥和之夜,他十分满意自己的政绩,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题为《南楼》的诗:
南楼百尺余,清夜微尘歇。
天会诗人情,遗此高高月。
范仲淹谢世十六年之后,欧阳修又到青州任知府。他缅怀先贤,在听政之余,常常到魁星楼,或游宴,或观光,或静坐养心,或赋诗对弈。熙宁二年(1069年),他与宾朋登楼宴饮,透过窗棂,城南的山光水色一览无余,趁着酒兴挥笔《留题南楼二首》。一首是:
偷得青州一岁闲,四时终日对孱颜。
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
另一首是:
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做么生?
公退留宾夸美酒,睡余欹枕看山横。
两首诗在赞美青州青山绿水、幽雅环境的同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宽简而不扰”的施政方略和他卧而治之的为官精神。
明朝嘉靖年间,致仕归乡或丁忧在家的冯裕、刘澄甫、黄卿、杨应奎等被后人誉为“青州八君子”。他们结社于北郭禅林,遗有《海岱会集》。据考,其中不少诗篇成于魁星楼。这不仅与魁星楼幽雅的环境有关,也与他们放荡不羁的心境有关。初夏时节,黄卿登上魁星楼,望着城东滚滚的麦浪,挥笔写下了《初夏登郡城楼望宿麦开花》的诗篇:
雨霁风暄正麦秋,层城引望更登楼。
含金遍野黄初见,舞浪排空翠欲流。
万顷膏腴迥斥卤,两岐歌颂满瓯篓。
与丰道泰原相属,暇日重销赋客忧。
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大雪飘飘。雅兴十足的杨应奎欲去城南赏景,出得城门,厚雪铺地,不辨沟壑,只得踅转回城,攀上魁星楼观赏雪景。推开窗扇,银装素裹的劈山分外妖娆。他兴致勃勃地写下了《雪中望劈峰》的诗句:
劈岭高寒插剑鋩,晚晴遥望失苍苍。
千层华盖从天下,九叠屏风带雪张。
影落平芜青黛掩,秀分南极白云长。
他年五老能招隐,便结松巢跨石梁。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青州知府李本纬在深秋风雨之夜登上魁星楼,体验秋风飒飒、细雨绵绵、疏冷湿衣、寂夜难熬的孤凄情景,写下了《南楼夜雨》的佳篇:
不驾屏号驭,栏杆漏正长。
如何消寂历,偏听雨淋浪。
琨啸唯风榻,庾登坦月床。
谁知徙猗处,疏冷湿衣裳。
清代画家王在镐仰慕青州山水,曾多次登魁星楼观景、写生。他的画画中有诗,许多诗句都与魁星楼有关。如“城上依雕栏,澄怀放眼看。”、“古今凭吊处,云雾总漫漫。”、“消闷登楼观山色,睡余依枕听霖声。”等等都是对“南楼夜雨”景致的生动写照。
魁星楼在解放前屡遭战火,颓坍不堪。1948年青州解放后,城墙拆除,楼阁也随之烟飞灰灭。1958年大炼钢铁,又将残存城砖建了炼铁炉,休说魁星楼,连城墙也荡然无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名胜建筑,遇治而兴,逢乱而废。魁星楼几度兴衰,终于迎来了太平盛世。2011年,青州市政府高瞻远瞩,在魁星楼原址上破土重建。而今,一座古色古香、富丽堂皇的魁星楼在古城修复中,矗立了在世人面前。 (刘继孔)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