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藤梯到楼梯,快手老铁陪“悬崖村”一路变迁

从藤梯到楼梯,快手老铁陪“悬崖村”一路变迁

首页冒险解谜像素英雄比克更新时间:2024-05-01

来源:环球网

悬崖村主播的短视频和直播像是一个个像素点,在5年间丰盈了悬崖村的面貌,每一个像素点下涌动着的真实生活,聚合成时代的光影,见证着古老村落的变迁。

5月13日,是四川凉山“悬崖村”村民的乔迁之日。一大早,数十家媒体涌入,话筒和摄像机再次聚焦这个彝族村落,多路记者跟随村民下山进程,全程直播着脱贫攻坚路上成功“绣”出的蜀绣。

同一时刻,在记者聚集的几里地外,悬崖村村民吴达打开快手,和往常一样,为关注他的119W粉丝直播,悬崖村对面的村民杨日布也正在直播间,向老铁介绍自己的早餐。

“你们家搬不搬呀?”“你分到的房咋样?”“我看新闻别人都在搬家,现在是啥情况啊?”……除了日常问题,最近老铁们都很关心搬家的大事小情。彼此间像是从未中断过联系的远房亲戚,通过评论和私信的方式表达着牵挂。

悬崖村迈出的每一步,老铁都在关注。

楼梯时代,大步迈入新生活

搬家的喜悦,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在快手酝酿。

4月9日,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安置点,进入最后的收尾工作。卡车司机“自由飞翔”(快手ID:751326495)运货路过,记录下了这一幕。夜色中,安置点仍有灯火,四五个工人还未休息,正在从货车上卸下建材,黄墙灰瓦的楼栋式建筑已初成型,离搬家的日子越来越近。

远处人头攒动,跟随“悬崖村杨布者”的镜头,从体育场的跑道边望向绿茵场,几百名村民聚集在一起,期待着某项盛事。“悬崖村吉克拉里”则置身人群中,村民们以村为单位有序坐好,或好奇张望,或兴奋交谈。体育场前方看台上,红色横幅醒目写着: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住房分配大会。在四月底的艳阳天,村民们等待着抽签分房。

一周后,家住县城的“走出悬崖村阿红”路过安置点,远远地拍下了新房子的全貌,给即将搬迁的村民来了个“剧透”,视频中他感叹:“农民小区好漂亮啊。”

阿红所拍摄的“农民小区”,是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四个安置点共建有4057套房屋,可安置居民3914户,解决18914居民的入住问题。此次搬迁的村民来自28个乡镇,92个边远乡村,计划5天内全部搬迁入住,其中就包括82户“悬崖村”的居民。

“明天早上悬崖村搬家,我在快手上直播,欢迎大家观看。”搬家前夜,拥有1.1万粉丝的“悬崖村阿服”发了条预告。“恭喜兄弟搬新家”“我去帮你搬东西”......评论区老铁纷纷恭贺乔迁之喜。

5月10日,“曲比克的446”和他的家人作为首批搬迁的村民,得以先饱览新家的全貌:前有河流,后临群山,楼栋式建造的小区在山环水绕中保留了彝族传统元素——木雕牛角,显得古朴又现代。

同时搬迁的“阿西瓦期”则在这一天在快手连发了5个视频表达喜悦。从新家阳台下俯看小区全貌,广场上还来往着忙碌搬家的村民,新家卧室洁白墙壁前适合和儿子来一张自拍……

“悬崖村”本名阿土勒尔村,共有4个农牧服务社,除牛觉社在山下外,其余都在半山腰。从山脚到位置最高的勒尔社,垂直高度相差800米。此次搬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包括“曲比克”、“阿西瓦期”、“阿服”在内的牛觉社12户居民先动身,成为走出悬崖村的第一批原住民。

5月12日,悬崖村的搬迁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天,快手上也热闹非凡。凡是搬迁的用户,几乎都分享了新家的视频:房子100多平米,通透敞亮;厨房大理石桌面搭配实木储物柜,实用大气;卫生间配备自动热水器和洗手台,方便整洁;房间里的家具都已组装完毕,装饰配色多为彝族最爱的黑红黄三色......

搬家第二天,“勒五阿红”就和家人吃上了搬家后的第一顿饭:红色实木餐桌上,是一盆彝家特色水煮鱼,鱼骨散落在桌上,一旁的儿子坐在新沙发上,菜不多,但一家人围坐,其乐融融。

“悬崖村陈东”安顿后的第一件事,是去看看孩子们的新学校:远远看去,红黄墙漆的五层小楼崭新且现代,门口站了很多和他一样关心新学校的村民。

在视频下方,与#学校是孩子的新家#标签并列的,还有#爬悬猴娃#。点开这个标签,悬崖村孩子们冒着生命危险的上学路,又展现在眼前。和迈向新生活一起被记录着的,是悬崖村曾经的落后和闭塞,短视频不仅仅见证了村民迈向新生活的喜悦,更是幸福的开端。

藤梯时代,短视频凿开绝壁孤岭

悬崖村被更多人看见,正是因为短视频。

用背包绳绕过孩子的胸口,在背后打上结,以确保安全,十几个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排成串儿,互相牵着背包绳,攀爬与地面近乎垂直的藤梯,踏上从学校回家的路。这是悬崖村村民某色拉博,在快手上传的第一条视频,播放量48.3万,而另外一条名为“悬崖村一年前的老路”的视频,播放量则达110万。

包括某色拉博在内,悬崖村共76户358人都住在山上。上山勉强称作路的有三条,其中两条是沿着公路边的山体,需要垂直爬上这800米的悬崖,第三条则是走河谷,这条路比较平缓,可以多携带一些东西,但是比爬悬崖要多绕行几公里山路。

绕远还不是问题,对于当地人而言,几公里山路也就多走一两个小时,但问题是河谷只能在枯水期走三个月。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上山只能选择两条爬悬崖的路。

贴着悬崖壁有17条用藤条和木桩做成的藤梯,其中接近村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因为路不好走,这里的孩子上十天课,放五天假,上学放学都要由家长接送。沿着崖壁攀爬,转到山体的另一侧。风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不稳,悬崖上能下脚的地方不到手掌大。

据拉博介绍,村里的小孩基本都要到9岁左右才上一年级,因为太小的孩子,即使在家长的帮助下,也无法下山。

在拉博的另一条视频中,约二十米宽的湍急河流上,架设着由几根绳子和木柴搭成的“桥”,绳子因为腐朽断开打了很多结,木柴也并不能完全铺满桥面。就在这简陋的桥上,拉博双手张开保持平衡,为大家表演绝技“过桥”,这门因从小走习惯而练就的绝技,让不少老铁直呼“心酸”。

除了难走的路,还有难住的房。拉博家的房子,是在他出生前就修建的土坯房,低矮的地方养殖鸡羊,高的地方住人。房子老化后,几乎丧失了挡风遮雨的功能,“每次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

这些艰难,通过短视频传到了屏幕另一端老铁们的心里,短时间内,拉博的粉丝破十万。每天固定时间直播,拉博想向老铁展现悬崖村的更多面。

和拉博一样用快手拍视频、开直播的,还有杨阳。“我看快手上有很多人就是单纯想展示自己,有的拍段子,有的就是做饭。我也想试试,拍拍我们大山,因为这里很美”。

最初在村里四处拍拍、记录下务农的日常生活,每条视频平均有50多万的播放量,这让杨阳备受鼓舞,后来将更多的时间倾注到直播上。从早上八点到十一点,每天固定三个小时,几乎从未间断的直播,让杨阳的粉丝数很快攀升至16万。

渐渐地,对杨阳熟悉和信赖的老铁们,开始通过杨阳购买悬崖村纯天然的蜂蜜等土特产。虽然发货速度仍是个问题,但比起从前每个月100多块钱的收入,这笔“意外资金”,让杨阳看见了更多希望。

对于村里的老一辈来说,年轻人整天对着手机自言自语就能有收入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但对于像拉博和杨阳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快手似乎看见了致富的道路。

钢梯时代,野蛮生长的初代网红村

2016底到2017年间,为改善悬崖村的出行路,政府组织在陡峭的地方架设钢管,修建由2556级钢梯组成的上山路。

招标最初,因为施工难度大,从四川到云南,没有施工队敢承接,最后政府决定采取村民自建的方式,由村民将重1200吨的6000根钢管,一步步背上山。

彝族小伙吴达参与了这次修路。6根1米长的钢管绑成一捆,吴达身背钢管,在狭窄的悬崖小路上艰难行走。“大家好,我们今天背这些钢管来替换藤梯路,路太难走了。”

视频上传后,获得了622万播放量。“为你点赞,好样的兄弟”“辛苦了,千万要注意安全啊”“感谢你推广家乡,让更多人看见”......老铁的鼓励和关心让初为主播的吴达有些欣喜。从那之后,在悬崖村给大家拍短视频和直播,成了吴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拉开贫穷的帘,美和自由才是悬崖村的真实面貌。春季冰消雪融,融冰潺潺从石间流过,水小则成泉,大则成瀑。花随花季自然开放,在远处山雾的映衬下格外娇艳。冬天下雪的时候,吴达就赤脚在雪间奔跑,大口吃雪,在山间自由奔跑。

自由的生活,并未被大山阻隔住。结婚时走钢梯背新娘上山,宴请宾客后行泼水礼……在吴达的分享下,壮美景色和彝族风俗成了悬崖村除贫穷外的新标签,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上山之路。不到两年半时间,吴达收获了118万粉丝。

2020年5月12日,悬崖村搬家的这一天,吴达像往常一样打开直播,陪伴网友吃早饭。为了照顾因为疫情滞销的鸡羊,吴达一家选择暂时留在村庄。

对于吴达来说,直播就是他的生活。选择主播连麦PK,自若地接受惩罚,各种熟练的操作俨然达到了“职业主播”的技能标准。

当吴达在低矮的土坯房中直播时,一旁的小侄女总会好奇地凑过来,“你想不想吃棒棒糖?”吴达问侄女。直播间的老铁听了,默契地在直播间刷起“棒棒糖”,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4岁的小女孩开心地重复着“棒棒糖”。

从悬崖村初代网红拉博、杨阳,到突破百万粉丝的吴达、杨日布,这些彝族小伙子在镜头前熟练地说着:“谢谢老铁,进来的点个关注。”很难想象,三年前,他们还是连普通话都不太会说的山里人。

在快手上搜索“悬崖村”,有超过100个账号,以各式各样的内容出现在大家视野里。有的刚拥有几百粉丝,有的粉丝超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因为快手,在遥远大山里年轻人,也能成为互联网的弄潮儿,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耕种着走出大山的梦想。

通过快手,村里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变宽了。

未来,老铁仍在

播种的梦想终于迎来收获的时节,悬崖村搬家了。

对于村里的人来说,这次下山可能是最后一次。搬家这天,保持“全村最快徒手下山速度”记录的拉博,和家里人走了近三个小时。和曾经熟悉的邻居说再见,和住了近一辈子的土坯房说再见,和过去的生活说再见。慢下来回望,是告别,也是重新出发。

村民不再,但悬崖村仍在,它的未来将不再是绝壁孤岭。修建索道、缆车、度假村等旅游服务设施,开发成古里拉达大峡谷旅游风景区,村中的钢管天梯将成为旅游景区游客观光攀登项目。

当钢梯和网络不再是唯一的出路,悬崖村的年轻人们走到了更广阔的路口。

初代“网红”拉博再一次走到了前面。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悬崖村顶大平台,已有旅游企业开发并修建了集装箱式住房,通过直达山顶的盘山公路,每年陆续会有游客自驾前来。拉博就在这家酒店当向导,比起从前放羊务农,这份工作为拉博带来了更稳定的收入。

杨阳也从事起旅游接待的工作。从拍摄自己背着山货攀登钢梯,到记录外地背包客来此体验,曾在直播间许诺“老铁来我们村,一定带你们玩”的杨阳,如今正兑现着当初的诺言。

因短视频和直播被看见,悬崖村的网红主播们逆流而行,开始当起了导游、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甚至有人开小店做起了老板……他们正在用鲜明的职业标签装备自己,一步步地汇入现代化的洪流。

有前辈领路,吴达对于自己的去路也更加明确。在5月18日早上的日常直播中,吴达接待了快手旅行主播“咖啡走遍中国”,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接待从快手“来”的朋友了。在悬崖村当向导,经营农家乐,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老铁把酒言欢,未来的样子在吴达心中已经有了形状。

无论未来何去何从,老铁都在。在杨阳的一条快手视频下,有人留言:你是我关注的第一个悬崖村主播,很久没见你更新视频了,希望你们一切都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