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在路边摆摊,你永远不知道城管和顾客哪一个先来 ——某摊主
工作刚一年的时候,工资只有几百块,我学会了撸串,使得我本就紧张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但是对撸串有着沉醉的迷恋,对钱包渐扁视而不见。
那时有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烧烤是死猪肉做的,麻辣烫是地沟油煮的。所以在父母眼里买路边摊上的东西吃和嗑药没区别。我去吃东西得像地下党接头一样,走在路上左顾右盼防止被跟踪,到了店里,找个背对门的位置坐下、点菜、吃完一气呵成,然后擦干净嘴毁灭罪证,迅速离开现场,有几次还忘了找钱。
后来发现一个人去吃东西没意思,就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团伙作案,大家总是在工作后约好去吃烧烤,在一阵阵带着烤香味的青烟中,一群人吃着羊肉串、喝着啤酒谈笑风生。酒喝多了以后各种杂音此起彼伏:“X老师是我儿子”、“XXX我喜欢你”......老板怕我们一时兴起把他店铺给拆了,就赶紧打发我们走人,回到家里被父母闻出酒味的人立马遭到严刑拷打,于是个个化身刘胡兰,严守组织机密,继续秘密进行地下撸串活动。
光阴似箭,一晃几年过去了,我的发际线和经济水平均有所提高,尝遍了烧烤、麻辣烫、关东煮、猪肉米线、手抓饼等路边美食,亲身领教了路边摊的两大危害,一个是让钱包变瘪,一个是让腰围变粗。
尤其是那些减肥期间的女生(其实就是我)最为悲催,本来信誓旦旦要瘦成林志玲,从路边摊旁经过时,老板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于是忘掉誓言,坐下来胡吃海塞变成贾玲,而我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吃烤排骨吃不出排骨身材。
即便是冒着吃成贾玲的危险,我也没戒掉吃路边摊的习惯。毕竟熬夜容易猝死、玩手机容易瞎的道理我们都懂,又有几个人能戒掉呢?
前一段世界杯,烧烤摊遍地开花,每个烧烤摊基本都配备了大屏幕方便食客们边看世界杯边撸串,一个进球全场欢呼,虽然自己并不关注世界杯,也被那气氛渲染,跟着一起嚎叫,法国进球也欢呼,克罗地亚进球也欢呼,导致旁边桌的人都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我。怎么了?欢呼不对吗?气氛多好啊,everybody,跟我一起嗨嗨嗨!
我爸问我,“你说烧烤到底有啥吃的呢?不就是烤羊肉串,猪肉串,烤茄子,烤这烤那,吃的也就那么几样么?”我也说不上来,只能带老爹一起去撸了一把串,然后老爹也成为了众多以撸串为生命的食客之一。
立秋了,天气凉了之后烧烤摊们又要开始准备冬眠了,使得我惆怅中,又狠狠撸了一把串,唉,没什么,夏天还会再来,花儿依旧会开,明年的夏天,我们烧烤摊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