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走上仕途,方式花样百出——唐朝商人开启逆袭人生

一心走上仕途,方式花样百出——唐朝商人开启逆袭人生

首页模拟经营入仕之途更新时间:2024-05-09

导语:众所皆知,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常以"士农工商"为序,我们可以看出商人排行末尾。白居易诗中曾描述说"商人重利轻离别",表现出利益在商人的眼中高于一切,由此也可以看出,商人不受封建社会的重视。自出现商人后,从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到汉代的"商人不得入仕"的诸多政策,都压制了对商人的发展,等到了唐朝则出现了一些保护贸易的措施,反倒让商人及私人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机会,这个时期的商人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少商人削尖了脑袋跻身官场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对商人在社会阶级中变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唐朝入仕生存指南

一、商人入仕的途径

1、合法入仕的途径

(1)科举考试 入官为仕

在唐朝初期,为适应重农抑商的政策,朝廷规定工人和商人两个阶级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这一现象在唐朝中期的时候有所改变,受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商人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科举考试中工商身份的考生放宽了要求,商人的子弟符合条件的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商人能够步入仕途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也是能够改变他们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能够进入仕途,商人们也费尽了心思,变得十分的活跃。同一时期私学兴盛,能够参加学习的身份范围基本上囊括了当时社会上的各阶层,至唐玄宗开元年间,还大肆支持创办私学,掀起私学授业的浪潮。

据记载,唐文宗大和元年,成都一酒商的儿子陈会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登第。陈会家中世代以制酒贩酒为生,打造了自家品牌,在当时的成都也是赫赫有名,其母亲为了让儿子参加科举考试,从小训诫,最终陈会不负期望入朝为官。同样在唐懿宗咸通六年名为常修的盐商之子,寒窗苦读数年后也成功步入仕途。同样身为商人子弟身份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当然远不止上述这两位,而且这样的现象在唐朝后期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为了能够使商人的身份得到另一种方式的认可,商贾们希望通过政治选拔的方式走上仕途,开启新的人生角色。

除了上述的两位,在唐文宗大和元年还有一位曾经家境富庶的商人之子----毕諴,他不仅通过科举进入了做官的行列,还在官场大展身手,甚至到了唐懿宗时期已经官拜宰相。毕諴原本家境殷实,世代从商,本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不料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庭遭受变故,父亲的离世和家境的衰落,使得毕諴下定决心,奔赴仕途。通过他勤勉刻苦的学习,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他之前所经受的磨难和挫折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像他这样借由科举步入仕途的商人之子不在少数,他们的举动无一不在推动着商人在唐代地位的变化与发展。

科举考试

(2)捉钱令史 私觌入仕

唐代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商业一片繁荣景象,出现了大量的私商,并且有不少实力雄厚的商贾,产业遍布海内。虽然朝廷拥有相对的政治权利,可是在金钱方面远不及这些商贾们,所以朝廷还需要拉拢商贾,便有了捉钱令史这一职位的由来,实际上也就是之前纳钱、卖官方式的一种变形而已。捉钱令史以经营为名头,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贷款业务,寻找富户任职,一方面可以利用他们善于经商的头脑,另一方面利用富户们对于官职的渴求,激发他们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盈利的结果。但是这一制度的进行并不顺利,因为大量商贾进入仕途,激起了群臣的不满,因此这一职位时设时停。

对于富甲一方的商贾们来说,他们的子弟想要进入仕途可谓是机会良多,且官位爵位都相对优越。而更多的小商人们及其子弟想要进入仕途,就难免要多些波折,有可能得到的官位还算不上什么。起先很多商贾杂类通过"私觌"的方式进入仕途,"私觌"即是拜会出使国国君的礼物。在唐朝时有不少出使外国及少数民族的使臣,他们在拜访时需要赠予对方礼物,但是当时的政府不提供购买礼品的费用,就特许使臣可以售卖州县官十余员,尽管此举受到了诸多的质疑,而后被革除,但此类现象并未彻底杜绝,反而成了约定俗成的旧制,直到唐朝灭亡,鲜有商人以此类方法入仕的记载。

鉴于商人的地位在唐代发展过程中有所提高,封建统治者也根据社会环境放松了对商人的各种限制,在服饰、车乘等方面也无异于普通百姓。与此同时,官员们对商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官员和商人之间还存在着日常生活交往和政治联系。据此可知,商人入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部分官员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商人们走上仕途的积极性。随着商人们的形象在官方和民间的改变,人们对从商这一职业的身份也有了新的认识,就此打破了商人身份原有的禁锢与束缚。

各国使者和商人

2、非法入仕的途径

(1)卖官鬻爵 买官入仕

时代背景对商人进入仕途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助推作用。汉初期为了鼓励农民积极生产粮食,晁错提出"谷贱伤农"的思想,意思是粮食的价值过低,农民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不高,若是提高粮食的价值,则对农民生产粮食这一活动有极大的裨益。当时社会环境存在两极分化明显,地主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上的富庶,渴望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如此一来,卖官鬻爵这一政策的出台,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钱与官位的联系,也给了商人一个名正言顺进入官场的机会。以至于发展到后期,统治者直接将官位明码标价甚至是以讨价还价的形式出售,令人唏嘘。

汉初期的卖官鬻爵只是用数百石或数万石换取一个爵位,对统治者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影响。然而到了东汉末年,在汉桓帝的统治下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将卖官鬻爵直接演变成了卖官,随后这一选官方式被历朝历代所沿用,特别是在国家经济拮据、兵戎战乱时期成为了充盈国库的一种手段。到了唐朝后期,这种情况更是愈演愈烈,商贾及其子弟通过买官这一方式进入仕途已成了司空见惯之事。唐太宗时期,遇到天灾人祸等情况致使资金紧张,便会以筹集军费等缘由选取官吏,如商人彭通献布五千段,则授予"宣议郎"一职。

由于唐末时期朝廷内部政治腐败,统治者沉迷于腐朽糜烂的生活,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致使军费紧缺,而卖官鬻爵正好满足了统治者的利益需求,不需要花费什么,仅用政治资源就能够在短期内筹集到大量的财富,得到的金钱不仅能够充盈国库,还能够满足个人私欲,还能够继续他们奢靡的生活享受。而对那些家境殷实,甚至富可敌国的商贾们而言,入仕途不仅是改变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守护自己的财产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在政治上能够有所凭借,所以买官入仕成了他们趋之若鹜的选择。

卖官鬻爵

(2)攀权附会 行贿入仕

唐初期,不少的达官显贵利用自己的身份大肆卖官,商人们本身就擅于趋利避害,平日里也擅长结交一些王公大臣及权贵要员,这本就是一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打的公平交易。商人们利用行贿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权贵们置换手中的资源获取私利,当时官员贪污受贿的情况较为严重,通过行贿走上仕途的商人们,大多深谙其中之法则,他们进入官场之后不仅没有改善反倒变本加厉的谋取私利,使官场风气愈加灰暗。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也逐渐演变成了王朝的倾覆,不具资质的商人们用不光彩的方式得到的这一切也终将失去,大权在握的权贵们也在这场官商交易中埋下了政治隐患。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势力形成。唐王朝由盛转衰,封建统治者持续奢靡,高官显贵们四处敛财,借机为富商大开入仕之途。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拥有权力者竭尽所能地为自己谋取私利,军事上以大批量提拔的方式以安稳军心,政治上以接受各方举荐的方式接纳商人入仕。掌大权者利用手中的军政大权,明目张胆地接受贿赂,默许大批的商人进入军队,以立军功为标准帮助商人们在军中站稳脚跟,而后进入官场飞黄腾达。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大量的军费开支和官员俸禄都需要依附商业资本,这也促使了当时统治者对商人态度的转变。

商人们进入官场的数量日渐增加,在社会地位的逐渐提高,财富和政治上双赢的局面严重威胁到了士族的发展,藩镇实力割据又压制了士族门阀的力量,士族门阀政治随之衰落。由于大量的商人涌入官场,且进入官场的形式多种多样,导致官员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的商人基本上素质低下,以利益为中心,更有甚者行至高位却目不识丁使当时的政治局势雪上加霜。至此,商人们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阶级矛盾,除了 政治上的腐败行径,在经济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也引发了人民情绪上的不满。

商人遇盗图

二、商人入仕的原因

1、官场腐败 商人富裕

从商人入仕的多种途径来看,官场腐败给商人提供了更多的入仕机会,封建统治者的纵容、王公大臣的贪污、商人行贿官员受贿,已经形成了当时社会上自上而下的腐朽链。商人们以财富为自身优势,轻而易举的扼住了统治阶级的需求,顺势而为成功地进军官场,不断扩大自己的利益版图,赚取更多的财富,还能得到各方面的保障。

2、中央财政 问题严重

钱财不仅能够帮助商人们在官场上打通人脉,也能够帮助王朝度过危难。安史之乱时期,唐朝政府面临财政问题,急需大量资金投入到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为了镇压藩镇的叛乱,保证军事开支,兵马粮草都要一应俱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唐政府的财政困难。政治上唐政府的官员激增,需要发放的俸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且冗官现象加剧,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当时社会环境只有商业经济还保持着繁荣的景象,商人们作为经济强有力的推动者,有了举足轻重的分量。

3、商人地位的提升

除此之外,商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攀升。士族门阀的没落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垄断的局面,原先阻挡商人前进的阻碍也都逐渐消失,商人们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社会各阶层对商人的印象多有改观,到了唐朝后期甚至出现了不少科举落榜的文人下海经商,农民弃农经商的情形,商人的地位由低向高持续发展。随着商人们地位的改变,对商人入仕这一行为有了更多的包容度,也大大的增强了商人们走上仕途的信心。

腐败的生活

三、商人入仕 影响深远

论及商人入仕的途径中,有科举入仕需要凭借个人的学识,也有捉钱令史需要运用到经商的头脑,其他的方式大多是以金钱为敲门砖,而且入仕范围广名额多,造成官场内官员鱼龙混杂,严重败坏了官场风气,拉低了整体的官员素质,真正办实事的、提出可行性建议的、能够做到上传下达的官员极少,压榨百姓、谋取暴利、玩弄政治资源贪图享受的官员多了。

官员的贪念

商人们追求利益是本性,但是当这些带着商人本质走上仕途的人,只会着眼于自身的利益,不断地剥削底层的劳动人民,使人民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环境里,引发广大群众内心的不满和情绪上的抵触,最终只会为封建王朝的崩盘和瓦解埋下伏笔。对明君而言"民心即是天下",那些奸佞、贪臣枉为将相枉为官。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忠心和奉献都是需要坚守的品质。

据记载,仅通过捉钱令史这一方式就让六百多名商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走上仕途。由此可以看出,商人对入仕的热衷和期盼,而商人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财富的多少可以找寻到不同的入仕方式,一时间数量剧增,加大了国家对官吏的管理难度,也增多了许多的财政负担。随着封建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加之冗官现象的愈发严重,封建政权的日益没落,其中的矛盾更加突出。

唐朝集市繁荣

结语:正是因为唐朝的盛世繁荣,才使得商人们能够拥有多种机会和途径走上仕途。但其中也有不少商贾子弟凭借自身努力,通过正规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并在明争暗斗的官场中保持洁身自好。从这一点看,商人们进入官场不仅能够践行善用人才的举措,也能够保证经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政治腐败,没有把住*和利益的大门,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商场里的利欲熏心相结合,政治权利的垄断者堂而皇之的贩卖官职,唯利是图的商人们乐此不疲的买官进爵,最终官商的合流导致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持续混乱。

参考文献:

1、《北梦琐言》

2、《太平广记》

3、《论贵粟疏》

4、《旧唐书·舆服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