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一词最早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提出,泛指“一个人对所有财富的认知、获取、运用的能力”。
这本2000年引入中国的畅销书,让无数中国人第一次意识到“财商”的重要性。
现在财商已经提高到和智商、情商一样重要的位置。你会教育孩子财商吗?
直到20年后的今天都有人在说:“当年读过的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也让很多父母认识到财商思维对个人发展的重要。
在财商教育这条道路上,国外部分国家有更加成熟的经验,尤其是犹太人。
犹太人善于经商是天下皆知的,大名鼎鼎的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格林斯潘、伯南克、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
有统计说:美国华尔街80%以上的投资产品都是犹太人发明的,世界金融中心都尽在他们掌握。
犹太父母认为,想要让孩子懂得理财,应该先让孩子注意身边与金钱有关的细节。他们的财商教育就是从娃娃抓起。
如何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关注这些细节呢?他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金钱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金钱游戏”难不难呢?家长们放心!
作为注册儿童财商导师,我在这里就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亲子财商小游戏,5分钟就学得会。
参加年龄:6至9岁(年龄不可相差太远)
准备好50元两张,20元五张,10元十张,还有10元、5元、2元、1元和5角的硬币各十个,由家长辅助,教孩子来认识不同的面值。
可以试着和孩子比大小:
- 愿不愿意用硬币交换纸币?
- 两个5元的硬币,和一张10元纸币哪个大?
选择一些孩子经常接触的玩具,比如软糖、小笔袋、小玩具等等。家长假装成小卖店老板,请孩子用钱来买商品,指导孩子相互来衡量价值,比如2个软糖=1包薯片。
此处对于吸收力强的孩子可以引入组合加减法,比如50里包括多少5和多少10?
3)我来当家!给每个孩子发100元钱。告诉他们要当家啦!再给每个孩子一张收支表。
告诉孩子们,每个月要收钱:房租、水电费、食物开支、学费。再一项一项把这些必要开支收走,看孩子还剩下多少钱?
最后问:这些钱他们打算怎么支配呢?
4)需要和想要再次把孩子们喜欢的商品摆出来。
- 问他们哪些是一定要买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
- 和玩收支游戏之前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上面三个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启发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思考:
1. 认识钱,和钱背后的购买力
- 钱是什么样子的?熟悉纸币和硬币。
- 钱是从哪里来的?ATM还是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
- 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想象有了钱,你打算买什么东西?
2. 简单的数学知识
学习简单的加减法,用实物来模拟练习。
对于不同的孩子可以看接受程度,家长由浅入深指导孩子。
3. 认清“需要”和“想要”的界限
- 哪些东西贵?哪些便宜?
- 一定要买贵的吗?贵的和便宜的东西到底差别在哪里呢?
- 你已经有了,还需要买吗?
善用道具,比如普通笔袋和高级文具盒,作用一样吗?
指导孩子自己去比较和思考。
4. 明白收入和支出的概念,体会家庭开支是很大的,父母不容易
- 家里每个月的收入是哪里来的?
- 我们家都有什么一定要花钱的地方?哪些开支不能省?哪些可以省?为什么?
- 如果我们不交水电,不交房租,会发生什么呢?引导孩子了解如何来合理安排支出。
5. 学会取舍和控制*
明白钱是有限的,有代价才得到的。
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不花钱也可以很开心对不对?什么事情是好玩又可以省下来钱的?
对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玩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思考。
这个活动主要是生活场景的重现,为了让孩子可以很直观、感同身受地去体会与钱打交道的场景。
提醒父母们:胜负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在游戏中观察孩子的行为,先让他们玩完后去总结自己在游戏里学到什么,而再去总结和引导孩子要从游戏里面要学到的知识是什么。
游戏之前孩子的选择如何?做完游戏和引导之后,再让孩子选,会选什么?问孩子为什么改变了?孩子自己经历的成长和改变,就是我们的目的。
关于娜娜:
我是香港金融侠女娜娜,资深家庭理财顾问。美国沃顿商学院MBA,前香港投资银行副总裁。全平台粉丝10万 的职场人生写作者。
喜欢请关注我,看我掏心分享,给你第一手的职场人生通关经验。
公众号:香港金融侠侣
知乎:香港金融侠侣 / 香港金融侠女
微博:阿汝娜-香港金融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