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团的黑幕~读《黄铜判决》

陪审团的黑幕~读《黄铜判决》

首页模拟经营正义的判决更新时间:2024-04-29

《黄铜判决》是一本破案及庭审的小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小说类型之一。这本书的故事就发生在洛杉矶,书里面描写的场景譬如街道名称,警察局大楼、主人公的住址等都是真实存在的,读来耳熟能详,有一种真实感。

作者迈克尔•康奈利曾经是一名记者,他以洛杉矶警察局警探哈里•博斯为主人公的小说有十几本,属于警察系列小说。但在《黄铜判决》中他以一位律师为主角,博斯成了配角。一般的犯罪小说比较注重犯罪情节和破案经过的描写,以惊险悬疑推理作为基调。而迈克尔•康奈利除了故事好看外,还特别注重对人性的把握和剖析,使得小说的内涵更突出了。

个人认为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选择陪审员那一章,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控辩双方在选择陪审员时斗智博弈的细节,埋下了作弊被揭露后震撼读者的伏笔。

众所周知,美国刑事案件被告的命运掌握在12名陪审团 成员手中,在听完所有庭讯后,由他们来决定嫌疑犯是否有罪。最后‬如果12名‬陪审员‬中‬的‬一位‬认定‬嫌疑人无罪‬,法庭就会‬流深审‬,重新开始‬下一轮‬甄选‬。‬因而甄选陪审员就成为控辩双方在正式庭审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双方都想把有利于自己一方的陪审员留下,不利的淘汰,这是一个乏味而漫长的过程。

这也‬给作弊创造了机会。但要‬想成功,只‬有法庭上的人是不够的,需要更有权势的人物参与进来。他们和被告勾连在一起(甚至连检察官都被蒙在鼓里),做好一个看似毫无破绽的局,在12名陪审员中安插一名“内鬼”,到时由他来否决其他陪审员做出的不利被告的决定。

所以,当作者‬将‬背后‬道貌岸然的大人物揭露出来,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如此严苛的甄选程序都会作弊,还有什么不能呢?幸而这个阴谋后来被辩护律师发现,正义感驱使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小说结局一波三折,非常精彩。罪犯最后死于枪*,但并不是法庭所判决‬的‬。作者‬想表明,既然法庭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罪犯不能被正义判决,那就用一颗无名氏的黄铜子弹射入罪犯躯体,以街头私刑来了结一切。

据说这本书是由真实案件改编而成。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在逻辑分析和证据‬上‬都‬有罪的嫌疑人最终却‬被‬无罪释放,可以‬合理‬想象‬一下‬,这些案子的陪审员中到底有没有“内鬼”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