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隔绝的学校!这群翻山的女孩想逆天改命,却要跨过4重山

被隔绝的学校!这群翻山的女孩想逆天改命,却要跨过4重山

首页枪战射击绝园少女3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5-08

《我本是高山》。

本周最火的院线片。

确切说,是从上周就开始火了:

开启点映后,争议开始在网上发酵,看过的没看过的一起下场,从性别到信仰,吵得不可开交。

后台也都在问Sir:难看吗?能不能看?

老实说,上周Sir已经看过。

但并没有预料到它会产生如此大的争议。

举例来说,“女孩逃课”,只是一个三秒钟的镜头;“母亲酗酒”,前后加起来也就三分钟。

绝大多数人讨论时,可能还没有看过全片,都是把这些情节单独抽离出来。

这可能是今天电影所面对的局面:

大家首先看的是议题、符号,而不是作品本身。

所以Sir认为,在它正式上映后,多数人已经看过全貌,应该来给它一个全面的评价了:

我本是高山

上面说了,Sir看的是点映。

复盘一下在没有被舆论影响的当时,Sir看到这部片的第一感受:

感动,朴实。

要说不足,就是感觉缺少了一些意外,毕竟对张桂梅我们都有一定了解了,电影很难拍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事。

但争议,确实也是意想不到的。

为什么会这样?

有必要说明。

但不是单独来看,而是更系统、完整地看待,放回到电影里,很多问题其实就不言自明了。

简单来说,都因为一个核心概念:

成长。

这也是通常说的,要有“人物弧光”,角色经历了剧情后要有提升和转变。

理解这一点,你才理解了张桂梅校长是要跨越一座什么样的山。

01

翻山的女孩们

相比于网络上,相信大多数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不是“怒”,是“苦”

上学苦,办学苦。

仅仅是站在山路上往外踏出一步,都有磨破鞋面、脚底鲜红的苦。

“高山”是一开始就呈现在观众面前的。

陡峭的悬崖,摇晃的电筒,崎岖的山路。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隔绝

因为隔绝了外界的信息,所以个体的选择极为有限。

因为隔绝了同龄人,所以不知道自己和她们团结起来成为改变命运的一代人,也并不是不可能。

华坪女高就是在这块隔绝的土地上垒起来的一座学校。

需要注意的是,电影故事发生在2008-2011办学的头三年,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

这时的情况,和后来女高获得了关注和支持,在电视上呈现出来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那是最筚路蓝缕的时期。

学校还没有完工,欠着工程款。

没建围墙,教学楼还是毛坯房,操场是一片黄泥地……

任课老师同时也是舍管,蜷缩在楼梯的一角,如果学生需要起夜上厕所,她就要拿着微弱的手电筒,走一条杂草遍布的小路前往茅厕。

这样的难与苦,是电影想要接近的环境的真实

这部电影中小演员的选择,也极力贴合这种原生态。

太阳的晒斑,毛糙的头发,以及某些发育不良的小个子,一出场就让你能相信:

她们是从大山里来的。

海报上,张桂梅校长左右的,是山月、山英这对姐妹。

她们是片中分量最重的一条故事线。

“山”对于她们来说有多残酷?想要翻越,也许要豁出全部的性命……

母亲重病,家中的钱都用来买药,姐妹俩在食堂除了主食不敢点一份菜。

母亲去世之后,又是一笔高昂的丧葬费。

读书,成了奢侈。

姐姐山月勤奋懂事,成绩也优异,放假也不回家,留校补习。

妹妹山英则犹豫很多,因为她脑子没有姐姐聪明,觉得自己读书只是浪费钱。

电影中,山英放弃了好几次。

第一重山,情绪

因为对个人自由被强行规训的不满,她不同意剪头发来获得学习的时间。

第二重山,视野

女高有些孩子逃课因为好奇城镇的热闹世界,而山英逃课去了工地,因为一个月能给自己600块钱。

当周围的选择都仅限于进城打工时,她又怎么去考虑对自己的长期投资?

当然第三重山,宗族

女儿,也许就像是养大了卖钱的猪:嫁了妹妹,哥哥才能娶上媳妇。

最后一重山,就是自己

对自己改变命运的不确定,从小被说笨、无能、不该的pua。

电影里山月、山英线有一个细节道具,上文也提到过,那就是鞋子。

一次出现,是寒酸。

最后一次出现,是悲凉……

张校长办学时,她说“我这不仅是教书,我是为了救人”。

“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影响家庭中的三代人:她自己,她的母亲,她的下一代。”

到这里,我们可以正式来讨论片中“母亲酗酒”这一情节。

(ps:以下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要明白导演的意图。

需要来看前情:玖朵云和唐小萍打架。

她们都是班上成绩拔尖的学生,为什么会打架?

原来是她们相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玖朵云一只耳朵有听力障碍,唐小萍就说她是“聋子”;唐小萍的父亲抛弃家庭,母亲酗酒,玖朵云就说她是“酒鬼”。

你看出来了吧,两个女孩都有自卑的地方,在青春期里尤为敏感。

而她们自我保护的方式,就是攻击对方的弱点。

张桂梅罚她们相互道歉、认错。

但,够了吗?

电影这一段落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张桂梅校长不是只有灌输应试教育,也关怀女孩们的成长问题。

你让她们好好学习,要成为高山。

但如果她们得不到尊严,怎么成为高山?

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电影中,张桂梅用领导为她筹的治病款,给玖朵云买了助听器;又到唐小萍的家,把她妈妈骂醒,给她安排到学校食堂工作。

问题解决了,她们也能安心学习了。

“酗酒的母亲”,其实呼应的是拯救女性的主题,不仅拯救唐小萍,她的母亲也值得被拯救。

这也是Sir为什么不愿意上映前过多讨论的原因。

因为这很容易陷入脱离文本的空谈。

但如果要深入来分析,又不得不涉及很大程度的剧透,这对于一部未正式上映的电影来说并不公平。

当然对于这样的情节,每个人都有权利来讨论改编得好不好,有没有更高明的拍法。

这些都是要结合电影创作来谈。

而不是仅仅抓住“男的酗酒比女的多,这么拍就是甩锅、污蔑女性”来进行诛心之论。

教育的重点,是信念的传递。

几十个女孩抱着必将战胜命运的心,一同喊出的“加油”,赢了沉重的大山的杠杆。

让个人的选择不要被命运这座大山困住,才是电影最凸显的问题意识。

电影停在向大山呼喊“比一本分数线高一分”的泪水中。

那是即将日出的大山,隔着一道崖的呼喊。

因为高考的胜利只是踏出的第一步,日出后的那条路走向何方,需要电影之外的无数真实人生继续回答。

02

张校长的高山

《我本是高山》不是一部单纯的交代张校长完整人生经历、力求写大写全的个人传记电影。

它是通过一对姐妹来写张校长教育的本质

在塑造张桂梅本人时,加入了现实理性与理想感性两方面的刻画。

电影中,海清饰演的张桂梅的状态,总是萦绕着一种压力的迫切

有时,她会训斥自己的学生,让人联想到“虎妈”。

这与高考紧逼的时间有关,该做的太多,而时间太少。

这种迫切,直指上文提到的几重大山,这种极致状态,是与现实息息相关的。

到了电影的中段,也就是高二上学期,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终于能考个90 。

大家很开心,然而老师们交代:给你们做的,是初中毕业试题,你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刚刚来到别人城里孩子起跑线,离高考还远着呢。

影片后半段的节奏越来越快,高考“独木桥”成了孩子们一心一意的目标。

但电影没有进入冲刺胜利的爽片模式。

而是揭起更矛盾的现实。

电影中亦有张桂梅和其他老师的冲突。

不仅仅是张校长个人,其他的华坪中学男女教师,也付出了比其他中学更多的时间、自由,甚至要抽出自己的家庭时间,换山里无数家庭的未来。

“为了那些小孩子们,牺牲了你们这些大孩子。”

片中有一位原本是张校长学生的女教师回来教书,她叫张桂梅“妈妈”,也是这种胜似家人的关系,能够戳中在进行伟大事业中被遮住的暗面。

有冲突,有问题,有无数外部的阻拦,才让这呕心沥血的教育,不至于变成一个顺风顺水、轻飘飘的童话。

张桂梅和姐妹线中的山英一样,也在这拼搏的三年中,找寻到了坚实的自己。

电影在张桂梅每次遇到巨大挫折、甚至想要放弃之后,都会给一段关于亡夫的回忆。

这就又回到了电影的成长主题:

你接不接受成长?

你接不接受一个你已经崇拜的人,也有过和今天不同的样子?

Sir看了太多网上的批评,说张桂梅回忆丈夫,感觉这一切都是为了丈夫,是“矮化了张桂梅的精神”。

是么?

老实说,虽然已经看过张桂梅的不少纪录片,但对于她的丈夫,她的家庭生活,Sir知之甚少。

于是专门查了资料,发现张桂梅还有过和我们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一面。

这里引用一篇《人物》的报道,《成为张桂梅》。

张桂梅的丈夫像是偶像剧的范本:

她跟着丈夫回了他的老家大理喜洲,在喜洲一中任教。在她的回忆里,丈夫多才多艺,兼职给别人修家具、讲微积分课,赚来的钱给她花,给她买她爱吃的杨梅罐头。她不愁衣食,不用自己做饭,两人常常去洱海边上散步,想去哪儿玩就买车票。丈夫对她好,去大理市里开会,只要当天能够赶回去,一定会和她一块吃饭。

而张桂梅是那个从小调皮,怎么也长不大的女孩:

……调皮捣蛋,会哄骗邻居家的小女孩,把人家的长发剪掉,还会抓毛毛虫吓别的孩子,老师一巴掌拍死毛毛虫,手就肿起来,她挨了一顿骂,往外跑,在野外遇到了狼,最后被老乡送回家。

等结了婚,她喜欢去歌舞厅,不想去开学校例会,作为校长的丈夫就包庇她去唱歌跳舞……有时候喝醉了,丈夫就把她背回家。

看完这里,Sir完全理解了张桂梅为什么会怀念丈夫。

他太好了,她那时候多幸福。

而张桂梅当初来到华坪,“更接近于一种放逐和逃避”。

如果,丈夫没有因病去世,那么今天拍一部张桂梅的纪录片,说不定会像《四个春天》一样,充满诗意。

但这,和张桂梅的伟大矛盾吗?

她来到了华坪,她亲眼目睹了女孩无助的命运,她义无反顾地燃烧了自己……

很多人说《我本是高山》歪曲了张桂梅。

但他们恰恰不了解真实的张桂梅,他们只是把自己看到的,想象成了全部的“真实”。

只有拍出张桂梅回忆丈夫这条线。

张桂梅才显得更可亲可爱。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不要只说妈妈的神圣伟大,每一个妈妈都曾经是个小女孩。

那么同样,对于张桂梅这样的道德楷模,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纳她小女孩的一面,必须完全“大公无私”,只有神圣的天职?

电影在讨论一个新闻宣传中很少被提及困境:

是沉湎于幻境的安逸,还是回到现实、与自己的学生站在一起?

丈夫的回忆不只一次出现,但在那个高潮段落的生死拉扯,最后丈夫的存在已经愈发虚幻了。

不是她忘了丈夫。

而是张桂梅自己也在攀登一座高山,她终于可以放下依赖,找到支撑自己的另一种力量。

这是外界难以知晓,属于她一个人的成长历程。

在Sir看来,拍张桂梅回忆亡夫没问题:

问题是搭建得不够立体。‍

虽然胡歌饰演的张桂梅丈夫仅出现了短暂的几次,但每一次的戏份都比较写意,而且情绪感觉比较哀伤凄美。

是不是可以拍得更生活化一点?

拍出丈夫的多才多艺,善良体贴。

拍出张桂梅的活泼好动,幸福甜蜜。

这样能够和现实的苦形成对比,也让我们能够直观理解张桂梅为什么那么怀念丈夫,而不是要等到查资料才明白过来。

当然话又说回来,现在的争议已经如此大了,如果拍出这么具有反差感的张桂梅,是否观众更难以接受了?

这也是今天现实改编题材的困境:

当电影试图挖掘平常难以察觉的真实。

那些传播得最快、表面的信息,却又已经构筑起了网民心中牢不可破的“真实”。

拒绝被触碰。

其实《我本是高山》意识到这是一个模范式的人物。

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说教和煽情。

所以在很多地方,导演有意保持着克制。

至少有两次,电影中抒情的音乐被现实的铃声所打断。

因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时时萦绕在这部片子的空气中。

在做教师线的时候,电影也采取了群像式的策略。

它由这些女教师,表达了一些或陈旧或先锋的观点。

但电影并不是平面地列举出什么是坏的女教师,什么是好的女教师。

电影中有三位年轻女教师。

即使是最娇气、处处和张校长反着来、对学生严厉最终也离开的徐影影,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恶毒女配。

她会在夜晚被学生叫醒以后,依旧完成自己的宿管职责。

而看上去应该是完美现代女性的刘雅瑟饰演的付老师,也会在工作和家庭的天平中,在每个人生节点,做出不同的选择。

而那个镜头总是扫到、总是默默无闻的龙老师,她从头到尾坚持这项事业,或许才是帮助华坪走到如今的大多数。

这条线不是单纯的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而是精神成长状态不同的成年女性,以及她们会在事业、家庭中会面临的问题

这也是对电影停在的那个结局。

山英们翻山以后,将会走上怎样的路,会成为怎样的大人?

做出的一种跨越时空的回答。

对于《我本是高山》而言,它有进行复调叙述的野心,但也有一些笔力不及的细节。

比如如何分配诸多人物的比重让情感流向更加自然,如何平衡多方观点、让电影的问题意识和主题更加鲜明聚拢。

但Sir还是不希望,经历了如此的舆论风波之后,之后的人物改编电影,就只有剥去自己创作的主动性,只能服务于最刻板的“正确”。

或许,成为一个满足所有人的样板人物,是最安全的选择。

但是这样的纸片人,就是如今国内文化环境所需要的真实吗?

Sir希望在现实题材作品看到的是,痛感

就像《我不是药神》中,黄毛的死你找不到百分百的真实依据,徐峥饰演的主角也对真实原型有许多改写。

但它们不会遮掩现实题材电影本身的光:把真实的问题,以一个记忆犹新的故事方式,进行公共空间的发声。

很多时候,从寻找污点的角度来看电影,是很容易获胜的。

但也是离电影以及电影想表达的现实最远的一种的方式。

亮度和厚度,对一个人物来说,往往不能并存。

Sir想看到的是后者,因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需要真实且全面地发现问题

而不是满足情绪地定好坐标,为了打倒虚拟的敌人俯冲而下。

还创作以创作,是电影之外,我们需要跨越的,无数座以立场为壁障的高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就是涂怡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