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酝酿,中型歼-35为啥取代重型歼-15,成为新一代舰载机主力?

10年酝酿,中型歼-35为啥取代重型歼-15,成为新一代舰载机主力?

首页枪战射击纸上战机更新时间:2024-04-27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转眼间已是2023年末,福建舰有些出人预料的没有海试,时不时传来的电磁弹射试验、舰载机模型上舰消息,也屡屡拨动外界的心弦。恰好10年前的11月23日,是歼-15首次在辽宁舰上阻拦着陆,海军舰载机这10年来的发展历程,还是很值得说道的。

▲歼-15这么多年一直是国产舰载机的代表

歼-15原本代号应该是“歼-11C”,后来才开创记录赋予了一个新编号,但编号变化不掩本质,其仍然是苏联“侧卫”的衍生型号。国内空军从最开始原装购入的苏-27SK,到现在真正大成的歼-16,都是“侧卫”系列的原始机身构型,唯独歼-15是独特的三翼面构型。其和追求高亚音速稳定性的苏-30MKI及衍生型号,都是“侧卫”家族的“非主流”。对当时的中航工业而言,歼-15相对复杂的三翼面设计显著增加了设计难度,但要想改善歼-15超大体型的低速操纵性和稳定性,这是最简单的选择——苏联海军已经检验了这一点。毕竟当时国内一点没有固定翼舰载机发展经验,直接上马6万吨航母配套的主力舰载机,只能寻求最稳妥的方案。

▲苏-30MKI是另一款著名的三翼面“侧卫”

相比之下,苏联海军在“第比利斯”号(即现在的“库兹涅佐夫”号)下水后,先后为其测试了苏-27K、米格-29K甚至是苏-25K等多种机型,最后才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苏-27K。苏联海军希望凭借苏-27K的优秀空战能力,来对抗美国海军的F-14舰载机,从而为图-22M3打开直击美军航母的空中通道。米格-29K在苏联时代并没有被彻底放弃,但其真正上舰至少要等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服役,苏联海军航母的作战目标,从单一对抗美军航母,转为控制海洋才有可能。国内当时之所以选择歼-15,是因为歼-10上舰完全没有技术可以参考,中型歼-10从头开始的风险,反而比参考苏-33的重型歼-11更大。换句话说,苏联海军选择苏-27K是其战力需求的最优解,而中国海军选择歼-15是风险控制的最优解,这是两者的本质性区别。

▲米格-29K在苏联时代的发展进度远不如苏-27K

2016年12月,辽宁舰率队赴西太,进行史上第一次大编队出海演练,被视为辽宁舰的成军之战,歼-15也在这次演练中初步展示锋芒。然而,直到辽宁舰入坞升级前夜的2022年夏,歼-15单日起降架次才得到堪称理想的水平,这是重型机天生带来的问题。航母终究是以舰载机为核心,而系留在航母上的舰载机是没有战力的,挂弹、装油、起飞升空的舰载机,才是有价值的。歼-15单机战力出色,但滑跃起飞模式制约了起飞重量,重型机理论上相对中型机的性能优势,在体型有限的6万吨航母上并不明显。与之相反,重型机调动艰难、运作不易的问题,在面积有限的航母甲板上格外突出。换句话说,国产航母体系发展早期是高歌猛进,站在苏联海军的肩膀上迅速装备了6万吨航母和歼-15,之后又缓缓慢行,力求稳妥,这才有如今的两艘滑跃航母和歼-15机群。

▲歼-15在航母上调度很不容易

等到海军考虑下一代主力舰载机时,情况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化。首先,中航工业的水平今非昔比,能够做到以海军需求为首要指标;其次,电磁弹射系统上舰和甲板面积的扩大,降低了舰载机运作难度;最关键的一点,是歼-15已经形成规模,不管当时发展歼-15的考量是什么,发展下一代舰载机群都必须考量歼-15的影响。因此,最终外界看到的是一款双发设计的中型机歼-35。相比于歼-15,歼-35完全是国内从头开始发展的舰载机,与国内海军的作战环境自然也最契合。轻重搭配、隐身与非隐身组合,甚至是“空警-600”、“歼-15D”等传说型号的辅助,都不复往日的艰辛。从技术上来说,歼-35应该是近年来,国内第一款真正能彻底发挥航空工业实力的机型,这款目前与福建舰深度绑定的舰载机,未来大概率是一个传奇。

▲歼-15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

歼-35的特殊之处在于,当下全球只有美制F-35与其定位相仿,不求歼-35有特别强大之处,只要能中规中矩地做到中型隐身战斗机正常水平,就是注定全球热销的“爆款”。这个道理很简单:俄罗斯苏-57、苏-75属于纸上画饼,韩国KF-21之流难登大堂,而能够买到F-35的国家注定是少数,其他国家想要在隐身潮流中不落伍,并对抗周围的F-35,歼-35是唯一的选择。此外,国内在发展歼-35时立意颇深,双发中型机的潜力仅次于重型机,高于单发中型机。像美制F/A-18早期还是与F-16比肩的中型机,不断改进后,后期的F/A-18E/F重量已经超越早期F-15A。歼-35的潜力会在后期发展中逐渐展示出来,并书写新的传奇故事,就像以前的苏-27一样。只不过,歼-15是别人故事中的碎片,歼-35则是故事里的绝对主角。

▲歼-35的未来不可限量

苏联海军的航母产业在其消失后被中俄印三国继承,三者都也拿到了苏联时代精心准备的航母和配套舰载机,但只有中国真正做到消化吸收再举步前行。过去10年,是国内海军舰载机积淀酝酿的时间,屡屡出境的滑跃型歼-15,也基本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即将步入服役后期。全新的舰载机群弹射作战体系,正在冉冉升起。

参考资料: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0485951103731357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