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方程式我们都很熟悉了,近几年又兴起了一个全新的汽车赛事——Formula E,简称FE,也就是电动方程式。兴办不久,全球各大厂商就已经先手参与了进来,大有发展成一个新的主流赛事的势头。不过赛车迷可能要问了,FE相比F1有什么区别?它们各自的看点还一样吗?
为了适应世界能源格局的发展,国际汽联FIA在2014年推出了首个纯电动赛事Formula 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首个分站在北京开赛。
习惯了内燃机赛车的轰鸣,电动方程式的玩法就需要大家重新学习了。
作为同胞兄弟,Formula 1知名度高得多,那就把这两兄弟拿出来对比对比。
车队的核心竞争力
同为Formula,说明它们都对技术有严格、统一的要求。F1车迷通常关注车队如何在重重规则限制之下,利用空气动力学完成精妙的设计。
而电动方程式FE在外形/空气动力学方面限制更高,使用的是Spark Racing统一设计的底盘。
只在翼片角度设定、冷却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因此这个传统看点先被Pass。
取而代之的看点,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竞争。
在FE的第一个赛季中,为了让各车队快速起步,几乎所有核心部件都是统一规格。而随着每年技术规则的逐步开放,现在电机、电力电子和变速器的设计都已开放。
所以FE各车队虽然有着相同的外表,但内心却是大不相同的。比赛成绩将体现车队纯电动动力系统的工程能力,以及车手的驾驶水平。
奥迪作为入场较早的厂队,在这方面也稍稍领先,今年与舍弗勒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协力开发整个动力系统。
团队的配合
F1的第二大看点,是进站换胎、加油(考虑安全因素几年前取消了加油)。3、5秒的时间换完4条轮胎,比的是团队合作的默契。
电动方程式就不一样了,因为以目前的技术,单位重量的续航里程电池低于汽油。
轮胎还没磨光,开着开着就提示“请连接充电器”。
那怎么办呢?也不能随身带个充电宝啊。如果进站充电怎么也得个把小时,没睡着的观众一定都是真正的粉丝。
FIA想出的绝招是进站换车!
为了保证过程安全性,要求进站时间不能短于30秒,但赛车的六点式安全带系起来很费时间,这30秒也是很紧凑、很有观赏性的。一旦出现失误,辛苦取得的排名可能就被进站时间消耗掉。
纯电动的驾驶特性
F1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超高的速度。得益于空气动力学设计产生的巨大下压力,以及发动机的高功率,F1无论在直道或弯道都能保持很快的速度。但FE作为电动车,重量偏大、续航偏低。
超长直道?尾速300km/h ?都不存在的。
虽然缺了这些快感,但电动车有电动的优势,比如近期某公司的电动车以10000Nm的扭矩作为亮点大肆宣传。FE虽然有180kW的功率限制,但整车轻量化后推重比是普通乘用电动车的2-3倍,加速度与F1旗鼓相当。
针对FE的这种特点:
比赛分站的设置也都以城市街道赛为主。
通过更多的弯道,更小的转弯半径来体现电动车的灵活与加速的迅猛。同时街道赛也更方便观看,坐几站公交就到比赛场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长途跋涉到郊区的赛车场了。
全新的粉丝互动机制
Formula E还创新的引入了粉丝互动系统“Fan Boost”,通过粉丝投票,排名前三的车身可以获得额外的100kJ电量。虽然量不大,但有时胜负就在这毫厘间。
对此我持中立态度,虽然这个机制让互动性大大提高,可能更有助于扩大粉丝群体。但会引导车队将目光更多放在宣传上,是不是会降低赛车的设计、团队的配合等方面的比重呢?
赛车幕后的战争
FE是适应时代的产物,随着良好的运营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厂商被吸引到了这个比赛中。
今年保时捷、宝马、奔驰先后宣布了未来的参赛计划,节奏很值得玩味,再加上从第一届FE就参与其中的奥迪,德系豪华品牌就已经凑齐了。另外还有捷豹、蔚来、DS、雷诺(未来名额让给盟友日产)在这两年已经参与,也就是说将来一共会有8个品牌参与到这个比赛中,厂商重视程度远超大哥F1。
为何汽车品牌要在这里剑拔弩张?
幕后的竞争也是这个比赛的一大看点。
厂家布局FE绝对不是来随便玩玩。随着电动车技术的迫切需求,各家都在快马加鞭的规划着自己的电动车蓝图。如何在这轮新的竞争中先拔头筹?FE是一个再适合不过的舞台了。
欧美主机厂虽然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混合动力量产车型,但大多数主机厂的纯电动车型投产都集中在2018-2020年。在此之前就要靠FE来率先展示自己的技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