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碑”背后的世事苍茫
文/黄西蒙
在河南淇县摘星台景区里,有块被称为“扯淡碑”的神秘石碑,因碑文内容太过奇特而知名。很多人一听“扯淡”这个词,就觉得应是现代人所说,其实不然。“扯淡”在明代口语中就已出现,只是内涵与现在不完全相同,但仍有戏谑、荒诞的意味在其中。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的文人李之世《观叶世美戏剧有赠》一诗有云:“棚上千端呈百幻,枝头百舌语千端。物情搬尽机关巧,世界还同扯淡看。过眼雨云空孟浪,殢人花鸟强悲欢。个中难与痴人说,好向邯郸破梦团。”这其中的“世界”大概出自佛经之义,与现在的“世界”当然不是一个意思,但它跟“扯淡”一样,并非现代才出现的词语。
最离奇的还不是石碑上“扯淡”这两个大字,而是其他碑文也十分诡异。据学者许继英在《淇县“扯淡”碑的若干特征及文化意义》一文中叙述,石碑右侧竖行小字是“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年访道云梦山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纪矣,余等不敢再赘。”在石碑左侧竖行小字是:“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石碑正面的文字十分清晰,中间竖排几个大字是“泰极仙翁脱骨”,最顶端有“再不来了”四个大字,但与其他碑文字体都不同,写法颇为随意,与这四个口语化的字风格很搭。
石碑的背面有明显的粘合的痕迹,或许曾遭到破坏,上面的字迹十分模糊,远不如正面清晰。我在“扯淡碑”实地观察的时候,几乎看不清石碑背面的文字,但据学者许继英在文章里的记录,“石碑后面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四个大字,左侧小字是“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右侧小字是“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这些内容颇有仙风道骨之义,与石碑正面文字的意味相匹配。但整体来看,还是十分诡异,不仅因为“扯淡”“再不来了”这样的话不像古人的话风,更不像碑铭的常见内容。
在摘星台景区对“扯淡碑”的介绍里,它被描述成“明朝勋臣沐氏的墓碑”,而且,“李自成率农民军进京时,沐氏逃到淇县云梦山栖身,伺机东山再起。”令人可疑的是他的年龄:沐氏活了144岁,但仍没有看到重振大明的希望,最后在对世事荒诞与戏谑中离世,留下了这块“扯淡碑”。
这样的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持,还有人说“扯淡碑”的主人叫沐怀古,属于上文所说的沐氏家族,在明亡后隐居起来,后来不知所踪。还有人说“扯淡碑”的主人是崇祯皇帝,崇祯没有死在煤山上,而是有替身替他死了,而他化名沐怀古一路南逃,最后隐居在淇县一带,郁郁而终。这些说法都缺乏特别扎实的史料支持,只能在自己推测的逻辑里自圆其说,至于“扯淡碑”在网络文化里被炒作成什么“穿越者”回到过去发出的悲鸣,更是虚妄之说。
但不管怎么说,“扯淡碑”的主人经历了个人命运的巨大跌宕,进而怀疑世界与人生的意义,并产生了玄奥的感喟,应当是个不争的事实。还有一点,“扯淡碑”应与明清代际有关,背后很可能有一段不为人所知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且故事的主人很长寿(至于活了144岁的说法则更不可考,也难以令人信服),但不希望让人知道太多自己过去的复杂经历。
只留下情绪的感喟而不留下具体的叙事,这在古人的墓志铭里极其罕见。而且,古人墓碑单反留下了只言片语,甚至只是一个名字,就能通过结合史料推断其身份,但“扯淡碑”的主人一反常态,留下的文字不少,却没有一个字能明确其身份,而且还刻意遮掩真相,让背后的东西更加扑朔迷离。因为搞不清楚“扯淡碑”的主人是谁,且碑文太过古怪,也有人怀疑“扯淡碑”是假的,或者古人刻意立碑来开玩笑,但这都是猜测,既无法证实更无法证伪。
但不管怎么说,“扯淡碑”的主人消失在历史的叙述里,他甚至根本不看上这些“叙述”,因为自己已经看清了世间万事多为“扯淡”,与其继续存活在这世界上,不如“脱骨”,而若早会如此,不如不来这世间一遭。
这种心理很奇怪,如果没有具体的历史语境,很难理解其原因。从历史上看,乱世或者天下大变时,更容易让民众产生白云苍狗式的迷茫感,世事无常或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更容易让人投入悲情或倦怠感中。在明清易代时,中原百姓已经过了太久的太平日子,就像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百姓一样,几乎没想到自己会面对这么大的变局。但它的的确确发生了,幻灭感就会随之而来,而且不可能从人的记忆里消失,很多人就只能在这种应激反应里的情绪中度过余生。
更可悲的是,这种幻灭感几乎没有记载在史书上,因为官方史书的视角不太可能聚焦到一个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上,哪怕这些情绪是很多人共有的,也不会被修史者看在眼里。因此,历史上向来有“不被记载的历史就等于没发生过”的荒诞说法,“真实的历史”与“被叙述的历史”差异很大,但谁也没法从中找到弥合差异的办法,历史的残酷也正体现于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扯淡碑”的主人还是幸运的,他弄了一番玄虚之辞,却给人更多解读的可能,还被当成“异类”而被人记住,但更多人就像荒野里的枯草一般,在岁月变迁后完全湮没,甚至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过都变得没有意义了。可是,我们真的能说他们的人生没有意义吗?就像“扯淡碑”的主人是不是也有过人生的高光时刻却最终幻灭而沉沦?他们没有被记录下来,难道就真的丧失意义了吗?
从宏观叙事上看,答案可能并不能给普通人以安慰。无数像“扯淡碑”主人一样的古人连留下“扯淡”之语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是历史的真相,而他们正是我们的祖先,在世事苍茫中一代代将血脉与文化传递下去。不难想象,大多数古人也有着跌宕起伏的一生,有着太多精彩的故事,却连只言片语都没留下了,因为他们只是小人物罢了,在急速变幻的局势面前,往往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将视角沉下去,回到小人物的故事与历史现场中,对古人有“同情之理解”,或许能算对“扯淡”者们的尊重,毕竟我们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只是无限重复前人的故事罢了。
(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西蒙物语:一个90后写作者的独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