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家宝贝是个天使宝宝,和善友好,人见人爱。可是不少父母会发现,孩子突然会变得暴力起来,不是咬坏家人的手,就是扯坏了小朋友的玩具,看着小伙伴哇哇大哭他好像也无动于衷。
一些家长会赶紧反思自己,是不是宝宝接触到了有暴力镜头的电视剧?或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无意间的争吵成为了孩子的“负面典型”?首先能反思自己行为的家长,其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国外一项最新的研究却表明,娃变成“暴力控”,可能是由于受基因影响而非后天环境造成的。
这个结论让人瞠目结舌,如果说孩子的暴力倾向是天生的,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改变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起来看看。
案例:宝宝变成“小野兽”爱咬人,只是磨牙吗?
在宝妈群里各位宝妈都会交流育儿的心得体会,还会分享成功经验。最近两天在某个宝妈群里讨论最热烈的就是孩子的“暴力问题”。因为前阵子关于明星家暴的事引发了很多关注,宝妈联想到自家孩子的种种行为,难免有些忧心忡忡。
一个宝妈说他八个月大的儿子趴在姥爷后背上,突然就开始咬姥爷,只一下子就给姥爷的后背咬出血印子来了,两个小牙非常有劲。其他宝妈劝慰她说这可能是宝贝在出牙,磨牙呢,需要准备好磨牙棒。
不过随后几个宝宝年龄大一些的宝妈发言了,通诉自家孩子的暴力行为,比如老二无端地去打老大,或者在幼儿园中对其他小朋友推推搡搡,这可就不是磨牙的问题了。而在仔细回味了一下自己的养育过程,几位宝妈都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没有让孩子看到过暴力的场面,不知道孩子的暴力倾向是从何而来的,难道是天生的?
实验: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源头在哪里?
在父母的眼中,刚出生的孩子都像是一张白纸,非常纯洁。如果孩子们变得暴力相向,很少有家长会和基因联系起来,认为一定是孩子受到了某些外部力量的影响。但国外一项最新的研究却颠覆了传统观念,表示有的孩子天生就有“小恶魔”的基因在作祟。
蒙特利尔大学教授艾瑞克路易斯组织了这场实验,研究人员对超过660对的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进行的研究,研究发现那些个基因100%相同的的同卵双胞胎都有暴力倾向,而那些异卵双胞胎的孩子则不然。大部分伴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像看暴力电视或者是目击家庭冲突类的环境影响引起的。
总结一下,这项实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孩子暴力倾向问题,天生因素大于后天影响。所以如果你恰好有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你不需要过分担心或者责备自己,而是应该将孩子的这一问题看成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并逐渐改善至消除。
无独有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alina Michalska也做了一个实验。她向普通人和暴力者同时展示一组非常痛苦的表情以及视频片段,接着马上用MRI核磁共振机器分析他们的脑部图像。结果发现普通者的脑部过度反应并不明显,但暴力者的脑部过度反应区域则很大。
研究人员发现:习惯暴力的孩子早期的脑部图像中可以清晰看到,其脑部结构与正常孩子不同,这也是种先天的不同,不可回避。
说完以上两个实验,都在说孩子的暴力倾向归因于先天更有说服力,但这是否说明后天的行为就完全不会起作用呢?当然不是!
在第一个实验结束后,路易斯说家长教育孩子在处理暴力问题时,其采用的方法不同,既可以帮助孩子改掉暴力问题,也可能会促使长期暴力问题。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成人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这种先天缺陷会日益加剧或者逐日消隐。
家长的哪些行为会助长孩子的暴力性?
实验结果虽然表明有的孩子的暴力性就是先天自带的属性,属于基因的一种,但这并不意味着有这种基因的孩子就会变成“暴力狂”,家长的教养方式对暴力或促进、或消除,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教养得宜,孩子的这一基因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终生休眠。反之,就算是基因中没有此项物质的孩子,如果长期在父母不良行为的刺激下,亦会生出暴力的根源,以下这两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
1、 棍棒底下出孝子
对孩子暴力相向的父母,无论其初衷是多么美好的,都会因方式的不可取性而让孩子蒙上阴影。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偏偏父母就愿意采取这种最原始、最解气的方式,孩子有样学样,也会变得暴力起来,并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2、 对孩子无限纵容
一些家长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了,而且还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出于心疼孩子的角度,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不知悔改,对他人的疼痛没有感觉,在父母的纵容下越发暴力。
当孩子出现暴力行为,家长要如何进行矫正?
一个经常被父母责备、呵斥、打骂的孩子,不是变得懦弱不堪,就是有很大的概率引发他的暴力因子,变得对周遭的人都不信任,有敌意。相反,一味包容孩子胡作非为的家长也并不是在爱孩子,而是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将他人的权利踏于脚下,任意蹂躏。
当孩子出现暴力行为时,家长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爱与关心!采取劝慰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是给孩子一个正面示范,让其认识到温柔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而以暴制暴则是最差、最不可取的一种方式。
在矫正中父母可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小技巧,比如暂停活动法。该方法主要是发现孩子出现暴力倾向后先让其暂停手里的活动,尽量让孩子先冷静下来,然后再思考自己的错误之处。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家长应在一旁监护,并提示他所犯下的错误。切忌对孩子大喊大叫,或者对着小宝宝说“妈妈再也不爱你了”之类的话,那样只会让问题恶化。
再比如爸爸可以和宝宝进行一些肢体对抗类的游戏,比如相互角力,坐飞机(将孩子举起,做出飞翔姿势)等等。其实很多孩子的暴力行为都是在寻求社交的一种表现,只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往,同时自己在“下手”时也会没轻没重。
可在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对方的力量和对抗,并对接触、疼痛、界限有着较为具体的认知和体验,以此来培养孩子在与人相处中的分寸感,还能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一举两得。
总之,孩子有暴力倾向真可能是天生的,实验结果也表明这与娃的基因有很大关系,家长不必过于责备孩子。但这并不等于孩子可以自带基因有恃无恐,而是需要父母多多改良自己的教养方式,让孩子能友好社交,而不是一个“暴力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