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深度:看犹太人如何走出“劣根性”,让犹太教成为犹太人的象征
文/简,轮椅上写作的女孩
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
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等嫌疑,请将线索发送至后台,我们会严肃处理!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犹太人最早被称为希伯来人,是属于古代北方闪米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末,希伯来人离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新月沃土”一带后,征服了迦南地。至于历史上为何希伯来人要离开美索不达米亚,今日已不得而知。
圣经旧约的解释是:亚伯兰在“神”(耶和华)的感召下迁移至迦南地(即“应许之地”),并改名为亚伯拉罕(意即“多国之父”)。
——这一段神话了的圣经故事,自然不能当作是可信的历史资料。
(圣经旧约)
但早期犹太史常常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与虚构的“神迹”并存,模棱两可,令人难分真假。因此,在阅读早期犹太史时,总不免有圣经故事穿插其中,让人一面了解了犹太史,一面阅读了半本圣经。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虽没有产生引人瞩目的帝国和文明,却有巨大的影响力。犹太教和基督教其实本属于同源。被犹太人视作“圣城”的耶路撒冷,同时也是基督教教徒眼中的“圣地”。
(犹太信徒在哭墙。来源:国家地理)
犹太人历史上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但辉煌是短暂的。在以色列王国与犹大王国相继陷落之后,犹太国度的辉煌从此在两千年内再未出现。即使在公元前143年,犹太人曾暂时复国,成立马卡比王朝。但新建立的犹太国仍然是短暂的,如同烟火般转瞬即逝。
在犹太人整个“千年流散史”中,犹太民族整体的团结性却稳固不变。长达千年的时光里未被异族消灭、同化。究其原因,一大主要因素便是犹太教。根据《哈拉卡》律法规定:
凡是皈依信奉犹太教的人,一律以犹太人视之。——这是犹太人在宗教上的定义。
(犹太信徒)
犹太教对犹太人的影响,渗入到了犹太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历法、节日或犹太史,都可以轻易地发现犹太教留下的深刻痕迹。罗马统治时期,因为不堪罗马强权下的压迫,多数犹太人被帝国驱逐,因而被迫流落至欧、亚大陆各处乃至全世界。
在此期间,身处亚洲的犹太人,往往比在欧洲的犹太人境遇相对更好些。欧洲的犹太人只能在周遭的歧视与压迫中,栖身于狭小、拥挤的犹太社区。但即使社区空间有限,环境差强人意,也绝对不会缺少一座建筑——那就是犹太会堂(虽然犹太人举行宗教活动的地点常在家中,但犹太会堂是会众聚集在一起进行敬拜活动的地点。)
(犹太信徒)
犹太人大多信奉犹太教,正是犹太教将犹太民族聚在一起,因一种宗教而与彼此相互联系。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犹太教是组成犹太民族的一大重要宗教基础。一种宗教保留了一个民族,犹太民族的独特之处便存在于犹太教之中。这使得犹太人在整个欧洲基督教大环境中显得很是“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的犹太人)
然而,正是这一重要的宗教,犹太人却在以色列和犹大王国时期(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险些丧失对犹太教的信仰。千年流散时光里,犹太人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从未放弃对犹太教的信仰。
而犹太教受到信仰上的危机和考验之时,却是在犹太人拥有国家和民族自主权时。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来自亚述及迦勒底人的入侵,逐步彻底毁灭了以色列和犹大王国,为犹太人的苦难埋下了伏笔。
这使身陷困境、居无定所的犹太民族产生了一个共同的观点:犹太民族的苦难来自耶和华的惩罚。这个观点显然带了点迷信的意味,却让犹太民族陷入了反思和悔改:不可在安逸中忘记信仰,更不可在困境中忘记信仰。
(杰罗姆作品《耶路撒冷所罗门之墙》)
一、古犹太国的辉煌与衰落1.所罗门时期的辉煌
据说,犹太人的祖先雅各在一次与神的角力中获胜,被神赐名以色列。在雅各与神搏斗的锡安山上,所罗门王建立了第一圣殿,以色列联合王国迎来了黄金时期。在第一圣殿内,约柜被稳妥的、安全的放置在“至圣之堂”上,十五英尺高的金制炽天使雕像立于两侧。第一圣殿成为了犹太教的中心,是最隆重的五祭仪式举办的场所。
从希伯来圣经的描述上看,圣殿的富丽堂皇难以用言语形容。哪怕是号称天下最富有的一位君王,恐怕也不能与所罗门王相媲美。那是一段不可多得的黄金时期。十二支派长老相聚锡安,和睦友好,共议国事。虔诚的犹太教徒称颂耶和华在人间的居所:
“耶路撒冷啊,你要颂赞耶和华!锡安啊,你要赞美你的神!”(出自《圣经.诗篇》)
近代考古学家挖掘出的一块碑文上写道:“犹太的王室,源自于大卫宗系。”是大卫王真实存在的一个有力佐证。大卫王征服了锡安城后,将之改名为大卫城。所罗门王时期,犹太国与周边邻近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据历史学家推测,觐见所罗门的示巴女王可能来自于今也门一带。
(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
所罗门王说过一句深奥的颇具智慧的话:
“一切都是捕风,一切都是捉影。”
但他对于金碧辉煌的宫殿的着迷,仍然不逊于任何一位凡俗之人。所罗门神奇的、取之不竭的财富,成了他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标志。
(迪索画作《所罗门王献身耶路撒冷圣殿》)
2.古犹太国的独特性
古犹太国一向与周边邻近国家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宗教上,犹太教是“一神教”。而在当时,世界上大多国家信奉的是“多神教”,譬如腓尼基的巴力神。“多神教”在犹太人眼中是野蛮粗俗的,甚至带了点“未开化”和“盲目崇拜”的意味。
只有在西奈山上显灵,并将十诫赐予世人的耶和华才是神圣的。正是由于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让犹太国在征服者到来之前始终是封闭的、“独善其身”的。
3.先知的警告
如果叫犹太人谈及“犹太人的劣根性”,一定会提到的一点是:犹太人作为耶和华的“神选之民”,对耶和华的信仰太过于不坚定了。
历史上,犹太人一旦过上了安逸、富足的生活,就很快会暴露出人性的缺点与不堪;忘记了耶和华不可侵犯的训诫,甚至忘记了耶和华本身。
在“异教神”的祭坛前堕落,自甘抛弃道德上的束缚,妄自沉沦。径自驱逐走庇护犹太人的神,径自躲避在神的光辉不能照进的阴影里。——在犹太人看来,这是不可忽视的“民族缺陷”。
(古斯塔夫.多雷画作《异教徒的洗礼》)
相传,公元前九世纪,一位叫以利亚的先知警告众人,对犹太教教义的懈怠和漠视最终会带来惩罚。如果犹太人背弃了耶和华,耶和华同样也会背弃犹太人。他见撒玛利亚城中建起了“异教神”巴力的祭拜庙宇,不免深感犹太人已面临“信仰的危机”。
犹太人对于犹太教的背离,已不再是属于单独的个人行为,而是演变成了人群间的互相传染。像“流行病”一样发展迅速。犹太人不再去犹太教堂,而是去异教庙宇。国王违背犹太禁令迎娶异教公主。异教王后耶洗别大力兴建供奉异教神的庙宇,让先知深感不安。为了让众人能清晰的分辨出,究竟是哪一位“神”的力量更大。
以利亚和四百五十个巴力信徒约定在迦密山,向神灵祈祷,如果哪一位祈祷者的话语最先应验,天降下大火来,谁的神灵的能力就越强大,就能明白无误的看出究竟是何方“神”的力量凌驾于万物之上。
巴力信徒们最早摆好了祭坛,可是祈求许久也不见天上有什么动静。只见此时,以利亚不紧不慢的砌起了十二块石头(表示犹太人的“十二支派”),筑好供奉耶和华的祭坛。他将干燥的木柴放在祭坛前,浇上了十二桶水,代表犹太民族对“神”的冷漠犯下的罪应被洗净。
以利亚只在祭坛前念了短短数语,忽然之间地面上碎石颤动,蒸烟袅袅,火柴立刻燃烧了起来。天现异象,火光四溢。久旱无雨之地降下来密密麻麻的雨点。耶和华的福泽和不容置疑的神力威慑了众人。使原本质疑耶和华的人闭口不语。
但这一“神迹”传入信腓尼基巴力神的王后耶洗别的耳中后,并没有让她感到畏惧。她照样三次下令派人谋害先知以利亚。以利亚为免于死于非命,最后逃往埃及。
(如今俄罗斯境内的先知以利亚教堂)
时间到了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攻陷犹大王国前夕。先知耶利米接过以利亚的衣钵,向信仰不虔诚的众人急呼:只有真诚悔改才能获得上帝的宽恕。
但他的努力只是徒劳,人们对他的话语听而不闻。
(伦勃朗画作《先知耶利米哀悼耶路撒冷》)
当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兵临城下,犹大王国岌岌可危时。犹大国王将获救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埃及军队是否能力挽狂澜上。这时,先知耶利米告诉国王:埃及会战败弃甲,犹大国最终难逃覆灭的结局。国王听后大怒,将耶利米投入了监狱。
埃及因忌惮巴比伦的兴起,决心与巴比伦军队在战场上一决高下,但未能获胜。失去了埃及援军,犹大王国便很快沦陷了。尼布甲尼撒攻陷了耶路撒冷的城墙,屠*数万犹太人。所到之处,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第一圣殿也在巴比伦军队的大肆破坏中毁于一旦。幸存的犹太人被掳掠至巴比伦,成了“巴比伦的囚徒”。
以上关于先知以利亚和耶利米的传说皆出自《圣经》。真实性不可考证。但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犹太人信仰上的动摇。
犹太先知们在总结犹太人的苦难的原因时,往往将对耶和华的漠视和不尊重放在首位。而犹太民族在此之后的反思和改过中,重新将犹太教视作“犹太人唯一的宗教”。
(列宾画作《先知耶利米在耶路撒冷城墙下呼喊》)
二、犹太人重拾“信仰的虔诚”1.第二圣殿的重建
公元前537年,波斯帝国击败了盛极一时的巴比伦。居鲁士大帝放犹太人重归祈盼已久的耶路撒冷。当时居鲁士颁布的这项法令上,写明了他为何会发此善心的缘由:
“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
但是,重回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起初却忙于建造自己的住房,忘记了重建耶和华在“人间的居所”。先知哈该站出来告诫众人:只有重建耶和华的圣殿,耶和华的光辉才会使犹太人走向阔别已久的复兴之路。
据圣经《哈该书》中记载,先知哈该问所罗巴伯:
“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
“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要修建这殿,神就喜乐。”
(图为多雷画作《居鲁士归还神殿器皿》)
犹太人听从了先知的话。这次,犹太人不敢再轻视代表传达“神的口谕和意志”的先知们了。于是,圣殿在原来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但第二圣殿已远远不能与第一圣殿相提并论了。圣殿虽又屹立在耶路撒冷山上,但已褪去了曾经的荣光。
殿内的装潢与修饰已不足以引起来者的惊叹和赞赏。雕刻匠人的手艺也不像从前所罗门王时代的那般精湛、熟练了。与其说第二圣殿是在效仿第一圣殿,不如说是第一圣殿拙劣的复制品。
犹太人守着第二圣殿过了两百年的时间,等待耶和华许诺的“犹太辉煌”的重现。可是许诺的辉煌却迟迟不见,百年复百年的一拖再拖,如同耶和华一样于世人遥不可及。期间,有些犹太人对耶和华产生了质疑。但更多的犹太人相信信仰的虔诚终会获得耶和华的救赎。
2.光明节的烛光
公元前四世纪,强大的东方帝国坚固的根基,首次在崛起的西方帝国前开始动摇、溃败。波斯军队败给了马其顿军队。耶路撒冷成了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后来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又归属于塞琉古王朝。
(亚历山大大帝与大流士三世家族的会面)
“希腊化时代”自亚历山大大帝沿袭下来的,对被征服地的习俗文化、宗教传统的保留和尊重,在安条克四世时代中断了。犹太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侮辱和亵渎。沉寂肃穆的第二圣殿,被安条克四世粗鲁野蛮的追随者所惊扰。傲慢的希腊人竟然将“多神教”的宙斯雕像,替代了犹太人心中唯一的“神”耶和华的祭坛。
这是犹太人不能容忍的。犹太人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如今神的圣殿也被征服者亵渎。此时的犹太民族,深切的感受到了犹太教与自身的紧密关联。犹太教与犹太民族是融为一体的,任何对犹太圣殿的不尊重,都是对犹太民族的极大的不尊重。
犹太教大祭司玛他提亚和他的儿子们带领众信徒揭竿而起。屡战屡败的犹太士兵在敌众我寡的战场上,奇迹般的在犹大.马卡比的作战指挥下,夺回了耶路撒冷。
公元前165年末,犹太教信徒们在第二圣殿内重新点燃了烛光。但蜡烛只够使用一天时间,去外地购买蜡烛来回往返需要八天。这让信徒们倍感苦恼。可令人惊奇的是,蜡烛竟兀自燃烧了长达八天时间,在带回新蜡烛时恰好熄灭。
这一不可思议的现象极大的鼓舞了犹太人。他们在苦苦等待一个奇迹,而奇迹到来了。为纪念这一“神迹”,犹太人将每年基斯流月的二十五号开始,连续八日,定为光明节(又称修殿节)。
(犹太人光明节的传统,点燃九根蜡烛。)
公元前143年,犹太人在玛他提亚第二子西门与叙利亚签订的战后协约中,争取到了完全的自主权。马卡比王朝从而脱离了塞琉古王朝的统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犹太人得以在短暂的百年中,重新拥有“圣城”耶路撒冷。
3.犹太人的节日与犹太教的渊源
不只是光明节,几乎全部犹太节日都带有强烈的犹太教色彩。例如,犹太诸多节日中,安息日和安息年就与《创世纪》中耶和华创造世界有关:耶和华在前六日创世,于第七天休息。
因此,犹太历中每周的第七天,犹太人都不得外出工作。而安息年的含义在于,犹太人的农田每到第七年,都不得耕种,任由庄稼自由生长。而赎罪日和逾越节这类重要的犹太传统节日,也同样与犹太教有着割不断的渊源。犹太人严格恪守和铭记每个节日所蕴含的意义,不错过每一个节日,不弄错每一个日期和仪式中的规定。
仅仅在犹太节日中,就可看出犹太教与犹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不可割舍。犹太人经历了“信仰上的危机”后,犹太教俨然成为了犹太民族整体的象征。
三、“千年流散”与犹太复国主义(图为特纳画作《耶路撒冷》)
1.被罗马帝国驱逐的犹太人
马卡比王朝带给了犹太人一个幻象:坚信或轻信犹太人的国度会长久永存。他们普遍抱有一种信念:耶和华与犹太人同在,犹太人在耶和华降临的福祉的庇护下,终会获得自由。可是令犹太人没有预见到的是: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攻下了马卡比王朝。自从,罗马人成为了犹太人的统治者。
犹太行省在罗马帝国境内没有自治权。在征服者的领土上,犹太民族很难保持自身的独立。犹太教的宗教活动受到了外界的限制与阻扰。犹太人每年需向他们所蔑视的“异教神”定期捐献银币。捐款的金额犹太人并不在乎,只是“异教神”的神庙在犹太人周围越建越多,反之犹太教堂的数量越来越少,让他们深感不安。
(罗马帕特农神庙素描画)
公元33年,当圣经中记载的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时,耶路撒冷刚刚爆发了一场由犹太人引导的*乱。罗马军队派出军队前去镇压,军队盾牌上雕刻着罗马帝王的肖像,以此表示帝权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但那一次不过是一场小规模的*乱,很快便平息了。自塔西佗时代过后,犹太人与罗马当局的冲突,才真正愈发尖锐起来,直至造成毁灭性的结果。公元66年,总督弗洛鲁斯声称凯撒里亚通往犹太教堂的路是希腊人的地产,不允许犹太人去教堂做礼拜。这触怒了犹太人。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爆发了起义,罗马军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当时,选择奋起反抗的吉拉德派,大多是平民百姓。上流阶级的撒督该派选择了向罗马臣服。尼禄派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镇压犹太人起义。尼禄死后,曾任大将的韦帕芗借罗马政变的机会,当上了罗马皇帝。公元70年,圣殿在耶路撒冷围攻战中迎来了末日。罗马军队屠*了近五十万未能守下城门的犹太人。混乱和疯狂过后,只剩下了犹太人的尸体和倾倒的圣殿。
(图为提图斯银币。银币背面是罗马人镇压犹太人的情景。)
公元2世纪初,哈德良皇帝下令在耶路撒冷兴建罗马神庙,并有意将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犹太人再一次起义,又再一次被镇压。圣殿在原来的旧址上从此再也没有被重建。只留下了一堵哭墙供后世犹太人凭吊。
耶路撒冷的遗址被变卖给了农民,当未开垦的荒田使用。“圣城”耶路撒冷离犹太人越来越远。犹太人在罗马已无立身之地,只能另觅他处,流散各地。
(尼古来.葛画作《摧毁耶路撒冷》)
2.犹太复国主义
经过“千年流散”后,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逐渐兴起了一股犹太复国主义浪潮。奥地利的一位犹太出版商NathanBirnbaum,在他1890年的刊物《自我解放》中,将“犹太复国主义”又叫做“锡安主义”。因锡安一词在《圣经》中是耶路撒冷的别称,《圣经》常常将耶路撒冷又叫做锡安。耶路撒冷一直被犹太人视作犹太教的发祥地。因而具有独特的神圣性。耶路撒冷——当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口中念到这个词,常常将其视作“家园”的同义词。
起初,没有人会认为西奥多.赫兹尔在瑞士巴塞尔的第一届犹太复国会议上提出的:“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能成为现实。直到50年后,英国将巴勒斯坦的委任权移交给了联合国。联合国最终通过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法案》,允许犹太人成立一个国家。
犹太人立国名时,必定不会遗漏的一点是:犹太教与犹太史的深刻渊源。一个名字被提了出来——以色列。因为耶和华曾说:“犹太国和以色列国要合二为一,最终取名叫以色列。”(出自《圣经.旧约》)
总结犹太史上曾多次记载过,犹太人对犹太教的背离和不虔敬,转而为了世俗的利益和享乐去信奉异教。——犹太人将这一缺点视作自身的“劣根性”。但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犹太人对自身的审视与完善,让犹太人在“千年流散”的时间,再未失去对犹太教的信仰。
与其说是犹太人保留了犹太教,不如说是犹太教保留了犹太人。使多灾多难的犹太人未被历史无情的潮流冲散。犹太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放弃信仰。尤其是,这一信仰与犹太人的历史紧密相关。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