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砂纸将树桩打磨光滑,再一层层刷上原色木油……4月11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一堂针对研一学生的劳动课正在进行,该课程由该校总务部牵头设计,有着几十年木工、油漆经验的老师傅亲自上课,教学生如何做木墩凳,未来,这些凳子将放置在校园中供路人休息。
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从去年开始,该校打造系列特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树立劳动价值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们两人为一组,学习做木工活。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老师傅为大学生上劳动课
当日下午一点多,总务部两位老师傅李平和孟小京提前将粗加工的十个木墩在该校教学楼前摆放整齐。“这是从整根槐木上截取的,我们选用刺槐做木墩凳,是因为它具有坚硬和耐腐蚀性强等特点,我们也希望你们能亲手为学校制作休闲区的木墩凳,为学弟学妹们留下属于自己的作品。”开课前,国科大总务部部长邱文丰说道。他告诉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或者代表性的文字刻在木墩上,即便将来离开雁栖湖校区,再回校园也可以寻找到自己曾经留下的痕迹。
为安全作业,该校还准备了手套和口罩,在孟小京的示范下,大家开始上手操作起来,两名同学为一组,自行分工制作。“今天为‘I人’做‘E’!”来自集成电路学院的研一学生韩奕璇笑着说道,和她一起制作木凳的刘双来自材料学院,两人抢课成功后刚认识便合作,虽然都是“I人(内倾型性格)”,但一见如故,合作很愉快。
有多年木匠经验的老师傅亲自上课。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韩奕璇说,虽然这堂劳动课不修学分也不送木墩,但学生们的报名热情特别高,上课得靠抢,“12点在群里发报名二维码,在200人的大群里只有20个名额,我特别下载了一个输入法,可以快捷输入报名信息。”韩奕璇笑着说道。“我是第18个抢上的,你看我多幸运。”一旁的刘双一边用砂纸磨木桩,一边笑着对同伴说。
根据顺序,学生们需要把木桩用粗细不同的两种砂纸打磨光滑,再上一层桐油,晾干后再次上油。有四十年木工经验的师傅李平说,上漆可以起到美观和防腐的作用,下周的第二个课时会带领学生们把木桩埋在绿化地的坑里,浇筑水泥固定,前后至少上三层漆才算制作完成。现场木桩平均80cm高,埋在地里才会稳定。之所以让学生们用砂纸仔细打磨木墩,是为了保留木头上原生的造型,更加艺术美观,“用电动打磨就过于平圆了。”
建设“禾草园”,学生在劳动课中提升实践能力
对于集成电路学院的研一学生、均来自四川的于迅、甘佩而言,这些活儿并不陌生。“家就是农村的,我爷爷奶奶做过木匠、石匠、篾匠,小时候我还帮爷爷用电锯劈柴。”于迅干活儿麻利,做木工活让他想起了远在家乡的爷爷。小时候爷爷在农忙过后,会在院子里做当地传统的编织,爷爷曾花了三天时间用竹子皮编了个背篓,拿到集市上卖以补贴家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爷爷奶奶就留在家里做手艺补贴家用,因为竹子皮割手,爷爷手上一块好的地方都没有。”于迅说道,但即便如此,回忆起儿时都是快乐的经历。
老师傅为学生们展示木匠工具使用方法。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这节特殊的劳动课,让甘佩觉得很解压,在太阳底下出出汗,想想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这让同学们倍感轻松。
最后,趁晾油漆的间隙,老师傅们把学生带进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管理办公室木工房,给大家介绍一些木工常识。“我想‘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件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们和老师傅们的区别就是工作不一样,共同点都是靠劳动吃饭,在自己领域做该做的事情。”于迅说道。
邱文丰表示,雁栖湖校区背靠燕山山脉,4600亩的校区中山林就达3000亩,都由学校管理和培育,这些制作木墩的材料就来自树木抚育工作中淘汰的枯木。学校正在推进“禾草园”建设,其中涵盖生物学、地质学科内容,也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一部分,让学生们通过劳动课的形式参与其中,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深入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其表示,总务部雁栖湖校区管理办公室根据雁栖湖校区现有资源,通过劳动及实践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形成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养成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劳动品质。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