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兵:艾略特波浪理论系列高级教程---自然法则

盛文兵:艾略特波浪理论系列高级教程---自然法则

首页休闲益智起源法则更新时间:2024-08-03

※ 第二章节:自然法则(“道”、万物的结构、复杂适应系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的哲学概念,“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说法更是妇孺皆知。老子讲,道先天地而生,周行而不殆;短短十几个字便从哲学层面阐明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和运行法则。可以说“道”的哲学概念代表着2600多年前的先贤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

现代主流科学界一致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前(或许之前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此之前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并不存在,所以也就不存在之前之后的说法)的宇宙处于一种“奇点”的状态,奇点可以理解为一个极度小不占任何空间的点,这个点由无穷强大的能量构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E=M C²,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是一种“虚空”状态的存在,并不占用任何的空间,也跟时间扯不上关系。能量一旦转化为质量(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物质的存在必然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且物质存在着运动(速度*时间=运动距离),因此也就有了“时间”这一概念。时间与空间正是由虚无的能量转化成为具像的质量的同时产生的。

在大爆炸后,宇宙正式诞生并且以光速开始扩张。与此同时由“奇点”而来的巨大能量迅速转化为构成物质的诸如:夸克、电荷、色荷、光子、玻色子、费米子等基本粒子,再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中子与质子;而后再由中子与质子构成原子核;原子核再与相应数量的电子构成原子;原子再与其他原子构成分子;而后分子的结构演化的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出现了氨基酸分子;氨基酸分子再构成更为复杂的蛋白质分子;而蛋白质则正是构成生命的基础。进而演化的道路是细胞---组织---器官---高级动物---人---社会---文明……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万物自宇宙诞生以来是在朝着由简单向复杂演化的方向运行。这如玩同乐高积木一般,由最基本的单元拼接成小零件,再由小零件拼成大部件,最后再拼成具体我们想要的那种“浩大的工程”。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隐藏在其中慢慢浮现出来的思绪:万物的内在结构从无限微观到无限宏观以及整体与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总是呈现着自相似性,比如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月球围绕着地球在公转,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地月系作为一个整体又围绕着太阳在公转,太阳及其8大行星与各自行星的卫星作为一个整体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在运动…… 因此,无论是从无限微观层面还是无限宏观层面上讲,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周行而不殆”吗?

还有一条隐藏在这背后可能大多数人会忽略的脉络和法则或者说规律:随着万物结构的愈发复杂,其能力也会随着复杂性而增加,而其稳定性与存在度则会随着复杂度的增高而降低。例如,一块石头、一条鱼、一只猫、一个人,这个排列的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能力也越来越强。但与此同时,稳定性也越来越差(所谓稳定性指的是对外界的依存程度,比如一块石头放着就行风吹雨打都不怕,也不用吃喝拉撒,一条鱼只要有水,吃些水草和浮游生物之类的也就能存活;一只猫生活在野外则必须得每天都出门捕猎,还得有个窝才能存活;一个人需要的则更多,除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还要有教育文化娱乐......等等更多的需求才可以) 从表象看,自一块石头到一个人,能力愈发的强大,从存在的处境来讲,实则是一种弱化; 这可以反向理解为:自然界给予这种弱化以更强大的能力作为补偿。

由于金融市场是在人类在形成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后派生出来的,而人类社会本身实际上是一种实体结构,只不过它处在物演进程的几乎最末端,因此,社会是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结构形式。事实上,也正是因为社会是一个极度复杂的存在,它的结构也极度不稳定,时刻都处在一种飘摇状态,以至于你从来不认为社会是一种实体结构,而事实上,它是。相反地,如果说一个原子有一艘航母那么大,那么按照比例,它的原子核可能还不到绿豆那么大,因此可以说原子内部是极度虚空的,但在你看来原子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实体而不是一种虚空的存在;这正是因为原子这种物质存态处在物演的初级阶段,结构较为稳定的缘故。

另外,最前沿的思想认为,生命、生态、人类社会、经济、金融......这些概念都属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范畴,研究复杂适应系统的这门学科被称为“复杂性科学”。

关于复杂适应系统这一概念,目前主流学术界尚未对“复杂”一词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也就无法对整体概念做出准确的定义。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复杂适应系统属于混沌系统的一个子集,因此下面我将与你就这两个子母概念放在一起做一讨论。

就字面意思看,复杂适应系统是比混沌系统更为复杂和高级以及表现出某种生物适应性的系统。在复杂性科学认为,诸如经济的运行、金融市场的运行、天气的演变、生态系统的演化、生物自身的演化这类问题都可以认为是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均表现为可以进行研究和把握,但无法做到精确地预测这一点。

“复杂性科学”这一概念最早由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他指出:在经典物理学中,基本过程被认为是决定性的和可逆的,而在复杂性科学中则不是这样。1984年美国圣塔菲研究所成立后便接过了这一概念继续深入研究。圣塔菲研究所实力雄厚,目前被认为是复杂性问题研究的权威机构;其学术领头人是夸克的发现者盖尔曼先生(著有《夸克与美洲豹》),他也因夸克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经典物理学相比,复杂性科学表现出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非线性等特点。或许其“复杂”正源于此。例如,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利用牛顿力学计算出单个或两个桌球在击球后的运动轨迹以及它将在何时何地停下来,或者行星的运动轨迹。但对于与人类更加息息相关的诸如天气、经济、金融这些问题我们却无法做出精确的预测和计算。大科学家牛顿曾经感叹说:“我能准确地计算行星运行的轨道,但我却算不出金融市场的疯狂”。据说牛顿当年投资股票也损失惨重。因此,对于投资这件事来讲,一颗绝顶聪明的脑袋也不一定能保证盈利。这正是因为金融市场部分属于“不可计算”的范畴(情绪显然是不可计算的因素)。

我想,你应该听过“蝴蝶效应”这一概念,说的是巴西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可能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实际上,这恐怕是科学界最大的以讹传讹事件。此说源自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1963年提交给纽约科学院的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随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将海鸥换成了蝴蝶,这才有了这一讹传。可以粗略地想象一下,由于一只海鸥扇动翅膀给了起初可能较为平静的空气状态一个扰动,随后经由这一最初的空气扰动可能最终演变成一场风暴,这一点是可以成立的。与此相比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一场风暴的可能性怕是微乎其微了。当然用蝴蝶代替海鸥来说明一个起初微小的变化可能将影响事物最终的发展走向这一点也并非不可。但关于“蝴蝶效应”最令人信服的说法实际上是这样的:爱德华.洛伦兹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用来模拟气象大气的运动状况,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即,每次输入同样的起始参数最终得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但无论结果如何大相径庭,表现出的图形却每次都非常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因此才有在随后的演讲中用蝴蝶替代海鸥的说法,也因此才有蝴蝶扇动翅膀引发风暴的讹传;实际上所谓“蝴蝶”指的是表现在电脑图像上的那只“蝴蝶”才对。

让我们回到金融领域。前文提到,经济和金融系统都属于“复杂适应系统”这一范畴,而复杂适应系统又是混沌系统的一个子集(子系统),因此,一些在其他领域(比如天气)的研究思路和认知是可以拿来借鉴和参考的,它们既然都属于这一概念范畴内,那么就必然有着一些共性。

在金融市场中,你可能听说或遇到过一些乌龙新闻或者“胖手指”事件,这些事件也曾在瞬间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且它们显然也是不可预测和不可计算的。这正如“蝴蝶效应”中每次输入同样的起始参数但最终却得到大相径庭的结果(何况经济金融领域无法使系统“起始参数”相同)一样,想对经济与金融这一系统进行精确的预测将如同对天气进行精确预测一样地最终一败涂地。不过也不用太灰心,还记得气象学家洛伦兹先生电脑屏幕上的那只“蝴蝶”么?无论起始参数如何改变,系统如何演变发展,那只“蝴蝶”却一直都在。

这道理放在涨涨跌跌的金融市场上就是:无论市场如何运行和演变,但市场的根本形态却是永远不会变的。这正如历史一样,你会发现历史上就出了一位姜太公,一位周文王,但于“蜀汉”而言诸葛就是西周的太公;文王正是魏之太祖武皇帝;往小了说,你单位的老板也许是曹孟德,也许是孙仲谋,又也许是扶不起的刘阿斗;CEO也许是诸葛卧龙,也许是郭嘉郭奉孝,又也许是劝主投降的张昭张子布......

历史不会重演,但角色似乎永远会“押韵”。因为人性从来不曾改变。

回到波浪理论,以上内容可以认为是波浪理论的哲学、科学与社会学基础。我们不妨粗略地做出如下推论:宇宙从无限宏观到无限微观都遵循着整体与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总是呈现出自相似性的规律,而人作为已知宇宙中最高级与最复杂的存在部分,势必也遵循这样的自然运行法则,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一系这些说法都是在说万物是同源的,因此也必将遵循着相同的最底层的规律。

从实质上讲,引起金融市场波动的背后正是千千万万个你我他这样的男男女女,我们拥有着一样的身体构造(硬件)与相同的人性(软件),而这些千千万万个男男女女的千千万万次买进卖出的群体行为构成的市场,表现在图表上也必然遵循着图表的整体与构成图表整体的部分之间的自相似性这种规律。

而金融市场波动的这一规律由1871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玛丽思维利市(Marysville)的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先生(Ralph Nelson Elliott 1871---1948)于1934年发现。

艾略特通过研究发现,市场波动要实现线性运动上的震荡与前进,其最小的结构必须是“五”与“三”结构,即波浪理论所谓的1-2-3-4-5-A-B-C五升三落八浪循环模式。试想一下,如果是一升一落则是实现了整体的震荡而部分并没有实现震荡,且在整体和部分上均未实现前进;如果是三升二落则是单纯实现了前进而无法实现震荡;如果是四升三落……(拜托,四够不成升);请你不妨在纸面上推导一下这个逻辑一试便知。

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运动状态的水是为波浪,2600多年前,老子通过观察水悟出了“道”。近100年前,艾略特在染病疗养时观察水面波动带来的灵感将其研究成果命名为“波浪理论”,这或许是一种巧合,或许是一种必然。可以说,波浪理论就是“道”门哲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具体体现,或者说就是市场的运行之道。

自古以来就有“道”与“术”之说,但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到底何谓道,又何谓术?我们也总说技术分析、分析技术;照这样说,显然波浪理论是应该归在技术分析的门类下的,但对此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所谓术就是你能驱动和支配什么;例如你能驱动和支配一辆汽车,这时就可以说你的驾驶技术很棒;但对于市场而言,你我,或者其他任何人似乎都是没有能力驱动和支配市场的,任何妄图支配市场的人往往最后都会惨败收场。事实上恰恰相反,是市场在驱动和支配着你我。这就引出了何谓道这一问题;那么究竟何谓“道”?答曰:什么东西驱动和支配着你。也因此,还请你尽快将自己的思维升级到“道”的层面上来,因为是市场在驱动和支配着你,又或者说你只能跟随市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即:顺道而行即为德 --- 出自道德经),而不能支配市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