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伟
探寻中华根脉,赋能当代生活。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的最新力作《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以下简称《天地人生》),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联合打造问世。
本书围绕生死、天地、修身、君子、劝学等十大核心概念,以作者近90年的人生阅历、60年的潜心研习为基础,秉持亲切生动的文笔、率真幽默的风格、深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解读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本书在内容方面绝不故作高深,而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古籍中抽丝剥茧,带领我们发现国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准则的源头,学习古圣先贤的人生智慧,开启当代生活的全新天地,是一部萃大雅、集大成的文化人生读本。
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王蒙在《天地人生》书里发挥了一如既往豪迈灵动、生机勃勃的独特文风,并非引经据典从概念到概念照搬传统文化知识,而是从对于传统文化的体悟着手,以接地气的语言,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乃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提倡的热爱和平、审慎积极的高超人生态度。如论勇敢:“孟子贬低匹夫之勇、血气之勇、一夫之勇;认为那是廉价的也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苏轼在《留侯论》中,更明确提出‘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他认为仅仅表现为易怒,拔剑而起,敢于拼命,并不是真正的勇敢。中国古代圣哲提倡的是清醒的勇敢,慎重的勇敢,有影响力与组织力的勇敢,理智的勇敢与战略的勇敢,而不是一时的莽撞与冒险。”
王蒙说过,创作文艺作品,要有观察能力、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还要有想象力——“通过自己的想象,比生活还往前走一步,比生活还往深里挖一步,比生活还要更浓缩,比生活增加一种精神的力量”。
“人终有一死,但留存下文化遗产的人士,仍然活在他的文化创造、文化贡献里,正如历史伟人仍然活在他的功业与荣誉里。文化是灵魂,也是对死亡与忘却的战胜。”王蒙认为“文化是灵魂,是积淀的永生”。这本《天地人生》,就是输送了上善的力量、上乘的精华。人生苦短,每个人也都想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作为孔、老、孟、庄、荀等圣贤的代言者,王蒙将圣贤思想著述中文化遗产借助书本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实现了让上善的思想、上乘的遗产“活起来”。
书名“天地人生”来源于“天地境界”。王蒙在书中重点阐释了大哲学家冯友兰创立的四个境界说。“第四也就是最高,乃是天地境界。就是说不仅是人文的,而且是扩而大之、饱而满之、周而全之、遍而及之、久而永之的境界。是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三山五岳峰、人民万物全有致、内圣外王永太平的使命责任义务关注思考劳作境界。”“天地境界说极有感染力冲击力,它是更高的道德感受,是哲学直至神学的伟大崇高范畴,是数学的通向无穷与永恒的时间空间范畴,是科学的面对世界与人生的真理范畴,是诗学文学的感情化审美化语言符号的升华扩展与再升华再扩展,是悠悠此生此情、永生永情的诗性词眼,它也是一种中华式的神性幻想与崇拜。它略显宏泛、大而化之,然而既可视可触可感,又可以无所不包,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代替。”
王蒙重点说解的“人生境界”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以及人的生活的理解:人的意义赋予活动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理性认知、价值规范、审美情感或宗教信仰等等;意义的无限性不会仅仅限于由概念认知所“觉解”到的事物之“理”。境界的提高在于意义空间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意义的超越性是通过人自身的努力在社会历史传统和教育中克服现实的限制以自我完善。人及其生存意义只有在现实经验生活中才能得以持续地“澄明”。
“天地境界的说法教育我们,人生虽然短促,人身虽然渺小,人的境界是可以提升与扩大的,人不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着,人应该默默地体察世界、天地间的一切对自己的期待,默默地完成着自己对于天地、世界、人类、同胞、祖国、故乡、生灵万物的义务担当,有所发展,有所贡献,有所创造,有所事功,有所播种、影响与遗爱。”“天地人生”中这类散文诗“范”语言赞颂着人的存在意义,书写着真善美等永恒价值所散发出的迷人光辉,引领读者走进新的人生境界。
众所周知,理解一部经典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经典本身,若借助著名学者的学识反倒多了“有所待”的依靠,反落了下品。可如今匆忙的生活节奏,反倒让我们与传世经典多了许多隔阂,想再度身临,往往有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不管多么高深的文化,都是来自生活、回到生活的,文化的意义在于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文化的有效性在于它在生活中还活着,“所以我尽量不把谈中华传统当成一个谈古代的很遥远的事儿,而是好像我们谈家常、一块交流生活经验一样”。
王蒙在书中谈到,在所有的农谚中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最具代表性,因为“这就是天地之间矗立的那个中国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皆当传承,皆应发扬”。他还指出达·芬奇的知生乃知死,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互文互补,异曲同工,会通中西古今的人生智慧。
洋洋洒洒,蓬蓬勃勃,融现代情境或文化意味于古诗词、谣谚。大雅大俗、道不远人,王蒙的《天地人生》,是一面人生之镜、一盏文化之灯,更是一座连接千年的思想之桥,既由经典出发,又和现实接轨,为我们去理解古人做了很好的文化铺垫,《菜根谭》中有句话:“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因为这本书,跨过那座桥,忘却这座桥,重新翻开经典本身,重新去体验古人带给我们的“一生面对顺境和逆境”的智慧,这才是对古代先贤们最好的礼敬!(裴伟)
来源: 解放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