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新时代的富人游戏

太空旅行:新时代的富人游戏

首页休闲益智太空旅行更新时间:2024-04-29

作者|文曰

2020年5月30日下午3点22分,

SpaceX公司的猎鹰九号(Falcon 9)火箭带着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和两位宇航员从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并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

几十英里外,顶着疫情从全美各地聚集到这里的航天迷们和总统特朗普一起放声欢呼,媒体们也称此为“载人航天新时代” 、“人类的一大步”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商业公司主导的载人航天,也是首次在火箭回收的前提下第一次将人员送入地球轨道。

不可否认,SpaceX等科技公司的研发投入的确显著降低了太空旅行成本,但现阶段真的可以实现普通人上太空的愿景吗?

01普通人想去空间站?在梦里吧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这次发射任务中,SpaceX接受了NASA(美国国家太空总署)的委托单,每运送一名宇航员至国际空间站即收费5500万美元

尽管此价格仅相当于当前最广泛使用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60%,对于普通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用说前往国际空间站前必须接受的复杂训练了。

通过技术继续更新进一步降低成本呢?

回头看,SpaceX只用了十年就实现了火箭回收,把成本砍掉了几乎一半;他们已经培养了这么多工程师,积攒了这么多经验,再过一个十年,前往空间站的成本一定会降得更多吧?

并不尽然。

就像中国经济奇迹般地快速发展不能在其他国家复制,SpaceX的前十年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创造的奇迹,但却不会是常态。

就拿此次发射为例,考虑到火箭主体已经被完全回收,理所当然的,高昂费用中大部分都是燃料消耗。

国际空间站是为了失重环境下学术研究活动所设计,所在的环地轨道高度较高,自然就会需要更多燃料成本

在可预见的未来,化学火箭仍将是人类太空探索的主力,而燃烧转化的推力仍然是十分低效而奢侈的。

02反正是太空,何必一定空间站?

既然让普通消费者没钱为空间站旅行买单,商业航天公司们另辟蹊径,加大投入研究成本更低、更亲民的亚轨道旅行,让更多的普通中产阶级也有机会前往太空。

而要解释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就不得不解释亚轨道的概念

亚轨道航天器在离开大气层后,因为相对于较低的速度与高度,无法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飞行一整圈,短暂停留后就在重力作用下落回大气层,紧接着降落地面。

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是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公司。

作为全世界首家以太空旅行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维珍银河的VSS Unity型号飞船以一架具有大气层外飞行能力的航天飞机为主体,利用常规喷气式飞机将航天飞机带到大气层边缘释放,以期达到低成本航天

众所周知,燃烧需要助燃剂,而最广泛的助燃剂便是氧气。大气层内的喷气式飞机可以直接吸入氧气燃烧,只需要携带燃料;而大气层外的航天飞机需要同时携带液态燃料和液化的氧气,自身重量更重,效率低了成本也就更高了。

因此维珍银河的“空天飞机”设计可以大幅削减大气层内飞行的成本。

他们的确用这种方式实现了低成本——公司预售的第一阶段船票售价仅仅25万美金——但妥协也是巨大的

空天飞机不同于传统火箭,不能垂直发射,速度也慢,因而维珍银河的“太空旅行”最高高度仅82.68千米,低于国际公认的太空分界线,即100千米高的“卡门线”。

即使按照美国标准的50千米为太空,维珍银河飞船也仅仅能在太空中停留约十五分钟

也就是说,这项价值25万美金的太空旅行服务,仅仅支持旅行者在大气层之外短暂停留,便戛然而止了。

即使是“低成本”,单程的花费也近200万人民币。权衡下来,仅仅为了十几分钟的失重感就要花掉一家人几年的收入,何谈“全民航天”?

这无疑又是仅属于富人们新奇的游戏罢了

03现在不行,以后就一定行吗?

如果说以上事实佐证了现阶段的既有技术无法支撑消费级太空旅行,那么这些公司在资本赛道上的隐忧为未来发展也埋下了隐患。

一旦投资人和股民们失去信心,这些商业航天巨头们将面临无钱可投的困境。

没钱研发新技术,又何来更低的成本?

还记得几年之前人工智能AI的火热吗?自媒体们鼓吹着AI迟早抢完所有岗位,让资本家们拥有所有财富,危言耸听道:“二十年内,人工智能会让我们所有人都饿死。”

但现实反倒是研究AI的人快“饿死”了。

大量AI算法研究公司因为在市场中久久无法产出回报,失去了资本的青睐。他们引以为傲的AI技术失去了资金投入,发展迅速停滞。

同样的,太空旅行行业可以说也处在被资本背弃的边缘

三大巨头中,

蓝色起源(Blue Origin)每年花掉创始人贝佐斯十几亿美元流动资金,至今未能送一人进入太空,想象中的太空殖民地还只存在于PPT上;

SpaceX烧光了创始人马斯克的积蓄,靠着NASA的投资和半资助性质的未来订单继续研发;

维珍银河自从2018年上市以来获得了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却屡屡爆出财务危机

仅仅在2018年,维珍银河为了融资便提前售出了700余张第一期太空旅行计划的船票,金额超过一亿美金,号称当年年末便可兑现。

但现实是直到现在,该公司的Unity飞船仍然处于测试阶段,且直到2020年末都没有搭载旅客的计划。更讽刺的是,随着2019年第四财季高达7200万美元的净亏损,今年2月26日,维珍银河宣布,基于太空船二号的预订计划将被重启,下阶段会向消费者售出更多预订票。

因为技术门槛过高,太空旅行行业离投资人们太远了。失去了掌控的投资人本就怀疑这里的投资前景仅仅是空中楼阁。

现在,头部企业连连违约,常年亏损不禁让大众和投资者们开始质疑,创始人募资时许诺的大众化太空旅行真的有可行性吗?

04有梦想是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再说回5月30日SpaceX的载人飞行。

那一天,他们将发射场选定在NASA的传奇发射架:LC-39A

1969年7月16日,土星五号火箭在这里将阿波罗11号飞船送向了月球的方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箭,也是人类首次踏上另一颗星球的表面,而LC-39A发射架记录了这一切。

那是人类航天史上荣耀与辉煌的时代

租下LC-39A的SpaceX毫不避讳地向世界宣示他们的野心:开创一个新时代,一个由SpaceX领导的全民商业航天时代。

但现在的SpaceX,或者其他公司,真的配得上“新时代”这一称号吗?

正如前文所谈,现有科技无法普及到社会大众,而差劲的资本回报让未来发展阴云笼罩,普通人离太空仍然遥遥无期。

那如果不苛求让大众承担得起,而单单只是送一名“非职业宇航员”进入太空,是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新时代了呢?

早在2001年,美国亿万富翁丹尼斯·蒂托就向俄罗斯政府自费2000万美金搭乘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旅行。

此后,一家名为Space Adventures的私人公司与俄罗斯航天局签署独家协议,以一千多万美元的价格为全球富豪们提供为期一周的空间站旅行服务。这项合作直到2010年才被暂停,随后又历经多次重启。

对于这些不缺钱的富豪们来说,太空旅行的门槛并不高,只是因为需要数月的训练,机会稀少未能广泛流行。

即使SpaceX和其他公司执行简单化、定期化、常态化的太空旅行计划,这些富豪们仍然是主要客户。

就像攀登珠峰吸引了万科王石之流富豪的追捧,太空独有的神秘性和认知上的“高逼格”也不过是这些富豪们又一个值得炫耀的“贵族”化的爱好。

富豪们从来不介意在格调和逼格上挥霍一把。

SpaceX们的技术没法大众化太空旅行,除非改变太空旅行受富豪青睐的奢侈品本质。细想一下,只要有钱人们愿意付钱,奢侈品的定价什么时候会被成本影响了?

LV成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早期靠纯手工的稀缺性在欧洲的上流社会成了代表品味的奢侈品,采用机械化生产转型后,虽然成本降低,却仅仅是给了更多富豪购买LV的机会,并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

能消费得起LV的,仍然是愿意出奢侈品的价钱的富豪们。

古往今来,由于阶级背景的差异而造成的资源落差从未改变过。如果太空旅行被定性为奢侈品,何谈新时代?

我们不希望太空旅行也遭遇同样的命运,因为不同于一个奢侈包包,太空旅行会真正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全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也许几十年后的大学里,

太空社会学的课堂上富人家的孩子讨论着他切身体会过的太空信号交流,穷人家的孩子只能一脸羡慕地空想空间站的人际网络;

空间实验室里,白人的孩子早已熟稔于空间站中的各类动作,黑人的孩子却毫无经验,无法适应太空科研的生活……

这样的场景只是想想,便让人绝望于越来越宽的,无法逾越的阶级鸿沟

我希望,当人类先驱们骄傲地说“我们将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探索银河的无限可能”时,底层的人们不会被这个太空时代落下

终有一天我们会克服技术阻碍进入太空时代,但我希望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会改变这个不平等的令人绝望的社会,让孩子们满载着希望飞向新的世界。

- The End -

P.S.

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欢迎关注“商学主义”头条号以及同名公众号;

对于你们的每一次阅读和每一份支持,我和我的团队表示感激不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