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人最爱-朱晓玫《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发烧人最爱-朱晓玫《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首页休闲益智托卡舞蹈更新时间:2024-06-05

专辑名称: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J.S. Bach: Well Tempered Clavier)

专辑艺人:朱晓玫

唱片公司:mirare

发行时间:2010年07月13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朱晓玫,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艺术家家庭。现在六十多岁,任教于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居住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一位目前不为人知,低调而有实力的中国钢琴家。她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艺术家家庭,8岁时就在北京的电台中演奏钢琴。1962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学校一直成绩优异。1966年文革开始后被送到河北张家口劳动锻炼五个年头。虽然那时是全民无意识的疯狂年代,她对心中的理想和美好的追求没有放弃,竟然找到了一台钢琴偷偷练习。据她当时的同学黄安伦回忆,当时她搞到的钢琴还是缺了琴弦的,她竟然用钢丝代替。恢复高考时她已经超过报考大学的年龄线,只好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进修班。后来在北京舞蹈学校任钢琴教师。1979年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的访华促成了朱晓玫的美国之行,从1980年开始就读于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拿到钢琴音乐硕士。1984年她定居巴黎并在巴黎高等音乐学院任教。她的海顿和斯卡拉蒂评价都非常高。她的演奏生涯开始起步,而且缺乏强力的经纪公司的推广。但她的独特的音乐魅力从小圈子里慢慢向外传播,在巴黎成名已久,她的巴黎演奏会场场爆满。她现在的演奏会遍布了欧洲、北美、南美、亚洲甚至澳洲。她的唱片开始在一些主流唱片公司上出现。法国的Mirare出版了她的不少唱片,有哥德堡变奏、海顿奏鸣曲、斯卡拉蒂奏鸣曲、巴赫平均律、舒曼钢琴作品等。

文革的磨难是这位中国女钢琴家的重要经历,她的艺术成就是大器晚成的,因此格外的成熟。她的赋格没有古尔德的清新脱俗,也没有尼娃对于神性曲径通幽的捕捉。单纯从技巧上看,说实话对于我来说朱晓玫听一次就够了。虽然缺乏神性,但也可以是人间的一剂良药,朱晓玫就是一剂良药。她感动我,可能是因为音乐中那东方式的韧性、朴素和平易近人的特质。她特别在意音乐与听者之间的互动性,赋格的艺术在她手里流淌出来并非个人主义的哲学主张,艰深难懂,相反,她侃侃而谈、喋喋不休的都是人间的巴赫,人们欣然接受,因为那是真正的音乐。

《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Hans Guido Von Büllow)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平均律的标题乃巴赫所起。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它对自然律进行修正,将八度音程分为十二半音的调律法,以便于转调。这种调律法虽在18世纪已被提倡,但一直未予以重视、首先采用这种方法运用于全部二十四调的音乐家,就是巴赫。在巴赫之前,菲舍尔(Johaun Kaspar Fisher,1665—1746)曾作过二十调的《前奏曲与赋格》(作于1702年)。

《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第一卷BWV846—869;第二卷BWV870—893。在第一卷的扉页,巴赫作有这样的说明:“《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使用一切全音和半音的调,和有关的三大度do、re、mi,小三度re、mi、fa作成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集。这不仅能给热心学习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也能使熟悉此类技巧的人从中获得乐趣。”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它。托卡它的创世者可能是梅鲁洛(Claudio Merulo,1533-1604),梅鲁洛的托卡它是把对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间的三段体。后来,弗洛贝尔格(Johann Jakbb Froberger,1616—1667)等,把即兴性的第三部极端缩小,把第二部赋格曲扩大,最后把第三部删去。把第一、第二部分开,就产生了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原来是乐曲的即兴部分,并无确定形式,所以巴赫在这部作品中,赋予各种形态,大约可分为3类:1.音形装饰化;2.旋律型,在和弦伴奏之上,流动着美妙的旋律;3.创意曲型,主题以对位方式运作。赋格曲形态也是千变万化,大致也可分为两类:1.浓缩型,有较多次的主题导入,主题的反行或紧密发展等使用较多的对位技法。2.弛缓型,与浓缩型相反,除呈示部,全部声部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

巴赫的这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以C大调开始,根据各音为主音的12种大调以及12种小调分别写成前奏曲与赋格,按调性发展而排列。在排列过程中,以细微的差异体现变化、体现转调的魁力。这些前奏曲与赋格,在主题上彼此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靠调性与内在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巴赫在每一调性的表现中,都充分拓展了该调性的音乐内涵,每一凋性的表现和调性间的关系,充满手法上的变化,使人回味无穷。这部平均律当时使用的乐器,音乐史家们一直争执不已。有人认为是用击弦的古钢琴(Clavichord),有人认为是用拨弦的大键琴。持击弦古钢琴观点者认为,击弦古钢琴虽比大键琴音量小,键盘上音域也窄,但能靠手指敲击作力度渐强渐弱变化与圆滑奏,巴赫当时因此而钟爱它,认为大键琴缺少精神性。而持大键琴观点者则认为,当时,1719年,巴赫曾亲自挑选,高价为克膝宫廷买了一台大键琴,他所有的键盘音乐都是在这台他心爱的大键琴上创作的。不管如何,这里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部作品,巴赫所希望的是优美如歌的奏法。

说到十二平均律最爱的还是席夫版本,席夫版的帕蒂塔和十二平均律第二版已经成为经典。不过朱晓玫的赋格的艺术感觉是最好的,哥德堡变奏曲1981版基本后人无法超越,这是古尔德死前的一种无法言喻的境界,当然朱晓玫其实最好的东方巴赫传播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