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梓开
我们都知道,现场管理中有个6S概念,所谓6S,指的就是6个以S开头的英文名称的现场管理要素缩写。就是整理、整顿、情结、清扫、素养和安全。
话说我和我的一个下属去拜访某客户,一起吃晚饭时,我这位下属就对客户说,公司目前正在车间中推行6S管理,所以现在比以前规范多了。
我对我这位下属说,既然你知道6S,能不能给咱们这位客户说说6S都是什么。结果这位立马卡壳了。
哎,既然自己都不清楚什么叫6S,何必在客户这里自吹自擂呢?
通过整理工作,可以对工作现场的所有物品加以科学区分和归纳;
通过整顿工作,可以把留在现场的物品加以整齐摆放并做出标记;
通过清扫工作,可以使工作场所更干净更整洁,令环境赏心悦目;
通过清洁工作,可以保证现场的整洁和美观,可以创造明朗现场;
通过素养培养,可以令每位成员养成良好习惯性,更加积极主动;
通过安全教育,可以防患于未然,可确保工作在安全前提下开展。
在工作现场严格执行6S,可以降低空间占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保证现场工作安全,可以维持现场的宽敞明亮,可以保持现场的整齐氛围,可以推动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可以推动作业的标准化,并带来稳定的产品品质。
那么,作为职场中的整理大师,与6S管理有什么不同呢?又有什么工作上的优势呢?
其实,我之所以一开始就说到6S,就是因为我眼中的整理大师,就具有6S的所有特点,因此,我们要说的故事,从6S开始。
在这里,作为整理大师的,正是K君。
作为一名整理大师,K君总是显得利利索索,清清爽爽。
K君的整理功底,老实说是通过搬家和整理工作来形成的。不断的搬家就需要不断的整理,不断的整理就需要有更高的耐心,有更高的耐受性,有更高的整理思维和整理哲理。
话说由物到我,由工作到自身,由行为到习性,这是一个因搬家和不断整理而形成的个人能力。是不自然的,是不期然的,是没想到的。
因为工作的变动,K君搬家至少也有20多次了。恰恰他的东西格外多,恰恰他又舍不得随便扔掉花钱买来的、搬家之后还要用的东西。
而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搬家,就形成了K君的搬家能力,就形成了K君善于整理物品的能力,就形成了K君善于打包,善于分类,善于归纳,善于拆装的能力。
因为有了这种能力,所以K君的自我也因此变得清清爽爽。
要成为一名整理大师,就需要有对物品的分类能力,就需要有对物品不同属性的认知能力。
K君自然明白,数十次搬家虽然有助于他成为整理工作者,但是未必就能成为整理大师。他在清扫中整理,在清洁中整理,在归纳中组合,在组合中分类合并,在合并中整齐摆顺。
物品的整整齐齐,来自于对物品整齐的热爱,来自于对超市货架陈列和物品陈列的敏感,来自于对整齐摆放的准确认知。
整整齐齐,分门别类,物品就会显得井然有序,显得层次分明,显得有条不紊。有了摆放得整齐,不只是满足了视觉效果,更满足了内心中追求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物品整整齐齐,看起来自然就非常美观,看起来就非常耐看,看起来就非常悦目。
作为整理大师的K君,第一个能耐,就是善于把物品归类摆放得整整齐齐。
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我们凡事都讲究线上线下。线下的整齐是看得到的,线上的整齐当然也是看得到的。
K君办公需要使用电脑,电脑需要使用文档。而养成了整齐习惯的K君,电脑文件同样眉清目楚,同样赏心悦目,同样分门别类、整整齐齐。
每个文件,各有各的序号,各有各的名称,各有各的内涵。
由于K君喜欢四个字的文件夹,因此他的文件夹,几乎都是以四个字来命名的。命名的文档多种多样,有品牌营销的,有品牌推广的,有品牌文案的,有管理制度的,有工作汇报的等等,几十个文件夹,清清楚楚,内容上也非常整齐。
文件眉清目楚,所以K君要想找什么文件,当然速度快了。
文件眉清目楚,所以同事或领导要请K君找什么文件,同样会有非常快的速度。
如果看惯了乱七八糟的文件夹,看到K君的文件编排,那就是一种享受啊!
对于整理大师K君来说,整理物品,整理文件,整理资料,分门别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习性,是一种因搬家行为而得以强化的习性。
因为物品类别清楚,所以寻找起来就很快;因为文件分类清楚,所以寻找特定的文档就很快;因为不是雾里看花,而是如同雨后的天空一样清新自然,所以整齐就意味着效率,整齐就意味着速度,整齐就意味着速度新境界的开启。
对整理大师来说,整理工作是需要不断进行不断进行的,这正如对开锁大师来说需要不断开锁不断开锁一样。如果感觉器官不再敏锐,那么开锁技术自然会退化;如果感知能力不再敏锐,那么整理能力自然会退化。
所以,效率高是通过业精于勤练就的,是通过不断磨练整理能力练就的。
善于归类的整理大师,善于归纳的整理大师,自然也是善于合并的。
经由不断的整理,就会发现整理工作中潜藏着的科学与秩序,规律与次序。
作为整理大师的K君发现,整理进行得越多,就越是对物品的类别敏感;整理得越多,就越是对柔软、坚硬、可塑性和可折叠性越是敏锐。
一个物品如何呈现,决定于它如何被整理被展现被陈列。
在这个新媒体大放光彩的时代,整理技术同样可以使用在对于自己众多作品的整理上,可以用在归类科学上,可以提高自身的归纳、分析、总结和合并能力上。
一个善于整理的人,一个高效率的人,一个善于组织物品的人,自然也会培养起内在的分析和归纳事物的能力,善于寻找同类项的能力,善于鉴别找出特别类型的能力。
当然了,身为整理大师,不但物品摆放整整齐齐,而且文件管理整齐有序;不仅如此,自己的桌面始终清清爽爽,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清爽利索,所以这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存在。
因为整齐有序,因为带着6S的光芒,所以工作环境好;因为井井有条,所以事项不但在外观上,也在内心中排列成不同的组合,进入不同的列阵之中。
因为整齐有序,所以工作效率就变得更高;
因为善于整理,所以在整理中就获得了对事物本质的更多认知;
因为善于归纳,所以在归纳中就容易形成对事物的更多总结性特点。换句话说,就是善于总结,善于在整体中寻找差异感。(MZ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