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勇 感悟常识 今天
打败波斯
公元前334年春,马其顿军队在安菲波利斯集结,出发远征,首先对小亚细亚沿岸地区展开进攻。最终两军选择在格拉尼库斯河对决。马其顿军以骑兵为先锋,渡河进攻。战争很激烈,就连亚历山大周围也陷入骑兵乱战。他自己也像荷马史诗中描述的一对一决斗那样,*死了敌军的两个指挥官。突然,敌军中另外一人从亚历山大背后挥刀砍向亚历山大,千钧一发之际,亚历山大的亲信克拉杜斯砍断那个波斯人的手臂而救了他一命。之后中央的步兵打垮敌军,波斯军溃败而逃,首战告捷,通往小亚细亚西岸的道路由此打开。此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各城市也纷纷打开城门,主动投降。亚历山大“解放”的各个城市都树立了民主政治的旗帜。
公元前333年,大流士三世率领的波斯军队8月从巴比伦出发,10月到达索克依。这里是广阔的平原地带,对于波斯骑兵大部队极为有利。但因亚历山大病倒及马其顿军进军迟缓,大流士三世的判断被打乱。他不再等待,率军从阿玛努斯山北部朝伊苏斯进发。两军共计近十万大军,演绎了史上绝无前例的“错过”。敌军出现在身后的消息让亚历山大非常吃惊,他即刻北上。就这样,两军相逢在皮纳罗河(今帕亚斯河),在海与山之间宽度仅为2.5公里的堤防上对决。亚历山大率领近卫步兵快速渡河,突破迎面而来的波斯轻装兵,与紧随其后的骑兵部队一起向敌军中央的大流士*过去。大流士见势不妙,迅速逃走。波斯军中央部分虽占据优势,却因主帅逃跑而全线崩溃。波斯军队的骑兵因战场狭小无法展开战阵,数量上的优势更不能显现。放弃广阔平原移军到狭窄海岸地带开战,是大流士的致命失误。
伊苏斯战役大胜,大流士的豪华帐篷和精美日常用品全部被缴获,他的母亲、妻子和三个孩子也都成了俘虏。按波斯惯例,国王亲征时,后宫也陪同左右,甚至国王和贵族的家属也随军前行。亚历山大将她们妥善安置,给予王室应有的待遇。大马士革的一个波斯军据点也被马其顿军队占领,从那里掠夺了大量财富和贵族妇女。丰厚的战利品让亚历山大终于摆脱了财政危机。
公元前332年晚秋,远征军抵达埃及的入口柏路西亚。波斯总督马扎西斯放弃了抵抗,亚历山大被埃及人视为解放者,受到热烈欢迎。由于他深知埃及宗教的势力大于政治的势力,他又越过另一沙漠到锡瓦(Siwa)绿洲去对阿蒙表示敬意。柔顺的教士依古礼加冕他为法老(Pharaoh)。回到三角洲后,亚历山大想出或同意在尼罗河的一个河口建立新都的构想,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埃及与希腊间贸易扩展寻找一个适宜的储运港。他勾画出亚历山大港(Alexandria)城墙的轮廓和主要街道的框架,决定了埃及和希腊诸神庙宇的所在地。亚历山大认为这是建设城市的最佳之地,并亲自勾勒蓝图,着手亚历山大城的建设。这座在后世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希腊化文化沉淀之都的城市由此诞生。
马其顿大军离开腓尼基地区,终于前往内陆。公元前331年7月末,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后又渡过底格里斯河。大流士三世也从帝国东部召集了强大的骑兵部队,组织大军,严阵以待。他下令对步兵的矛进行改良加长,并把战场的地面铲平,以便战车冲锋陷阵。万事俱备后,大流士布阵于高加美拉广阔的平原上。马其顿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亚历山大将战列排成并列的两重,部署在左右两端的骑兵部队排成钩状,以防被敌军围攻。这样,10月1日,两军展开对决。刚一开战,亚历山大便调动右翼骑兵,直破对方战列。随后骑兵与步兵排成浩大的楔形队列冲入敌方,直逼大流士。大流士再一次逃走。当时,波斯骑兵正对马其顿军队的左翼展开猛烈攻击,马其顿军陷入苦战,但得知国王逃跑的消息后,波斯军队很快全线崩溃。就此高加美拉战役落下帷幕。随着大流士逃往首都埃克巴坦那,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实际上崩溃了。
亚历山大继续率军南下,陆续征服波斯帝国的都城。10月21日,他率军进入美索不达米亚最大的城市巴比伦。总督马扎亚斯奉上了城市和财货,巴比伦人则全体出动,欢迎新的王者。亚历山大断定帝国的统治需要波斯统治阶层的协助,于是任命马扎亚斯继续担任总督一职。这也是他第一次任命波斯人为高官。从此,正式开创他的东方合作路线。
公元前330年1月末亚历山大占领了象征阿契美尼德王朝王权的波斯波利斯。他随即放纵了马其顿士兵的*,应允他们对城市进行掠夺。这是胜利者的权利,是征服的嘉赏,没有其他行为比这更适合远征的大义名分。远征军在波斯波利斯停留了四个月,把在宫殿中收藏的巨额财物全部收归旗下。然而,波斯当地的居民愤恨并反感这种掠夺行为,因此拒绝归顺亚历山大。5月末,愤怒的亚历山大为了惩罚波斯人,下令放火,将壮丽的觐见大殿和百柱殿烧为废墟,完成了对波斯侵略希腊的报复。
公元前330年夏,大流士三世被*死,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亚历山大用了仅仅四年时间,率领不足50000人的远征军,以其极为卓越的军事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现了打败波斯,报复希波战争中波斯人蹂躏希腊土地、亵渎众神的行为。之后,希腊同盟军在波斯帝国旧都埃克巴坦那解散,名义上为了希腊的战争也结束了。
然而,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绝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一切。从公元前330年秋又开始进攻中亚,亚历山大兵不血刃拿下埃及,随后一路向东进发,远达今天的印度河流域一带。连续十年的远征引发士兵的厌战情绪,马其顿士兵不干了,亚历山大就通过绝食抗拒。公元前326年,在远征到印度河流域后,面对湿热的天气、流行的瘟疫、强烈的抵抗,士兵再一次拒绝前进,亚历山大故技重施再次绝食,而这次士兵铁了心要回去。有一位将领冒死进言,我们已经打了十年,是时候回去享受成果了。如果大王您还需要征服,就等新一代马其顿人成长起来,再带领他们打吧。在士兵疲惫不堪、前兆不祥的情况下,亚历山大最后决定停止远征班师回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