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华侨试验区打造人才引进“试验区样本”

汕头华侨试验区打造人才引进“试验区样本”

首页休闲益智猪场大亨更新时间:2024-04-14

近日,由汕头华侨试验区直接管理的汕头华试融创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向直管区企业输送了100名首批劳务派遣人员。这标志着,汕头华侨试验区在倾力建设华侨华人、潮籍英才回国回乡创业“归谷”的背景下,又新添一个服务企业的劳务派遣平台。

从6年多前试验区设立之初的“一张白纸”,到如今已经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引进120名博硕士,吸引32个项目入驻人才大厦,这个国家级发展平台如何一步步迈向人才“归谷”的目标?

对此,汕头华侨试验区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路径——先有基础设施,再有人才引进,后有服务产业。自2019年首次发布《华侨试验区新引进人才双补贴暂行办法》等三项人才政策以来,汕头华侨试验区围绕服务产业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先后引进了高端人才、创业人才和产业人才,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两年多来,一个个高学历人才从全国各地走进汕头华侨试验区,一个个创业团队在这里落地生根。一套以人才赋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试验区样本”,正在汕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

对新引进人才进行“双补贴”

用一个词来形容汕头华侨试验区,“年轻”二字再适合不过。

除了设立时间只有短短6年多,年轻的面孔在这个国家级发展平台也随处可见。以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为例,146名工作人员中超过一半为30岁以下,硕士以上学历占比更超过了70%。

这样的人才配比,在汕头华侨试验区直管区同样比比皆是。不过,如果将时间推前3年,“人才荒”问题也曾让人着急。

“和其他地方不同,华侨试验区是一个全新设立的平台,所以人才队伍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吴长林记得,他来试验区之初,工作重点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入驻的学校和医院都曾反映招不到人,“高学历的人才更不愿意来”。

有问题,就要找准对策加以实施。

2019年,《华侨试验区新引进人才双补贴暂行办法》《华侨试验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及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助办法》和《关于鼓励华侨试验区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的资助方案》三项政策同步实施,以补贴和资助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其中,《华侨试验区新引进人才双补贴暂行办法》除了给予新引进的博士和硕士相应补贴,还对于来汕的双一流大学本科生进行补贴。

“这三项政策的实施,拉开了华侨试验区人才引进的序幕。”吴长林列出一组数据,两年多来,通过华侨试验区人才政策获得补贴人数达到70多人次,发放补贴80万余元。此外,通过汕头市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引进20名博士和100名硕士,目前已基本到岗开展工作。

而这些人才到位后,如何提升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归属感,也是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的重点。在汕头华侨试验区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引进、人事代理、就业创业、职称评定申报等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与线下平台同步运作的,还有线上平台“汕头华侨试验区i人才”小程序。目前,该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键兑现”、人才办事?“一站入口”、人才服务?“一码供给”、人才双创?“一帮到底”,通过不见面申请、审批、办理等一体化流程,让引进的人才“最多只跑一次”。

人才挂钩联系企业助力产业发展

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是汕头华侨试验区直管区内一家重点企业。在这里,新引进的博士人才王迎并非企业员工,接下来他每周都可以安排一天到企业工作。

原来,这是单位最近刚交给他的任务,也是汕头华侨试验区人才计划的全新探索——博硕士人才挂钩联系直管区企业制度。

“像王迎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引进后,如何助力产业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吴长林告诉记者,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汕头华侨试验区近年来不断探索新模式,希望能更好发挥新引进人才的专长,完善政企沟通机制,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最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人才挂钩联系企业计划,汕头华侨试验区新引进博硕士人才,均要挂钩联系企业活动。其中,硕士人才负责联系面上企业,每人对接约10家,提供企业所需的支持和服务;博士人才挂钩1家重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联合创新,甚至可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下来还要组建若干科技服务团,定点联系服务试验区重点项目。

“我们和直管区企业挂钩,是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王迎介绍,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卫星科技和医疗互联网,这刚好与他攻读的专业相关,于是当他与这家企业挂钩联系后,一方面要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企业的工作,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专长和技术协助企业开展科研工作,激发双方的创新活力。

自王迎挂钩联系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以来,已延伸出一个全新项目——成立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目前,该项目正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王迎告诉笔者,未来争取把项目落地,吸引更多行业相关的企业加入,将产业做强做大。

引进海外人才建设“侨才港”

博硕士人才挂钩联系企业的同时,在汕头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引进的创业团队也不断成长。

汕头小小网络是入驻人才大厦的一家游戏研发公司,两年前被政策补贴吸引而来。如今,这家公司不仅开发了“稍微挪挪”“猪场大亨”等注册量超千万的线上爆款游戏,还扩大团队规模,把项目孵化到深圳落地。

“我们刚入驻时,这里只有两个创业团队,现在整层楼都坐满了,创业氛围非常浓厚。”在该公司负责人林钦泽看来,人才大厦办公环境好,服务高效快捷,再加上减免了场地租金,对创业团队来说能够减轻负担,把更多的创业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去。

事实上,引进团队人才,孵化创业项目,正是汕头华侨试验区设立人才大厦的初衷之一。该大厦面积约5800平方米,引进启迪之星创业孵化器,引入系列创新创业品牌活动,重点培育一批跨境金融、文化创意、医疗服务、信息海洋产业等创业项目。截至目前,已有32个创业团队入驻,其中6个创业项目还获得了融资。

有了高端人才和创业人才,今年来,汕头华侨试验区又把目光瞄准产业人才。

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华侨试验区数字科技产业基地,就是打造产业人才集聚的另一平台。目前,已吸引数字科技、供应链服务、文化传媒等近80家企业落户,带动一批不同领域的产业人才入驻工作。

两年多来,汕头华侨试验区朝着打造特区中的特区努力前行,深圳汕头协同创新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正在拔地而起,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华侨试验区数字科技产业基地相继建成,充分发挥了人才支撑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建设‘侨才港’,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据吴长林介绍,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汕头华侨试验区将在现有软硬件基础上,聚焦海外华侨华人为主体的高端人才,努力打造成海外高端人才回国的第一站,做好新时代“侨”文章。

南方日报记者 杨立轩 通讯员 陈妍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